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4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涉及无线充电线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PVC护套层、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电缆保护地线、铝箔纵包屏蔽层、电源线和交流电流传输线,PVC护套层的外径为4.0mm‑16.0mm,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的铝箔厚度为0.020mm‑0.060mm,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内布线空间小,不同功能的线束往往聚集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需要电线具有一定的弯折性、屏蔽性能、安全性,而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座,线圈是由两根结构简单的电线连接,主要负责为线圈提供交流电流,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会导致无法满足汽车使用条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
技术介绍
手机无线充电基本采用电磁感应式技术,充电底座以及手机终端分别内置了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接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点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便开始从充电座向手机进行供电。汽车内布线空间小,不同功能的线束往往聚集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需要电线具有一定的弯折性、屏蔽性能、安全性,而传统的手机无线充电座,线圈是由两根结构简单的电线连接,主要负责为线圈提供交流电流,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会导致出现无法满足汽车使用条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包括PVC护套层、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电缆保护地线、铝箔纵包屏蔽层、电源线和交流电流传输线,所述PVC护套层的外径为4.0mm-16.0mm,所述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的铝箔厚度为0.020mm-0.06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所述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10-1.9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保护地线,所述电缆保护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铝箔纵包屏蔽层,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铝箔厚度0.020mm-0.060mm,所述信号传输线接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10-3.00mm,所述PVC护套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流电流传输线。优选的,所述PVC护套层内壁远离电源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所述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远离PVC护套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的镀锡丝直径为0.10mm-0.20mm,根数为16/24根,编织密度为70-95%。优选的,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所述铝箔纵包屏蔽层内壁靠近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接地线,所述信号传输线接地线采用绞合镀锡铜导体,单丝直径0.11-0.26mm。优选的,所述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的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且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结构,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10-2.40mm。优选的,所述交流电流传输线的表面和手机无线充电座交流线圈固定连接,且交流电流传输线采用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并且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电线同心度≥60%,绝缘厚度≥0.16mm,电线外径1.60-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中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改变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电线的导体结构,外部材料使用PVC护套层,通过PVC护套层来增加对线芯的保护同时增强电线的可弯折性,起到了对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线的物理保护的作用,增加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和铝箔纵包屏蔽层来增加内外屏蔽性能,起到了防止外部信号干扰、同时减少线芯本身产生电波对外界的干扰的作用,有利于汽车通过EMC检测,增加铝箔纵包屏蔽层来保护信号传输线接地线和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增加安全性,设计一种新型的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在电缆中增加有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接地线,可以实现电流、信号(手机与汽车)同时传输,电缆保护地线和信号传输线接地线起到了有效防止线路短路、漏电的作用,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和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解决了让USB和手机与汽车信号传输的作用,电源线和交流电流传输线起到了让移动设备与汽车装置进行电流传输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线缆的结构较为简单,会导致无法满足汽车使用条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PVC护套层;2、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3、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4、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5、电缆保护地线;6、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7、铝箔纵包屏蔽层;8、信号传输线接地线;9、电源线;10、交流电流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包括PVC护套层1、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电缆保护地线5、铝箔纵包屏蔽层7、电源线9和交流电流传输线10,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保护地线5,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改变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电线的导体结构,外部材料使用PVC护套层1,通过PVC护套层1来增加对线芯的保护同时增强电线的可弯折性,起到了对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线的物理保护的作用,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铝箔纵包屏蔽层7,增加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2、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3和铝箔纵包屏蔽层7来增加内外屏蔽性能,起到了防止外部信号干扰、同时减少线芯本身产生电波对外界的干扰的作用,有利于汽车通过EMC检测,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9,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流电流传输线10,PVC护套层1内壁远离电源线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2,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2远离PVC护套层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3,铝箔纵包屏蔽层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和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解决了让USB和手机与汽车信号传输的作用,铝箔纵包屏蔽层7内壁靠近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信号传输线接地线8,增加铝箔纵包屏蔽层7来保护信号传输线接地线8和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增加安全性,设计一种新型的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在电缆中增加有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电源线9和信号传输线接地线8,可以实现电流、信号(手机与汽车)同时传输,电缆保护地线5和信号传输线接地线8起到了防止线路短路、漏电的作用,第二传输信号用电线6的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且导体采用裸铜单丝绞合结构,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包括PVC护套层(1)、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电缆保护地线(5)、铝箔纵包屏蔽层(7)、电源线(9)和交流电流传输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保护地线(5),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铝箔纵包屏蔽层(7),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9),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流电流传输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包括PVC护套层(1)、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电缆保护地线(5)、铝箔纵包屏蔽层(7)、电源线(9)和交流电流传输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传输信号用电线(4),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缆保护地线(5),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铝箔纵包屏蔽层(7),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9),所述PVC护套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交流电流传输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手机无线充电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护套层(1)内壁远离电源线(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2),所述护套铝箔纵包屏蔽层(2)远离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阳张宝新刘赫宇裴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福斯汽车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