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387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包括第一离型膜和仿砖层;第一离型膜的内侧为第一粘结层,外侧为离型层;仿砖层的一面为离型层,另一面为第二粘结层;仿砖层包括多个横向粘条和多个竖向粘条,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粘结后形成矩形框架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仿砖材料通过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构成矩形框架形状,能够通过第二粘结层粘附在墙面上后,再撕掉第一离型层,进行喷涂刮涂等涂装工艺后再撕掉仿砖层,就可以在外观上形成仿砖墙体。竖向粘条粘附在横向粘条上的,两者是可拆分的,该工艺在施工时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制作仿砖层时也不会再包括切除矩形框架内材料的工序,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修材料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
技术介绍
仿砖墙面施工,是指在墙面上采用喷涂、绘制或者贴墙纸等方法,在墙面外部呈现出砖砌效果,从视觉上呈现出该墙体是转砌的效果。仿砖墙面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在墙面上粘上一层仿砖材料或者仿砖模具,当仿砖材料粘结在墙面后,对整个墙面进行喷涂预定颜色的涂料,使得被仿砖材料或者模具遮挡的部分形成砖缝,进而整个墙面呈现出砖砌墙体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仿砖材料或者仿砖模具,其粘贴在墙面上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为了得到或者制备该仿砖模具,需要在一个整体材料上进行切除,即将整体材料的内部切出矩形框,矩形框内即表示砖体部分,矩形框外侧的部分贴在墙面上后,阻挡了涂料喷涂在墙面上,因而形成了砖缝部分。然而,上述模具所采用的结构以及加工的方法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切出的矩形框的材料将不能够再次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包括:第一离型膜;第一离型膜的内侧为第一粘结层,外侧为离型层;仿砖层;仿砖层的一面为离型层,另一面为第二粘结层;仿砖层的离型层通过第一粘结层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仿砖层的第二粘结层用于与墙体墙面接触将仿砖层粘附在墙体墙面上;仿砖层包括多个横向粘条和多个竖向粘条,横向粘条与第一粘结层接触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竖向粘条的两端粘结在横向粘条上,竖向粘条的其余部位与第一粘结层接触;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粘结后形成矩形框架形状;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厚度为0.05mm~5mm,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宽度为8mm~30mm;竖向粘条的长度为50mm~300mm。本技术优化的方案中,仿砖层为PET、牛卡纸、EVA材料制成。本技术优化的方案中,第二粘结层上还设置有第二离型膜,第二离型膜为具有硅油涂层的牛卡纸、EVA材质制成。本技术优化的方案中,仿砖复合材料向内卷曲成筒状,第一离型膜包覆在最外侧。本技术优化的方案中,仿砖复合材料向内卷曲成筒状,并在筒状内部设置有筒体芯;筒体芯可以为瓦楞纸或者塑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仿砖材料的仿砖层的离型层与第一离型膜的第一粘结层进行粘结,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粘结后成矩形框架形状,能够通过第二粘结层粘附在墙面上,然后撕掉第一离型膜,采用是通过喷涂或者刮涂等涂装工艺处理,最后撕掉仿砖层,就可以在外观上形成仿砖墙体;2、本技术的仿砖层包括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两者拼接形成,两者是可拆分的,该工艺在施工时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制作仿砖层时也不会再包括切除矩形框架内材料的工序,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3、本技术的仿砖层能够与离型层相互分离,在分离过程中第二粘结层保留在仿砖层上,可以利用第二粘结层将仿砖层粘附在墙面上,操作方便。此外,本技术的仿砖复合材料可以仅包括第一离型膜,也可以包括第二离型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仿形砖复合材料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第二离型膜;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仿形砖复合材料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仿砖复合材料粘附在墙面后的示意图。