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5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包括连接在进气总管和压缩机入口连接管之间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进气一端连通有正取压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喉部连通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变送器,变送器和正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罐,变送器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罐。本方案中进气总管中的煤气经过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进去到缓冲罐中,经过缓冲罐缓冲以后再传送到变送器处进行压差检测,控制器根据变送器检测的检测结果计算后控制防喘振控制阀动作,避免因为压缩机内流量波动使防喘振控制阀误开启而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保证的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煤气压缩机采用的是压缩机入口流量参与一段防喘振控制。因受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影响,导致一段入口流量骤降达到一段防喘振控制阀开启的阈值,一段防喘振控制阀全开,机组出口压力泄压,后续机组因压力不满足要求而非计划停机,严重影响生产,不利于机组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因为流量波动而导致的非计划停机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包括连接在进气总管和压缩机入口连接管之间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进气一端连通有正取压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喉部连通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变送器,变送器和正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罐,变送器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罐。进一步地,所述变送器上连接有用于控制防喘振控制阀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防喘振控制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罐和变送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和变送器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正取压管、负取压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为用于支撑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硬质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各自的重量为1-2kg。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各自的容积为30000-38000cm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的外径为330-360mm,高度为355-370mm,壁厚为1.5-2.5m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气总管中的煤气经过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进去到缓冲罐中,经过缓冲罐缓冲以后再传送到变送器处进行压差检测,控制器根据变送器检测的检测结果控制防喘振控制阀动作,避免因为压缩机内流量波动使防喘振控制阀误开启而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保证的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气总管1、压缩机入口连接管2、文丘里管3、正取压管4、第一缓冲罐5、第一连通管6、变送器7、第二连通管8、第二缓冲罐9、负取压管1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包括文丘里管3,文丘里管3连接在煤气的进气总管1和压缩机入口连接管2之间,文丘里管3左端连通有正取压管4,文丘里管3喉部连通有负取压管10,正取压管4和负取压管10均为硬质钢管。正取压管4和负取压管10上均连接有缓冲罐,称正取压管4上连接的为第一缓冲罐5,称负取压管10上连接的为第二缓冲罐9,正取压管4一端和文丘里管3的进气端连通,正取压管4另一端和第一缓冲罐5连通,第一缓冲罐5的出气端(右端)连通有变送器7,变送器7和第一缓冲罐5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6连通;负取压管10一端和文丘里管3的喉部连接,负取压管10的另一端和第二缓冲罐9连通,第二缓冲罐9的左端和变送器7连接,第二缓冲罐9和变送器7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8连接。第一连通管6和第二连通管8均为硬质钢管,第一缓冲罐5通过正取压管4和第一连通管6自身刚度支撑,第二缓冲罐9通过负取压管10和第二连通管8自身刚度支撑,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重量在1-2kg,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的重量为1kg,由于正取压管4、负取压管10、第一连通管6和第二连通管8均为硬质的钢管,足以支撑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的重量,无需安装其它支架以对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进行支撑。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的外径为330-360mm,高度为355-370mm,壁厚为1.5-2.5mm,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容积为30000-38000cm3,优选为33500cm3,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罐5和第二缓冲罐9的外径为350mm,高度为361mm,壁厚为2mm,容积约为33549cm3,以保证其缓冲效果。且本实施例中变送器7为压差变送器,压差变送器和防喘振控制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和防喘振控制阀电连接,该控制器根据压差变送器7检测的结果控制防喘振控制阀动作。具体实施时,进气总管1中的煤气经过正取压管4和负取压管10进去到缓冲罐中,经过缓冲罐缓冲以后再传送到变送器7处进行压差检测,控制器根据变送器7检测的检测结果控制防喘振控制阀动作,避免因为压缩机内流量波动使防喘振控制阀误开启而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保证的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进气总管和压缩机入口连接管之间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进气一端连通有正取压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喉部连通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变送器,变送器和正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罐,变送器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进气总管和压缩机入口连接管之间的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进气一端连通有正取压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喉部连通有负取压管,正取压管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变送器,变送器和正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罐,变送器和负取压管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上连接有用于控制防喘振控制阀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和防喘振控制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压缩机流量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罐和变送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和变送器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保王毅杜晓东吴国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