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778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用于处理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炉渣冷却机,包括排渣口和排气口,与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衔接,炉渣冷却机用于对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排气口排出;炉渣输送机,设置于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炉渣至炉渣储仓;炉渣储仓,设置于炉渣输送机的末端,用于暂存冷却后的炉渣;风机,包括进风口、管道和出风口,出风口连接垃圾焚烧炉,进风口与排气口连接,用于将炉渣冷却机排出的热空气输入垃圾焚烧炉,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垃圾焚烧厂的焚烧炉多采用水浴式除渣机,采用水浴式除渣机除渣过程中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水,并且炉渣所携带的热量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因此,如何节约垃圾焚烧炉排渣过程中的水资源及炉渣所携带的热能的回收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用于处理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炉渣冷却机,包括排渣口和排气口,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衔接,所述炉渣冷却机用于对所述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所述排气口排出;炉渣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所述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炉渣储仓,设置于所述炉渣输送机的末端,用于暂存所述冷却后的炉渣;风机,包括进风口、管道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垃圾焚烧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热空气输入所述垃圾焚烧炉,作为助燃风。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用于收集所述热空气中携带的灰渣。进一步地,还包括:喷雾降尘器,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和所述炉渣储仓的上方,用于喷水降尘。进一步地,还包括:永磁除铁器,设置于所述炉渣输送机上方,用于去除所述炉渣中的铁金属物质。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焚烧炉具体为机械炉排炉或热解气化炉。进一步地,所述炉渣冷却机具体为密闭环式冷却机或密闭带式冷却机。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溜管,用于将所述炉渣排至所述炉渣冷却机。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第二溜管,用于将所述灰渣排到所述炉渣储仓。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具体为旋风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连接有变频电机,用于调节风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炉,用于处理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炉渣冷却机,包括排渣口和排气口,与该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衔接,该炉渣冷却机用于对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排气口排出;炉渣输送机,设置于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该炉渣储仓设置于炉渣输送机的末端,用于暂存冷却后的炉渣;风机,包括:进风口、管道和出风口,该出风口连接垃圾焚烧炉,进风口与排气口连接,用于将炉渣冷却机排出的热空气输入垃圾焚烧炉,作为助燃风,炉渣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空气进行回收,并再次输入垃圾焚烧炉中进行利用,有效将炉渣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采用空气冷却垃圾焚烧炉渣的工艺,相比于目前行业内普遍应用的水浴式排渣工艺,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回收炉渣的余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有助于提高垃圾焚烧厂的综合效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垃圾焚烧炉1,用于处理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炉渣冷却机2,包括排渣口21和排气口22,与垃圾焚烧炉1的尾端衔接,炉渣冷却机2用于对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排气口排出。炉渣输送机3,设置于炉渣冷却机2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8。炉渣储仓8,设置于炉渣输送机3的末端,用于暂存冷却后的炉渣;风机7,包括进风口71、管道72和出风口73,出风口73连接垃圾焚烧炉1,进风口71与排气口22连接,用于将炉渣冷却机2排出的热空气输入垃圾焚烧炉1,作为助燃风。由此,整个系统将炉渣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空气进行回收,并再次输入该垃圾焚烧炉1中进行利用,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这里由垃圾焚烧炉1排出的炉渣温度约为300~600℃,在经过该炉渣冷却机2与冷却气充分换热后,最低可将炉渣温度降至30~50℃,而该冷却气被加热至200℃左右,而该加热后的热空气通过风机7送入垃圾焚烧炉1内作为助燃风入炉焚烧,可以有效节约一次风加热的蒸汽耗量。该垃圾具体为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者工业垃圾,在此不作限定。该垃圾焚烧炉1具体为机械炉排炉或热解气化炉。该垃圾焚烧炉1的尾端设置第一溜管,用于将该炉渣排至炉渣冷却机2。该炉渣冷却机2具体为密闭环式冷却机或密闭带式冷却机。其中,在冷却过程中用到的冷却气具体为环境空气或者引自垃圾储坑的空气。垃圾焚烧炉1对垃圾进行处理之后,得到炉渣从该垃圾焚烧炉1的尾端排出,此时的炉渣温度在300℃~600℃,然后,进入该炉渣冷却机2内,进行冷却,冷却所采用的冷却气的温度由20℃~30℃升至200℃左右。接着,冷却后的炉渣进入炉渣输送机3,该炉渣输送机3具体为皮带输送机,设置在炉渣冷却机2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该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8。该炉渣储仓8设置在炉渣输送机3的末端,用于暂存该冷却后的炉渣。这部分炉渣需要定期清理并转运。该系统还包括除尘器6,该除尘器6包括:该除尘器6设置于炉渣冷却机2的排气口22与风机7的进风口71之间,用于收集热空气中携带的灰渣。该除尘器6具体为旋风除尘器或者布袋除尘器。该除尘器6包括:第二溜管,用于将收集的灰渣排到炉渣储仓8内。该系统还包括:风机7,该风机包括进风口71、管道72、出风口73,该出风口73连接垃圾焚烧炉1,该进风口71与排气口22连接,用于将炉渣冷却机2排出的热空气输入垃圾焚烧炉1,作为助燃风,进而节约一次风加热的蒸汽耗量。该风机7连接有变频电机,用于调节风量。具体根据系统运行需要调节风量。该风机采用负压抽风的方式,以便于维持位于该风机前端的炉渣冷却机2与除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垃圾焚烧炉,用于处理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n炉渣冷却机,包括排渣口和排气口,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衔接,所述炉渣冷却机用于对所述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所述排气口排出;/n炉渣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所述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n炉渣储仓,设置于所述炉渣输送机的末端,用于暂存所述冷却后的炉渣;/n风机,包括进风口、管道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垃圾焚烧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炉渣冷却机排出的热空气输入所述垃圾焚烧炉,作为助燃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焚烧炉,用于处理原生混合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炉渣从尾端排出;
炉渣冷却机,包括排渣口和排气口,与所述垃圾焚烧炉的尾端衔接,所述炉渣冷却机用于对所述炉渣采用冷却气进行换热冷却,并将冷却后的炉渣从排渣口排出,换热后的热空气经所述排气口排出;
炉渣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用于运输所述冷却后的炉渣至炉渣储仓;
炉渣储仓,设置于所述炉渣输送机的末端,用于暂存所述冷却后的炉渣;
风机,包括进风口、管道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垃圾焚烧炉,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气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炉渣冷却机排出的热空气输入所述垃圾焚烧炉,作为助燃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
所述除尘器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用于收集所述热空气中携带的灰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雾降尘器,设置于所述炉渣冷却机的排渣口处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伟梁勇张宏宇吴双张志远付铠陈领一张琪刘向阳申亮杰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