其中,1、第一离型膜;2、第一粘结层;3、仿砖层;4、横向粘条;5、竖向粘条;6、第二粘结层;7、第二离型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包括第一离型膜和仿砖层。第一离型膜1的内侧为第一粘结层2,外侧为离型层。仿砖层3的一面为离型层,另一面为第二粘结层6。仿砖层的离型层通过第一粘结层2粘结在第一离型膜1内侧;仿砖层的第二粘结层用于与墙体墙面接触将仿砖层粘附在墙体墙面上。仿砖层包括多个横向粘条4和多个竖向粘条5,横向粘条与第一粘结层接触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竖向粘条的两端粘结在横向粘条上,竖向粘条的其余部位与第一粘结层接触;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粘结后形成矩形框架形状。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厚度为0.05mm~5mm,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宽度为8mm~30mm;竖向粘条的长度为50mm~300mm。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仿砖层为PET、牛卡纸、EVA材料制成。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粘结层上还设置有第二离型膜,第二离型膜为具有硅油涂层的牛卡纸、EVA材质制成。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中,仿砖复合材料向内卷曲成筒状,第一离型膜包覆在最外侧;仿砖复合材料向内卷曲成筒状,并在筒状内部设置有筒体芯;筒体芯可以为瓦楞纸或者塑料制成。本技术的离型层能够与粘结层黏合,黏合后具有一定的粘度,但是也能够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自由分离。本技术在制作仿砖层时,可以先将横向粘条4粘附在第一离型膜1上,然后再将竖向粘条5的两端粘结在横向粘条4上,然后按压竖向粘条5,让其余部位与第一离型膜1的第一粘结层2黏合,使得竖向粘条5能够稳定的粘附在第一离型膜1上。第二粘结层6主要用于将仿砖层粘附在墙面上。仿砖层与第一离型膜1接触的一面可以不再设置粘结层。本技术在设置第二离型膜7后,本技术的仿砖复合材料就可以包括第一离型膜1、仿砖层和第二离型膜7的三层结构。第二离型膜7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二粘结层6,避免在保存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第二粘结层6与外界接触后粘附灰尘。本技术的仿砖复合材料的一种制备工艺:(1)在第一离型膜1上涂覆粘结剂形成第一粘结层2;(2)将牛卡纸等材料剪切成长条状,根据需要设计的矩形框架的尺寸,剪切出合适长度的竖向粘条5;(3)将横向粘条4粘附在第一粘结层2上,然后再将竖向粘条5的两端粘结在两个相邻的横向粘条4上,竖向粘条5的其余部分粘附在第一粘结层2上,粘条的第二粘结层6在与第二离型膜7接触后使用滚压机将各层滚压紧密。仿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根据其结构可以适当变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工艺制备得到,本专利仅仅公开其中一种可以实施的工艺。本技术的仿砖复合材料的使用方法:(1)去除第二离型膜7,通过第二粘结层6将仿砖层粘附在墙面上;(2)粘结紧密后去除第一离型膜1,在墙面上留下具有矩形框架的仿砖层;(3)对墙体进行喷涂,矩形框架的内部喷上涂料后形成砖体部分,被仿砖层遮挡的部分形成砖缝部分。(4)涂料干燥后将仿砖层去除即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一离型膜的内侧为第一粘结层,外侧为离型层;/n仿砖层;所述仿砖层的一面为离型层,另一面为第二粘结层;/n仿砖层的离型层通过第一粘结层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n仿砖层的第二粘结层用于与墙体墙面接触将仿砖层粘附在墙体墙面上;/n仿砖层包括多个横向粘条和多个竖向粘条,横向粘条与第一粘结层接触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竖向粘条的两端粘结在横向粘条上,竖向粘条的其余部位与第一粘结层接触;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粘结后形成矩形框架形状;/n所述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厚度为0.05mm~5mm,横向粘条和竖向粘条的宽度为8mm~30mm;所述竖向粘条的长度为50mm~3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面装修装饰的仿砖复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一离型膜的内侧为第一粘结层,外侧为离型层;
仿砖层;所述仿砖层的一面为离型层,另一面为第二粘结层;
仿砖层的离型层通过第一粘结层粘结在第一离型膜内侧;
仿砖层的第二粘结层用于与墙体墙面接触将仿砖层粘附在墙体墙面上;
仿砖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佳豪融兴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