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2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包括承印材料层、标识编码层及图文特征信息层;在承印材料层上,开凿有一些沟槽;构成图文特征信息层的墨水喷印在承印材料层上;其中,一些墨水跌落在沟槽里,并在沟槽里扩散变形、形成墨沿锯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法复制、易于识别,查询准确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
本技术属于信息查询类防伪
,具体涉及中国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中可用到的、改进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及其“锯齿码防伪印刷物(CN204833342U)”授权了一种利用墨沿锯齿进行防伪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向承印材料层上印刷编码或/和图文,使编码或/和图文油墨的边沿随机扩散、产生个性化的锯齿——墨沿锯齿;对所印编码或/和图文进行放大拍摄,以拍摄取得墨沿锯齿的特征照片和编码信息;将通过放大拍摄所取得的墨沿锯齿特征信息、对应编码信息存储到接入互联网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云端数据库,以作为防伪特征信息,供公众使用拍照手机来查验真伪。研究显示:造假者通过高清扫描的方法,获取编码或图文的墨沿锯齿图像后,可以通过胶印机等有版印刷工艺,印刷复制出非常逼真的墨沿锯齿,使防伪查验系统的软件识别难度增加,导致查验准确率降低。如何增加墨沿锯齿的复制伪造难度,以提高查验准确率,一直是“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CN104794629B)”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以增加墨沿锯齿的复制伪造难度,提高查验准确率。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包括承印材料层、标识编码层及图文层,图文特征信息存储备案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在承印材料层上,设有一些深度为0.01mm~0.8mm、宽度为0.05mm~1.5mm的沟槽;构成图文层的墨水喷印在承印材料层上,其中一些墨水跌落在沟槽里,并在沟槽里扩散变形、形成凹陷的墨沿锯齿——简称凹陷锯齿。可取的是,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沟槽深度为0.03mm~0.5mm;或者,沟槽深度为0.05mm~0.3mm。这样一来,公众就可用手指甲抠刮沟槽,明显感知沟槽是否存在,以确定沟槽的真实性。可取的是,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承印材料层由表层和内层构成,内层的表面张力与表层的表面张力之比值为n,其中≥1.2或3或6或12。这样一来,跌落在沟槽里的墨水扩散变形就很厉害,而表层上的墨水几乎就不扩散。例如,在订购承印材料层时,要求材料厂家往内层添加3-5%的扩散剂等化工原料。所述扩散剂等化工原料是一种常用化工原料,本文不再赘述。可取的是,因为跌落在沟槽里的墨水扩散变形厉害,表层上的墨水扩散不厉害,所以,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凹陷锯齿的平均高度大于承印材料层上墨沿锯齿的平均高度。可取的是,沟槽长度较短,形似凹坑,用雕刻机雕刻而成,换言之,沟槽为雕刻凹坑。按照现行一维条码中条杠的宽窄标准,雕刻沟槽,使多条激光雕刻沟槽排列组合成一维条码。可取的是,所述沟槽边沿为粗糙曲线,换言之,所述沟槽边沿为非光滑随机曲线。可取的是,所述沟槽的底部为雕刻粗糙面。这样一来,其内的墨水就会形成明显的凹陷锯齿。可取的是,所述沟槽面积与图文面积之比值为k,其中k≥1.5或3或5或10或20。这样一来,图文就不会喧宾夺主,可方便公众观察和触摸沟槽。可取的是,所述标识编码层与图文层合二为一(换言之,标识编码层兼做图文层),喷印在沟槽所在区域的承印材料层上。可取的是,所述承印材料层的表层为透明层、内层为不透明层;表层与内层之间具有离型剂层,离型剂层使表层与内层之间形成可剥离结构;表层上具有作为沟槽的雕刻孔洞;构成图文层的墨水喷印在表层上,其中一些墨水穿过雕刻孔洞洒落在内层上,扩散变形、形成凹陷锯齿。内层的表面张力最好大于表层的表面张力。这样一来,本技术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贴到商品上之后,造假者若揭起它,必然只能揭起透明表层,而不能揭起内层,必然将雕刻孔洞里的凹陷锯齿滞留在商品上,导致图文特征信息不能被完整回收,从而防止回收造假。可取的是,所述沟槽边沿线与凹陷锯齿边沿线对齐,也即所述沟槽边沿线与凹陷锯齿边沿线对接整齐、不会错位。这样一来,现有印刷工艺就无法复制,现有印刷设备所印刷的油墨线条,就无法与非印刷的沟槽边沿线对接整齐,也即必然错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产生如下有益技术效果。其一、无法复制:现行有版印刷工艺,是通过印版将油墨图文转移到所接触到的承印材料上的。因为沟槽底部低于承印材料层表面,印版无法接触到,所以造假者无法将想要伪造的墨沿锯齿印刷到沟槽里。如果造假者也采用喷印等无版印刷工艺,由于沟槽底部的扩散特性强,喷到沟槽底部的墨水,必然迅速扩散变形,导致复制伪造的凹陷锯齿与原版不同,这样一来,防伪查验系统软件就很容易识别出来,因而,本技术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无法复制。更何况现有印刷设备所印刷的油墨线条,无法与非印刷的沟槽边沿线对接整齐,必然错位。其二、查询准确率高:因为沟槽里的凹陷锯齿无法复制,所以防伪查验系统的软件识别准确率大幅提高。其三、徒手可检验:公众可用手指甲抠刮沟槽,明显感知沟槽是否存在,从而徒手确定沟槽的真实性。其四、收卷平整:由于沟槽低于承印材料层表面,因此标签收卷成大卷时,不会出现垮塌问题。反之,承印材料层表面若是凸起的,标签收卷成大卷时,就会出现垮塌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2为图1中A-B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用到的由沟槽构成的a、b、c图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用到的由沟槽构成的e、f、g图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7为图6中C-D位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七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的复制伪造品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承印材料层、2-标识编码层、201-表层、202-内层、203-离型层、3-沟槽、301-雕刻孔洞、302-沟槽边沿线、4-图文层、5-凹陷锯齿、501-凹陷锯齿边沿线、6-一维条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采用不干胶易碎纸(纸厚最好为0.15mm)作为承印材料层1。如图1、图2所示,在二维码形式的标识编码层2旁边,激光雕刻一些深度为0.05mm~0.1mm、宽度为0.1mm~0.3mm的沟槽3;沟槽3可以是任意适宜的几何图形。例如将沟槽3设计成间距为0.5mm的平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包括承印材料层、标识编码层及图文层,图文特征信息存储备案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在承印材料层上,设有一些深度为0.01mm~0.8mm、宽度为0.05mm~1.5mm的沟槽;构成图文层的墨水喷印在承印材料层上,其中一些墨水跌落在沟槽里,并在沟槽里扩散变形、形成凹陷的墨沿锯齿——凹陷锯齿。/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12 CN 20202296536281.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包括承印材料层、标识编码层及图文层,图文特征信息存储备案在云端数据库中,以供公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在承印材料层上,设有一些深度为0.01mm~0.8mm、宽度为0.05mm~1.5mm的沟槽;构成图文层的墨水喷印在承印材料层上,其中一些墨水跌落在沟槽里,并在沟槽里扩散变形、形成凹陷的墨沿锯齿——凹陷锯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沟槽深度为0.03mm~0.5mm;或者,沟槽深度为0.05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承印材料层由表层和内层构成,内层的表面张力与表层的表面张力之比值为n,其中n≥1.2或3或6或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锯齿防伪标识物,其特征在于:沟槽为雕刻凹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