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07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涉及养蚕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和净化箱,净化箱中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一氧化碳净化组件;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以及第一支管,进气管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上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上分别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第二支管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管,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与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之间以及相邻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之间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蚕室缺少一氧化碳净化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
本技术涉及养蚕
,具体涉及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
技术介绍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蚕桑丝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经久不衰的传统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和正在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突显的地位,必将对行业提出包括养蚕环境等条件在内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利用现代科技,自动控制和调节养蚕小环境气候,成为当务之急。对蚕儿的生长和蚕丝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则是此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克服人为检测和调节既不精准,亦费功耗时,成本高,效果差的弊端。采用仪器对蚕室环境进行合理、及时、科学地调节,最大程度地满足和适合蚕体生长需要,生产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高品位生丝和丝绸制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以解决现有蚕室缺少一氧化碳净化装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净化箱,净化箱中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一氧化碳净化组件;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连接的第一支管,进气管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上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上分别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第二支管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管,多个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与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之间以及相邻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之间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该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设有净化箱,净化箱中设有一氧化碳净化组件用来净化蚕室中的空气,将其中的一氧化碳过滤吸收后再重新排放到蚕室,以达到净化蚕室空气的作用。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以及各个支管和各个排气管,气体经进气管中的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检测出具体浓度,不同管路上的电磁阀对应打开,使气体可以经过不同的管路进入一个或者多个一氧化碳吸收盒中被净化,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可以选择依次进入多个一氧化碳吸收盒,以达到多次净化的作用,使净化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符合标准。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带滑轮的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伸缩支撑杆,净化箱转动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支撑架可以方便净化箱移动到任意位置,伸缩支撑杆便于调节净化箱的高度,净化箱还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进气管的方向。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伸缩支撑杆采用电动伸缩杆,伸缩支撑杆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电动伸缩杆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净化箱中还设有第三支管,第三支管的一端与进气管连通,第三支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当进气管上的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检测到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高,符合要求时,气体无需净化,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支管排出,然后关闭该装置即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气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上分别设有抽气泵。通过设置抽气泵,方便使空气进入不同的管道,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抽气泵的参数调整净化速率。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气管的进气端设有第一灰尘过滤网。灰尘过滤网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避免堵塞污染管道。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以及第三支管的出气端分别设有第二灰尘过滤网。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以及多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中分别设有可拆卸的一氧化碳吸收剂。一氧化碳吸收盒中设置一氧化碳吸收剂,并且该一氧化碳吸收剂可以更换,不同盒子中设置不同过滤效果的一氧化碳吸收剂,从而达到不同的过滤效果,以根据检测出的一氧化碳浓度选择不同的气体通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的出气端设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第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净化箱上设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蜂鸣器。在出气口处设置第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查经过净化后的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当一氧化碳的含量没有符合要求时,则说明一氧化碳吸收剂需要更换,此时会触发蜂鸣器报警,则提示工作人员更换。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净化箱上设有箱门,净化箱上设有带有键盘的电子屏。通过箱门可以打开净化箱更换一氧化碳吸收剂,电子屏可以显示设置的参数以及实时显示净化过程中的参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该调节装置设有一氧化碳净化箱,净化箱中设有不同的管道以及不同净化强度的一氧化碳吸收盒,通过检测进入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选择打开不同的管道对应的电磁阀以连通不同的管路,使需净化的气体进入不同的个数不同净化能力的一氧化碳吸收盒中以达到净化,这种净化方式可以在满足净化要求的同时节省净化剂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净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一氧化碳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简图。其中:1-支撑架;11-底座;12-伸缩支撑杆;2-净化箱;20-箱门;21-进气管;211-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22-第一支管;23-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1-第一排气管;232-第一电磁阀;24-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1-第二支管;242-第二排气管;243-第二电磁阀;25-第三电磁阀;26-第三支管;27-抽气泵;28-第一灰尘过滤网;29-第二灰尘过滤网;30-第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31-电子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净化箱2,净化箱2中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参照图1,支撑架1包括:带滑轮的底座11以及设置在底座11上的伸缩支撑杆12,净化箱2转动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伸缩支撑杆12采用电动伸缩杆,伸缩支撑杆12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底座11上的滑轮带有刹车。参照图1和图2,净化箱2为长方体箱体结构,顶面设有箱门20,内部设有空腔,用于安装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净化箱2上设有带有键盘的电子屏31,可以通过电子屏31上的键盘输出设定的一氧化碳浓度范围以及对应的净化管路,还可以通过电子屏31上的按钮控制伸缩支撑杆12的升降。参照图2,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21以及与进气管21连接的第一支管22,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的两端分别呈喇叭状,以方便空气进入和排出。位于净化箱2内部的进气管21的出口处设有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211,第一支管22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以及一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第一一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净化箱(2),所述净化箱(2)中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一氧化碳净化组件;/n所述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21)以及与所述进气管(21)连接的第一支管(22),所述进气管(21)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211),所述第一支管(22)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所述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上设有第一排气管(231),所述第一排气管(2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32),所述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气管(21)连通的第二支管(241)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管(242),所述第二支管(24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43),所述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与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之间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净化箱(2),所述净化箱(2)中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一氧化碳净化组件;
所述一氧化碳净化组件包括:进气管(21)以及与所述进气管(21)连接的第一支管(22),所述进气管(21)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211),所述第一支管(22)上设有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所述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上设有第一排气管(231),所述第一排气管(2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232),所述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气管(21)连通的第二支管(241)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气管(242),所述第二支管(24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43),所述第一一氧化碳吸收盒(23)与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第二一氧化碳吸收盒(24)之间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带滑轮的底座(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的伸缩支撑杆(12),所述净化箱(2)转动设置在所述伸缩支撑杆(1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室一氧化碳浓度自动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杆(12)采用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支撑杆(12)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蚕室一氧化碳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自南鲜跃荣杜鸿王蓉龚大刚李建权敬小梅王劲松刘联华谢茂盛张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阆中蚕种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