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80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是关于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本公开技术方案可应用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回收排风中的余热,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公开涉及空调制冷
,尤其涉及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寒冷地区或严寒地区的地铁站设备管理用房中,一般采用多联机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采暖或加热新风,能耗较高,新风温度对能耗的影响较大。同时,设备用房中又有大量热能持续性散发,并通过排风直接排向室外。现有的新风换气机等热交换设备,主要应用在同一个系统的送排风之间,对同一通风系统中的排风进行热回收,无法将散热量较大的设备房间排风中的热量应用在人员房间的新风中。并且,常用的新风换气机采用板式换热器,热效率相对于相变热管形式较低。现设计方案中通常通过回风混风的方式进行热量回收,容易形成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分别与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的表面形成圆槽,所述闭合板嵌装在圆槽内,且沿圆槽的圆心旋转0度-180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的圆槽的内侧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闭合板的侧表面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装在限位槽内,且沿限位槽内往复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热管组件位于同一平面上,任一热管组件包括一根以上重力型热管,相邻的重力型热管相互平行。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应用于热回收装置回收设备用房的余热对新风进行预热,减少能耗,提高送风温度,提升舒适性。第二、将重力型热管应用在热回收装置中,易于维护保养,几乎不产生额外能耗。第一、通过热管式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避免回风回收热量时产生交叉污染的情况。可旋转90°闭合板可改变热管组的排列方向,在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热管组件垂直于风向,使换热效率最大化;在不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可将热管组平行于风向设置,减小水利损失,降低热管使用率,延长装置实用寿命。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重力型热管式通风热回收装置应用在通风系统中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闭合板和间隔板的安装爆炸图;附图标记:1.新风进风口;2.新风通道检修门;3.间隔板;4.新风出风口;5.排风出风口;6.排风通道检修门;7.排风进风口;8.转轴;9.转轴控制单元;10.闭合板;11.重力型热管12、外壳;1301、新风管道上段;1302、新风管道下段;1401、回排风管道上段;1402、回排风管道下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技术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尤其涉及空调制冷
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新风换气机等热交换设备,主要应用在同一个系统的送排风之间,对同一通风系统中的排风进行热回收,无法将散热量较大的设备房间排风中的热量应用在人员房间的新风中。并且,常用的新风换气机采用板式换热器,热效率相对于相变热管形式较低。现设计方案中通常通过回风混风的方式进行热量回收,容易形成交叉污染。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可应用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回收排风中的余热,减少能耗。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技术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爆炸图。根据图1和图2可知,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外壳12,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12垂直贯通;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回排风通道的延伸方向;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9和闭合板10,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通过转轴8与闭合板10固定连接;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10表面固定连接,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侧的新风通道内包括新风进风口1、新风出风口4,下侧的回排风通道内包括排风进风口7、排风出风口5。示例中,外壳12的表面分别设有与新风通道相连通的新风通道检修门2以及于回排风通道相连通的排风通道检修门6,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对热管组件以及闭合板等内部零件进行维修和护理。示例中,外壳12的其中一个表面设有新风进风口1以及排风出风口5,该新风进风口与新风通道的上段1301相对接固定,该排风出风口5与回排风管道上段1401相对接固定。示例中,外壳12设置有新风进风口1的表面的相对表面设有新风出风口4以及排风进风口7,该新风出风口与新风通道的下段1302相对接固定,该排风进风口7与回排风管道下段1402相对接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间隔板3,所述间隔板3分别与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间隔板3的侧表面均与外壳12的内壁固定连接,用于承载组热管组件以及旋转驱动组件的闭合板10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3的表面形成圆槽,所述闭合板嵌装在圆槽内,且沿圆槽的圆心旋转0度-180度,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闭合板10的旋转角度以90度为宜,在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热管组件垂直于风向,使换热效率最大化;在不需要进行热回收的季节,可将热管组平行于风向设置,减小水利损失,降低热管使用率,延长装置实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板3的圆槽的内侧表面设有限位槽1501,所述闭合板的侧表面设有滑块1502,所述滑块嵌装在限位槽内,且沿限位槽内往复滑动,用于减小间隔板3与闭合板之间的摩擦,减小旋转电机的扭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n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n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n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n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
外壳,所述新风通道以及回排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外壳垂直贯通;
至少一组热管组件,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延伸方向;
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闭合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外壳的表面,且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伸入外壳的内部;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
至少一组热管组件的中部贯穿闭合板,且与闭合板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用通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杰赵轶群徐驰朱占国张春雷周丹武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