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8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内的空腔呈阶梯状,且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衬套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沿衬套周向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硬质合金层、第二硬质合金层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衬套本体的中部包括外层、中间层以及里层,外层与中间层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层,中间层与里层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层。通过设置耐磨层有效提高了衬套的耐磨性能,且耐磨层为三层结构,同时也加强了衬套的结构强度。在衬套的中部设置外层与中间层,进一步加强了衬套的结构强度,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
技术介绍
纺丝卷绕机是用于生产化纤纺丝的设备之一,将加工中所得到的初生纤维(包括长丝或短纤维丝束等)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加工,使之形成一定的卷装形式。衬套是用于套接卡盘芯轴,一般的大型卷绕机其卷绕头上的卡盘芯轴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衬套。公开号为CN21021842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纺丝卷绕机用超长衬套,属于卷绕机零部件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衬套本体,衬套本体的端部开设有与其同轴心的第一环状凹槽和第二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位于衬套本体内壁上,第二环状凹槽位于衬套本体外壁上,衬套本体的外壁上有通向其内壁限位孔;衬套本体另一端部连接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向其内壁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衬套本体的外壁还设有供定位螺栓嵌入的定位槽。定位套筒与衬套本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以方便拆卸检修,为防止在二者高速旋转过程中发生松动,因此在定位套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孔和定位螺栓,衬套本体上设有定位槽,通定位螺栓进行横向固定,以加强连接强度。上述专利公开了一种纺丝卷绕机用的超长衬套,通过设置螺纹孔以及螺栓有效加强了衬套的连接强度,但衬套结构强度以及耐磨性能不足,导致衬套的使用寿命不长,不利于长期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以及结构强度的纺丝卷绕机用衬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内的空腔呈阶梯状,且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沿衬套周向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硬质合金层、第二硬质合金层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所述衬套本体的中部包括外层、中间层以及里层,所述外层与中间层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层,所述中间层与里层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层。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设置在衬套的内壁上,耐磨层包括第一硬质合金层、第二硬质合金层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第一硬质合金层在最内侧,第三硬质合金层在最外侧。通过耐磨层能够有效提高衬套的耐磨性能,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衬套的中部外层为钢层,中间层为橡胶层,里层为衬套本体,通过钢层能够有效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通过橡胶能有效减小衬套的振动,从而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在外层与中间层之间设置第一连接层,在中间层与里层之间设置第二连接层,通过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能够防止外层与中间层的松动,避免脱落,保证了衬套的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衬套的长时间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三硬质合金层的硬度大于第二硬质合金层的硬度,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层的硬度大于第一硬质合金层的硬度,所述第三硬质合金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硬质合金层的厚度,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硬质合金层的厚度。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三层结构的耐磨层能够保证耐磨性能。三层的硬度不断递增,厚度与不断递增,能够进一步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防止耐磨层开裂,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层包括若干沿衬套本体的周向设置的第一咬合条,所述第二连接层包括若干沿衬套本体的周向设置的第二咬合条。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第一咬合条之间距离相等,第一咬合条位于外层与中间层之间,通过外层与中间层对于咬合条的挤压能够提高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的摩擦,保证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结构的稳定性。相邻的第二咬合条之间的距离相等,将多条第二咬合挤压在中间层与里层之间,能够加强中间层与里层之间的摩擦了,防止中间层连同外层松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外层的内壁呈圆弧形,所述里层的内壁呈圆弧形,所述中间层的内壁与外壁均呈圆弧形。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外层内壁的圆弧形与中间层外壁层圆弧形相匹配,中间层内壁的圆弧形与里层外壁的圆弧形相匹配,第一连接层与第二连接层也呈相应的圆弧形状。通过圆弧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分散衬套上的应力,进一步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延长衬套的实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耐磨层的表面设有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呈螺旋状设置且相邻润滑油道间距相等。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将润滑油注入衬套内部,使衬套的内壁得到润滑,提高耐磨性能。同时螺旋状等距设置的润滑油道能够均匀的润滑衬套内壁,使衬套内壁的磨损更加均匀,防止衬套由于磨损不均导致结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耐磨层有效提高了衬套的耐磨性能,且耐磨层为三层结构,同时也加强了衬套的结构强度。在衬套的中部设置外层与中间层,进一步加强了衬套的结构强度,延长了衬套的使用寿命。2.耐磨层的三层结构硬度不断递增,厚度与不断递增,能够进一步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防止耐磨层开裂,进一步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3.通过圆弧形结构的设置能够分散衬套上的应力,进一步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延长衬套的实用寿命。4.润滑油道能够提高耐磨层的耐磨性能,同时也能均匀润滑,保证衬套内壁磨损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衬套本体;2、外层;3、中间层;4、里层;5、第一连接层;51、第一咬合条;6、第二连接层;61、第二咬合条;7、耐磨层;71、第一硬质合金层;72、第二硬质合金层;73、第三硬质合金层;8、润滑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内的空腔呈阶梯状,且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衬套周向设置有耐磨层7,所述耐磨层7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硬质合金层71、第二硬质合金层72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73,所述衬套本体1的中部包括外层2、中间层3以及里层4,所述外层2与中间层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层5,所述中间层3与里层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层6。耐磨层7设置在衬套的内壁上,耐磨层7包括第一硬质合金层71、第二硬质合金层72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73,第一硬质合金层71在最内侧,第三硬质合金层73在最外侧。通过耐磨层7能够有效提高衬套的耐磨性能,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衬套的中部外层2为钢层,中间层3为橡胶层,里层4为衬套本体1,通过钢层能够有效加强衬套的结构强度,通过橡胶能有效减小衬套的振动,从而延长衬套的使用寿命。在外层2与中间层3之间设置第一连接层5,在中间层3与里层4之间设置第二连接层6,通过第一连接层5与第二连接层6能够防止外层2与中间层3的松动,避免脱落,保证了衬套的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衬套的长时间使用。如图2所示,第三硬质合金层73的硬度大于第二硬质合金层72的硬度,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层72的硬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内的空腔呈阶梯状,且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衬套周向设置有耐磨层(7),所述耐磨层(7)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硬质合金层(71)、第二硬质合金层(72)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73),所述衬套本体(1)的中部包括外层(2)、中间层(3)以及里层(4),所述外层(2)与中间层(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层(5),所述中间层(3)与里层(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内的空腔呈阶梯状,且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衬套周向设置有耐磨层(7),所述耐磨层(7)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硬质合金层(71)、第二硬质合金层(72)以及第三硬质合金层(73),所述衬套本体(1)的中部包括外层(2)、中间层(3)以及里层(4),所述外层(2)与中间层(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层(5),所述中间层(3)与里层(4)之间设有第二连接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丝卷绕机用高强度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硬质合金层(73)的硬度大于第二硬质合金层(72)的硬度,所述第二硬质合金层(72)的硬度大于第一硬质合金层(71)的硬度,所述第三硬质合金层(73)的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继丰金玉萍瞿雄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瞿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