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46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窗系统,包括中挺结构、压线、压板、窗扇及转换型材,中挺结构与压线和压板相扣接,用于连接中空玻璃,转换型材和窗扇相对安装于中空玻璃的两侧,并与中挺结构相连接;中挺结构包括立挺和横挺,横挺和立挺卡接配合;压板和压线卡接于窗扇,压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外侧,压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内侧;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外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上悬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倒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多种窗型的自由转换,型材断面尺寸小,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窗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窗系统。
技术介绍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现代的窗户主要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窗户有平开窗、推拉窗以及上悬窗等类型。例如:公开号为CN20946924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用的组合型材,包括压线型材、窗扇型材和拼条型材,压线型材为开口框型且包括能与其他型材扣接的卡扣结构,窗扇型材包括第一窗扇型材和第二窗扇型材,第一窗扇型材和第二窗扇型材之间通过断桥卡接,拼条型材包括一边延伸的长条形型材,所述拼条型材与第一窗扇型材或第二窗扇型材通过卡扣连接,压线型材、窗扇型材和拼条型材通过卡扣组合以组合成内开窗结构或外开窗结构或中梃结构。但是,该专利文献的型材需要借助于木墙固定,无法实现排窗安装,安装方式较为单一。现有的平开窗由于结构原因,常规窗在切换不同窗型时需要转换料,无法基于同一窗料型材实现不同开窗形式的自由转换,并且组合窗户的连接需要拼樘料,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新型窗系统。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窗系统,包括中挺结构、压线、压板、窗扇及转换型材,其中,中挺结构与压线和压板相扣接,用于连接中空玻璃,转换型材和窗扇相对安装于中空玻璃的两侧,并与中挺结构相连接;中挺结构包括立挺和横挺,横挺和立挺卡接配合;压板和压线卡接于窗扇,压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外侧,压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内侧;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外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上悬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倒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挺和立挺的两侧分别安装中空玻璃,以使多块中空玻璃呈幕墙式分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挺和立挺之间安装连接件,立挺具有第一基槽,第一基槽卡接配合于连接件,横挺具体第二基槽,连接件安装于第二基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凸起,另一端具有固定槽,凸起与第一基槽卡接配合;固定槽内安装有固定块,以实现横挺与立挺卡接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的一端具有第一安装部,另一端扣接于中空玻璃的外侧;第二压板的一端具有第二安装部,另一端扣接于中空玻璃的外侧;压线包括第一压线和第二压线,第一压线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扣接于中空玻璃的内侧;第二压线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部,另一端扣接于中空玻璃的内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卡接于窗扇的槽体内,第二安装部卡接于第一基槽;转换型材卡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立挺,以实现窗扇的外平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卡接于窗扇的槽体内,第二安装部卡接于第二基槽;转换型材卡接于第一连接部和横挺,以实现窗扇的上悬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窗扇的槽体内,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一基槽;转换型材卡接于第一安装部和立挺,以实现窗扇的内平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窗扇的槽体内,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二基槽;转换型材卡接于第一安装部和横挺,以实现窗扇的内倒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窗扇与转换型材之间设有压型胶条和断热套件,断热套件与压型胶条活动连接,压型胶条与中挺结构接触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新型窗系统型材在固定和开启位置,可以实现自由转换,避免了需要转换料的工艺流程,具有型材断面尺寸小的优点。2、本技术可以满足多种长度的带形窗户和不同净高的洞口尺寸,不需要拼樘料,降低造价和施工步骤,保证了外观通透和美观性。3、本技术的新型窗系统组成的排窗采用了类似幕墙的安装方式,可以避免常规门窗组窗的加工方式,大大降低造价和工艺流程。4、本技术可以根据风压计算采用加强立挺和横挺满足受力要求,在墙体等不易安装位置可以采用反向安装玻璃,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玻璃类型。5、本技术新型窗系统具有优良的气密、水密和节能性能,能够顺利排出进入框和扇内的雨水。6、本技术的新型窗系统采用断热套件、密封条等可以在内外开启窗中通用,节省人工费,减少采购工作量,提高运输的便捷性,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外平开的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平开的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上悬开的断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倒开的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的中挺结构的断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外平开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外平开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上悬开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上悬开的侧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平开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平开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倒开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内倒开的侧视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新型窗系统的横挺与立挺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0中空玻璃、1中挺结构、11立挺、111第一基槽、12横挺、121第二基槽、13连接件、131凸起、132固定槽、14固定块、2窗扇、21槽体、22扣接部、3转换型材、4压板、41第一压板、411第一安装部、42第二压板、421第二安装部、5压线、51第一压线、511第一连接部、52第二压线、521第二连接部、6压型胶条、7断热套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窗系统,包括中挺结构1、压线5、压板4、窗扇2及转换型材3,其中,中挺结构1与压线5和压板4相扣接,用于连接中空玻璃0,转换型材3和窗扇2相对安装于中空玻璃0的两侧,并与中挺结构1相连接;压板4和压线5卡接于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挺结构、压线、压板、窗扇及转换型材,其中,/n中挺结构与压线和压板相扣接,用于连接中空玻璃,转换型材和窗扇相对安装于中空玻璃的两侧,并与中挺结构相连接;中挺结构包括立挺和横挺,横挺和立挺卡接配合;/n压板和压线卡接于窗扇,压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外侧,压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内侧;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外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上悬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倒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挺结构、压线、压板、窗扇及转换型材,其中,
中挺结构与压线和压板相扣接,用于连接中空玻璃,转换型材和窗扇相对安装于中空玻璃的两侧,并与中挺结构相连接;中挺结构包括立挺和横挺,横挺和立挺卡接配合;
压板和压线卡接于窗扇,压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外侧,压线安装于中空玻璃的内侧;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外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立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平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板时,以实现窗扇的上悬开;当窗扇卡接配合于横挺和压线时,以实现窗扇的内倒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挺和立挺的两侧分别安装中空玻璃,以使多块中空玻璃呈幕墙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挺和立挺之间安装连接件,立挺具有第一基槽,第一基槽卡接配合于连接件,横挺具体第二基槽,连接件安装于第二基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凸起,另一端具有固定槽,凸起与第一基槽卡接配合;固定槽内安装有固定块,以实现横挺与立挺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的一端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可理赵莱玉孙勇陈新靳艳军米思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城建筑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