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包括平移门框架和门体,平移门框架上设有门洞,平移门框架的上部设有盒体,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带有内齿的齿带连接,带有内齿的齿带通过固定机构与门体的顶部连接,盒体的内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门体的顶部通过导向机构与导向槽连接,在闭合时门体通过磁性密封机构与门洞的外侧相密封,导向槽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上导轨上设有第一下沉倾斜结构,下导轨上设有第二下沉倾斜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顶部导向机构内提高了承重能力,采用下沉倾斜式方式,可以提高电动平移门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精度,密封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
本技术涉及平移门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
技术介绍
医用电动平移门广泛应用在医院手术室内,在平移门上设有观察窗,目前的平移门分成下承重和上承重两种,在医用领域。为了便于安装,较多采用上承重方式,即门体重量承重于上部,下部导向,门体上部的承载轨道强度要求高,承载性能优异,门体运行可靠性高,门体运行时摩擦力小,开启轻便、平稳,门开机启动扭矩要求小,功耗小。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容易发生杂物进入下轨道,导致门体开启或关闭不便,影响使用,并且目前的医用电动平移门开启和关闭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在控制时采用匀速运动,一方面容易导致开启和关闭时间较长,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精度不高;进一步地,由于医用电动平移门较多是应用在手术室,对电动平移门在闭合时的密封性要求较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采用普通的密封条进行密封,会产生由于对不准或密封条的损坏而造成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医用电动平移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包括平移门框架和门体,所述平移门框架上设有门洞,所述平移门框架的上部设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带有内齿的齿带和固定机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在盒体的两端,所述主动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带有内齿的齿带连接,所述带有内齿的齿带通过固定机构与门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盒体的内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导向机构与导向槽连接,在闭合时门体通过磁性密封机构与门洞的外侧相密封,所述导向槽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所述上导轨上设有第一下沉倾斜结构,所述下导轨上设有与第一下沉倾斜结构相对应的第二下沉倾斜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盒、U型卡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固定盒内设有与带有内齿的齿带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盒通过U型卡板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安装在门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上导轨包括由第一上侧板和第二上侧板组成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下沉倾斜结构用于将第一导槽分割为第一上导槽和第二上导槽,所述第二上导槽的高度低于第一上导槽的高度且第二上导槽位于第一上导槽的内侧;所述下导轨包括由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组成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下沉倾斜结构用于将第二导槽分割为第一下导槽和第二下导槽,所述第二下导槽的高度低于第一下导槽的高度且第二下导槽位于第一下导槽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板、外侧板和导向轮,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门体的顶部,所述外侧板设于第二连接板的外侧,所述导向轮的转轴通过位置调整机构安装在外侧板的内侧,所述导向轮与导向槽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内侧板向卡槽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卡板,所述卡槽的底部向外侧延伸形成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竖直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通过第二紧固件与内侧板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侧板的下侧还通过弹性支撑机构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L形弹性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竖直的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通过第三紧固件与外侧板的下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通过L形弹性件与第二连接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密封机构包括设于门洞外侧四周的第一磁条,设于所述第一磁条外侧和内侧的第一密封条,设于门体内侧四周的第二磁条,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磁条外侧和内侧的第二密封条,在闭合时门体上的第二磁条与门洞外侧四周的第一磁条相吸合,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条和第一密封条均为内凹结构,所述第二磁条和第二密封条均为凸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还设有齿带清洁机构,所述齿带清洁机构包括卡盒、定位板、夹板和清洁件,所述卡盒安装在盒体内侧,所述定位板安装在卡盒的内侧中部,所述定位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夹板,所述清洁件设于所述夹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顶部驱动、顶部导向和顶部承重的方式,摒弃了现有技术中的顶部导向或底部承重的方式,在顶部导向机构内提高了承重能力,同时门体关闭采用下沉倾斜式方式,在下沉前运行速度大于下沉后的运行速度,可以提高电动平移门的运行速度和运行精度,而磁性密封机构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门体的密封性能,使电动平移门更加符合医用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医用电动平移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门洞与门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图6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图。图中:平移门框架1、门洞2、门体3、盒体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带有内齿的齿带7、观察窗8、固定机构9、上导轨10、下导轨11、滚轴12、导向机构13、擦拭机构14、第一磁条15、第一密封条16、第二磁条17、第二密封条18、固定盒90、U型卡板91、第一固定板92、第一连接板93、第一上侧板100、第二上侧板110、第一上导槽120、第一下沉倾斜结构130、第二上导槽140、第一下侧板150、第二下侧板160、第一下导槽170、第二下沉倾斜结构180、第二下导槽190、第二固定板13-0、第二连接板131、外侧板132、支撑板133、卡槽134、第一卡板135、第二卡板136、第一紧固件137、第一调节槽138、第二紧固件139、第二调节槽140、第三紧固件141、内侧板142、转轴143、导向轮144、L形弹性件145、卡盒150、定位板151、夹板152、清洁件1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图8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包括平移门框架1和门体3,可以根据需要在门体3上设置观察窗8,平移门框架1上设有门洞2,平移门框架1的上部设有盒体4,盒体4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带有内齿的齿带7和固定机构9,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安装在盒体4的两端,主动齿轮5与伺服电机200连接,伺服电机200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包括平移门框架和门体,所述平移门框架上设有门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门框架的上部设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带有内齿的齿带和固定机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在盒体的两端,所述主动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带有内齿的齿带连接,所述带有内齿的齿带通过固定机构与门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盒体的内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导向机构与导向槽连接,在闭合时门体通过磁性密封机构与门洞的外侧相密封,所述导向槽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所述上导轨上设有第一下沉倾斜结构,所述下导轨上设有与第一下沉倾斜结构相对应的第二下沉倾斜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电动平移门,包括平移门框架和门体,所述平移门框架上设有门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门框架的上部设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带有内齿的齿带和固定机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在盒体的两端,所述主动齿轮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带有内齿的齿带连接,所述带有内齿的齿带通过固定机构与门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盒体的内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的顶部通过至少一组导向机构与导向槽连接,在闭合时门体通过磁性密封机构与门洞的外侧相密封,所述导向槽由上导轨和下导轨组成,所述上导轨上设有第一下沉倾斜结构,所述下导轨上设有与第一下沉倾斜结构相对应的第二下沉倾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盒、U型卡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固定盒内设有与带有内齿的齿带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盒通过U型卡板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安装在门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包括由第一上侧板和第二上侧板组成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下沉倾斜结构用于将第一导槽分割为第一上导槽和第二上导槽,所述第二上导槽的高度低于第一上导槽的高度且第二上导槽位于第一上导槽的内侧;所述下导轨包括由第一下侧板和第二下侧板组成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下沉倾斜结构用于将第二导槽分割为第一下导槽和第二下导槽,所述第二下导槽的高度低于第一下导槽的高度且第二下导槽位于第一下导槽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平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连接板、外侧板和导向轮,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天林黄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林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