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84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过渡管和蒸发器,所述节流管路包括毛细管主体和至少两个扩张管;其中一个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和所述过渡管之间并构成末位扩张管;其余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中以将所述毛细管主体分隔成至少两段毛细管,并构成中间扩张管;每个所述扩张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且小于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小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喷发和脉动的逐级衰减和平顺,避免振动传递造成的噪音放大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系统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以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属于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冰箱、冷柜等制冷电器,其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通常采用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原理上讲,高压中温的液相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壁面的摩擦力作用下,制冷剂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制冷剂压力和温度也在逐渐降低,最终在毛细管出口处达到了蒸发压力下的两相制冷剂状态,高速进入蒸发器。然而,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连接处,由于管路内径陡然剧增而导致压力突变的影响,制冷剂从毛细管高速喷出后发生相变而产生大量气泡,随着压力持续降低,这些气泡增大直至破裂,由此产生喷发噪音,这些噪音会导致冰箱的整体噪音增大,用户体验感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以及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过渡管和蒸发器,所述节流管路包括毛细管主体和至少两个扩张管;其中一个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和所述过渡管之间并构成末位扩张管;其余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中以将所述毛细管主体分隔成至少两段毛细管,并构成中间扩张管;每个所述扩张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且小于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小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张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设为管内通道截面积恒定的第一等径管;或者,所述主体管包括管内通道截面积恒定的第一等径管和串接在所述第一等径管后方的至少一段第二等径管,所述第二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等径管的数目设置为由前向后依次串接且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段增大的两段或以上。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扩张管设置为: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与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所述末位扩张管设置为: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与最后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所述过渡管的前部末端相接。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扩张管设置为: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穿过该中间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并向后延伸入该中间扩张管内,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穿过该中间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并向前延伸入该中间扩张管内;所述末位扩张管设置为:最后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穿过该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并向后延伸入该末位扩张管内,该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所述过渡管的前部末端相接。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张管还包括串接在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和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之间的扩口管,所述扩口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成所述第一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扩张管还包括串接在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和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之间的收口管,所述收口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主体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减小成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所述末位扩张管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所述过渡管的前部末端相接。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恒定,所述主体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是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的4至75倍。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管包括:第三等径管;第二扩口管,串接在所述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和所述第三等径管的前部末端之间,其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所述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成所述第三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以及,第三扩口管,串接在所述第三等径管的后部末端和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前部末端之间,其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所述第三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成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管设置成扩口过渡管,该扩口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所述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成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路整体设置为由铜材或钢材一体成型的硬质管;或者,所述节流管路整体设置为软管;或者,所述节流管路设置为部分管段为软管且其余部分管段为由铜材或钢材一体成型的硬质管。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路中,自所述末位扩张管的后部末端,由后向前至少延续到最后一个所述中间扩张管的前部末端,均设置为软管。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管的全部或自其前部末端的部分设置为软管并且与所述节流管路的软管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管路设置在将所述冷凝器的排出端和所述蒸发器的进入端连通的唯一一条制冷剂流动路径中。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的排出端设置有干燥过滤器,所述节流管路的前部末端固定配接于所述干燥过滤器;或者,所述冷凝器的排出端由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干燥过滤器和电磁阀,所述节流管路的前部末端固定配接于所述电磁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制冷系统的制冷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毛细管主体中间以及后部末端设置扩张管,以及在末位扩张管和蒸发器的制冷剂管之间设置过渡管,并设置毛细管主体、扩张管、过渡管和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横截面积的大小关系,实现了喷发和脉动的逐级衰减和平顺,大大降低喷发中气泡破裂所产生的噪音问题,减小喷发脉动沿制冷系统的管路向外、向前以及向后的传递,避免振动传递造成的噪音放大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节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节流管路、过渡管及蒸发器的部分制冷剂管(对应图1中A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连接机构的结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管连接机构与软管配合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节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节流管路、过渡管及蒸发器的部分制冷剂管(对应图1中A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节流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节流管路、过渡管及蒸发器的部分制冷剂管(对应图1中A区)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过渡管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路包括毛细管主体和至少两个扩张管;/n其中一个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和所述过渡管之间并构成末位扩张管;/n其余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中以将所述毛细管主体分隔成至少两段毛细管,并构成中间扩张管;/n每个所述扩张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且小于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小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依序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管路、过渡管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管路包括毛细管主体和至少两个扩张管;
其中一个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和所述过渡管之间并构成末位扩张管;
其余所述扩张管串接在所述毛细管主体中以将所述毛细管主体分隔成至少两段毛细管,并构成中间扩张管;
每个所述扩张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且小于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所述过渡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小于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包括主体管;
所述主体管设为管内通道截面积恒定的第一等径管;
或者,所述主体管包括管内通道截面积恒定的第一等径管和串接在所述第一等径管后方的至少一段第二等径管,所述第二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径管的数目设置为由前向后依次串接且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段增大的两段或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扩张管设置为: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与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
所述末位扩张管设置为: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与最后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相接呈垂直台阶面,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所述过渡管的前部末端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扩张管设置为: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穿过该中间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并向后延伸入该中间扩张管内,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穿过该中间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并向前延伸入该中间扩张管内;
所述末位扩张管设置为:最后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穿过该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并向后延伸入该末位扩张管内,该末位扩张管的主体管的后部末端与所述过渡管的前部末端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还包括串接在其主体管的前部末端和在前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后部末端之间的扩口管,所述扩口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由前向后自所述毛细管主体的管内通道截面积逐渐增大成所述第一等径管的管内通道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扩张管还包括串接在其主体管的后部末端和在后的一段所述毛细管的前部末端之间的收口管,所述收口管的管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全朱小兵刘建如杨鹏万彦斌项红荧孙兴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制冷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