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65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包括缠绕体和管材,在管材的表面设置螺旋槽,缠绕体缠绕在管材表面的螺旋槽内形成外波纹形状,缠绕体的底部设有切口;缠绕体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加强筋。所述缠绕体空腔的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者拱门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缠绕体的内侧设置切口,可以有效避免缠绕体在螺旋缠绕的过程中内侧由于受到挤压力造成后续粘合处裂开,增强粘合强度,提高管材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
本技术属于缠绕管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
技术介绍
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管材,缠绕波纹管是以连续缠绕的方式获得长度不限的管材,多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的一种新型轻质管材,外壁呈环形波纹状结构,大大增强了管材的环刚度,从而增强了管道对土壤负荷的抵抗力,具有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等特点,被应用来替代混凝土管和铸铁管。但是传统的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在加工时直接将中空或者有加强筋结构的缠绕管采用高粘接强度的PP胶粘合在管材上,这种加工方式便捷、成本低,但是缠绕管在弯曲时内侧受到的挤压力过大时会造成褶皱和反冲力,直接导致粘结处出现空隙或褶皱,影响后期的粘合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缠绕管内侧的挤压应力,增强粘合强度,提高管材质量。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包括缠绕体和管材,在管材的表面设置螺旋槽,缠绕体缠绕在管材表面的螺旋槽内形成外波纹形状,缠绕体的底部设有切口;缠绕体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缠绕体空腔的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者拱门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切口的高度小于螺旋槽的深度,宽度为0.5-1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相邻切口间隔20-60mm。进一步地,所述缠绕体的螺旋角为30°-60°。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垂直状,数量为1-2根。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为“T”型,横向的两端与缠绕体空腔的两端连接,下端与缠绕体空腔的底部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缠绕体的内侧设置切口,可以有效避免缠绕体在螺旋缠绕的过程中内侧由于受到挤压力造成后续粘合处裂开,增强粘合强度,提高管材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是缠绕体的结构图一;图3是缠绕体的结构图二;图4是缠绕体截面示意图;图5是缠绕体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包括缠绕体1和管材2,在管材2的表面设置螺旋槽3,缠绕体1缠绕在管材2表面的螺旋槽3内形成外波纹形状,缠绕体1的底部设有切口4。缠绕体1为空腔结构,空腔的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者拱门形状。本实施例以三角形为例并提供示意图,并不代表缠绕体1截面形状仅限于三角形。如图2,3所示,切口4的形成是在热塑加工缠绕体1时间隔放置挡片形成的,与缠绕体1为一体结构,切口4的高度小于螺旋槽3的深度,宽度为0.5-1mm之间,相邻切口4间隔20-60mm。根据现有知识可知,在缠绕体1螺旋缠绕在管材2表面时,缠绕体1中性线以下部分会向内合拢收到压缩,当压缩力达到极限时,根部失去稳定性形成挤压应力,切口4的设置可以在缠绕体1根部聚拢时,切口4两侧的缠绕体1向切口4处压缩,缠绕体1根部不会受到挤压力自然不会失去稳定性造成后续粘合处裂开,切口4的高度小于螺旋槽3的高度使得缠绕体1根部的切口4部分全部嵌入螺旋槽3内,不影响粘合。为了减少缠绕体1由于螺旋缠绕产生的内侧挤压力过大,缠绕体1的螺旋角越小越好,但是为了形成有效的波纹状缠绕结构,还需要增大螺旋角。所以本技术的缠绕体1的螺旋角为30°-60°之间。如图4所示,缠绕体1空腔内部增加设有加强筋5以增强整个缠绕体1的强度。加强筋5一般为垂直状,数量为1-2根。或者如图5所示,加强筋5为“T”型,横向的两端与缠绕体1空腔的两端连接,下端与缠绕体1空腔的底部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体(1)和管材(2),在管材(2)的表面设置螺旋槽(3),缠绕体(1)缠绕在管材(2)表面的螺旋槽(3)内形成外波纹形状,缠绕体(1)的底部设有切口(4);所述切口(4)的高度小于螺旋槽(3)的深度,宽度为0.5-1mm之间,所述相邻切口(4)间隔20-60mm;缠绕体(1)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加强筋(5),所述缠绕体(1)的螺旋角为3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P双高筋缠绕结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体(1)和管材(2),在管材(2)的表面设置螺旋槽(3),缠绕体(1)缠绕在管材(2)表面的螺旋槽(3)内形成外波纹形状,缠绕体(1)的底部设有切口(4);所述切口(4)的高度小于螺旋槽(3)的深度,宽度为0.5-1mm之间,所述相邻切口(4)间隔20-60mm;缠绕体(1)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有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徐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森海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