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7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包括盒体框架;隔热机构,包含固接于所述盒体框架内侧壁上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层相应的反射膜层;加热机构,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电加热片,均匀铺设于所述反射膜层的上部;面板,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所述面板呈片状设置,且面板的底面在与所述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镶装槽,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底部的镶装槽分别覆盖于电加热片的上部,所述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有效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且能够有效确保均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
本技术涉及热舒适性飘窗施工
,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
技术介绍
飘窗不仅可以增加户型的采光和通风等功能,也给商品房的外立面增添了明显的建筑魅力,因此飘窗已然成为现下主流商品房户型的标配。由于飘窗的附加功能逐渐趋向休闲娱乐区,人们在飘窗上休闲娱乐的时间占比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飘窗区域的热舒适性,可于飘窗上增设加热机构,以应对冬季或过渡季节的天气湿冷,进而增加飘窗的休闲功能。现有的飘窗加热方式大多采用预埋方式对加热部件进行安装,当其出现故障时,检修难度极大,导致适用性不足,为了便于检修,装配式舒适性飘窗开始逐步被采用。现有的装配式舒适性飘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直存在两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热量传递效率低、以及均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导致装配式热舒适性飘窗的使用一直得不到推广。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且能够有效确保均热效果的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是本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该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包括盒体框架;隔热机构,覆盖装置于所述盒体框架的内侧壁上,所述隔热机构包含固接于所述盒体框架内侧壁上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层相应的反射膜层;加热机构,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电加热片,均匀铺设于所述反射膜层的上部;面板,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所述面板呈片状设置,且面板的底面在与所述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镶装槽,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底部的镶装槽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所述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所述凸块一体化成型设置于所述面板的底面,凸块的外缘边处均设置成向外的斜面状。所述隔热层是由挤塑聚苯板制成,隔热层的厚度不小于120mm。所述反射膜层采用真空镀铝膜、聚酯膜和玻璃纤维复合加工而成的地暖反射膜。所述盒体框架和面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所述盒体框架设置成方体状,所述面板为方形状。所述面板的边角处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磁性卡扣,所述盒体框架在与所述磁性卡扣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磁吸金属件,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后,所述磁性卡扣分别吸附于相应的磁吸金属件上。所述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相应的电控制器连接到外界电源上。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于盒体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机构,在隔热层和反射膜层的作用下,能够确保大部分热量均能集中向面板部分传递,从而有效确保热量的利用率。2)本技术的面板呈片状设置,且面板的底面在与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通过设置于凸块底部的镶装槽的设置,在面板盖设于盒体框架的开口处之后,使设置于凸块底部的镶装槽能够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并使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有效通过凸块、镶装槽的设置,实现与电加热片的接触式装配,从而有效大幅提升本技术的热能传递效率。3)本技术的凸块一体化成型设置于面板的底面,凸块的外缘边处均设置成向外的斜面状,从而有效提升凸块与面板的接触面,使热能能够呈扩散状态向面板扩散,以有效提升本技术的均热效果。4)本技术的隔热层是由挤塑聚苯板制成,隔热层的厚度不小于120mm。在凸块底部的镶装槽压紧于电加热片的上端面时,通过挤塑聚苯板的材质缓冲性有效产生局部适应性形变,以防止镶装槽与电加热片之间产生过度挤压,从而有效提升本技术的实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盒体框架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2,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包括盒体框架1(本实施例中的盒体框架1的底部和侧壁分别通过相应的膨胀螺栓锁紧安装到相应的飘窗建筑上);隔热机构2,覆盖装置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内侧壁上,所述隔热机构2包含固接于所述盒体框架1内侧壁上的隔热层201,所述隔热层201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层相应的反射膜层202;加热机构3,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电加热片,均匀铺设于所述反射膜层202的上部;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所述面板4呈片状设置,且面板4的底面在与所述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401,所述凸块401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镶装槽,所述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401底部的镶装槽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所述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所述凸块401一体化成型设置于所述面板的底面,凸块401的外缘边处均设置成向外的斜面状。所述隔热层201是由挤塑聚苯板制成,隔热层201的厚度为120mm。所述反射膜202层采用真空镀铝膜、聚酯膜和玻璃纤维复合加工而成的地暖反射膜。所述盒体框架1和面板4均由木质材料制成,所述盒体框架1设置成方体状,所述面板4为方形状。所述面板4的边角处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磁性卡扣5,所述盒体框架1在与所述磁性卡扣5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固接有相应的磁吸金属件6,所述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后,所述磁性卡扣5分别吸附于相应的磁吸金属件6上。所述电加热片分别通过相应的电控制器7连接到外界电源8上。本技术于盒体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隔热机构2,在隔热层201和反射膜层202的作用下,能够确保大部分热量均能集中向面板4传递,从而有效确保热量的利用率。面板4盖设于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401底部的镶装槽能够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且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有效通过凸块401、镶装槽的设置,实现与电加热片的接触式装配,从而大幅提升本技术的热能传递效率。且通过凸块401的外缘边处的斜面状设置,有效提升凸块401与面板4的接触面,使热能能够呈扩散状态向面板4扩散,以有效提升本技术的均热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框架(1);/n隔热机构(2),覆盖装置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内侧壁上,所述隔热机构(2)包含固接于所述盒体框架(1)内侧壁上的隔热层(201),所述隔热层(201)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层相应的反射膜层(202);/n加热机构(3),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电加热片,均匀铺设于所述反射膜层(202)的上部;/n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所述面板(4)呈片状设置,且面板(4)的底面在与所述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401),所述凸块(401)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镶装槽,所述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401)底部的镶装槽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所述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框架(1);
隔热机构(2),覆盖装置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内侧壁上,所述隔热机构(2)包含固接于所述盒体框架(1)内侧壁上的隔热层(201),所述隔热层(201)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层相应的反射膜层(202);
加热机构(3),包含若干个相应的电加热片,均匀铺设于所述反射膜层(202)的上部;
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所述面板(4)呈片状设置,且面板(4)的底面在与所述电加热片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向下设有相应的凸块(401),所述凸块(401)的底部分别设有相应的镶装槽,所述面板(4)盖设于所述盒体框架(1)的开口处之后,设置于凸块(401)底部的镶装槽分别覆盖于相应的电加热片的上部,所述镶装槽的槽底面分别压紧于所述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效热舒适性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01)一体化成型设置于所述面板(4)的底面,凸块(401)的外缘边处均设置成向外的斜面状。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武俞学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