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4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内壁开设有齿轮腔,齿轮腔的内壁内嵌式开设有下料槽,齿轮腔的内壁分别贯穿式开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装置本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进料管,下料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下料管,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出料管,齿轮腔的内壁贯穿式开设有内进料管。该真空干泵腔体,通过装置本体、齿轮腔和下料槽管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占用空间小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真空泵体大多体积过大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运输、存放和安装,便于安装在仪器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干泵腔体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为一种真空干泵腔体。
技术介绍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市场上的真空泵腔体大多体积过大,在安装时占用空间过大,空间利用率低,极其不便,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需要一种真空干泵腔体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能够降低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具备占用空间小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真空泵体大多体积过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真空干泵腔体达到占用空间小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内壁开设有齿轮腔,齿轮腔的内壁内嵌式开设有下料槽,齿轮腔的内壁分别贯穿式开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装置本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进料管。下料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下料管,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出料管,齿轮腔的内壁贯穿式开设有内进料管。优选的,齿轮腔的内壁与内进料管的一端连通,且齿轮腔的中心线与装置本体的中心线重合。优选的,卡块的形状大小和装置本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卡块与装置本体卡合连接。优选的,外进料管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的一侧并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内部,且外进料管与内进料管相互连通。优选的,外出料管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的一侧并延伸至装置本体的内部,且外出料管与内下料管相互连通。优选的,第一轴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轴孔以装置本体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优选的,内下料管的一端与下料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内下料管的另一端与外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真空干泵腔体,通过装置本体、齿轮腔、下料槽、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卡块、外进料管、内下料管、外出料管和内进料管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占用空间小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真空泵体大多体积过大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运输、存放和安装,便于安装在仪器内部。2、该真空干泵腔体,通过设置的装置本体和卡块,达到了稳定性好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装置散架,提高了装置的抗震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剖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符号标记说明:1、装置本体;2、齿轮腔;3、下料槽;4、第一轴孔;5、第二轴孔;6、卡块;7、外进料管;8、内下料管;9、外出料管;10、内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请参阅图1-图5,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齿轮腔2,齿轮腔2的内壁内嵌式开设有下料槽3,齿轮腔2的内壁分别贯穿式开设有第一轴孔4和第二轴孔5,第一轴孔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轴孔4以装置本体1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通过第一轴孔4的固定,便于在装置内部安装叶轮,装置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6,卡块6的形状大小和装置本体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卡块6与装置本体1卡合连接,通过设置的装置本体1和卡块6,达到了稳定性好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装置散架,提高了装置的抗震能力,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进料管7。下料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下料管8,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出料管9,外出料管9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的一侧并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外出料管9与内下料管8相互连通,内下料管8的一端与下料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内下料管8的另一端与外出料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外出料管9和内下料管8,便于下料,齿轮腔2的内壁贯穿式开设有内进料管10,齿轮腔2的内壁与内进料管10的一端连通,且齿轮腔2的中心线与装置本体1的中心线重合,外进料管7的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的一侧并延伸至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外进料管7与内进料管10相互连通,通过装置本体1、齿轮腔2、下料槽3、第一轴孔4、第二轴孔5、卡块6、外进料管7、内下料管8、外出料管9和内进料管10的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占用空间小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真空泵体大多体积过大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运输、存放和安装,便于安装在仪器内部。在使用时,齿轮腔2内部的叶轮转动将液体吸入,液体通过外进料管7进入转轴内部,经过内进料管10进入齿轮腔2,然后进入内下料管8,再进入外出料管9,经由外出料管9排出。综上,该真空干泵腔体,达到了占用空间小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真空泵体大多体积过大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齿轮腔(2),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内嵌式开设有下料槽(3),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分别贯穿式开设有第一轴孔(4)和第二轴孔(5),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6),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进料管(7);/n所述下料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下料管(8),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出料管(9),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贯穿式开设有内进料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齿轮腔(2),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内嵌式开设有下料槽(3),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分别贯穿式开设有第一轴孔(4)和第二轴孔(5),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卡块(6),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进料管(7);
所述下料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内下料管(8),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出料管(9),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贯穿式开设有内进料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腔(2)的内壁与内进料管(10)的一端连通,且齿轮腔(2)的中心线与装置本体(1)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干泵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的形状大小和装置本体(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秋张汝文宋玉秋孙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恒佳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