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20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4
一种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包括由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所生产的再生骨料、水泥、水、聚羧酸减水剂、增强剂拌和后一体压制而成的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横截面分别呈正方形,且所述主体部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植草孔,且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相邻透水混凝土构件拼接形成第二植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水混凝土构件全部使用了再生骨料,且透水混凝土构件可应用于对植草孔径尺寸有不同需求的场合,具有施工方便、组合多样、植生绿化、价格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在河道护堤、山边护坡、人行道、停车场等工程应用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割断了土壤与水体、空气间的流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透水混凝土构件包括贯穿砖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植草孔。对于不同应用场合的透水混凝土构件,其砖体上的植草孔的形状和大小组合方式各不相同,例如应用于停车场的透水混凝土构件为了提高强度,通常具有较小的植草孔,边坡、护坡上的透水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大的植草孔。然而,现有的透水混凝土构件或砖、块上的植草孔的形状和大小固定,从而使得每一种透水混凝土构件或砖、块只能适用于一种应用场合。此外,现有的混凝土构件或砖、块多采用天然砂、石成本也相对较高,造成建筑废弃物的闲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捷铺装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构件或砖、块的植草孔的形状和大小固定,只能适用于一种应用场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包括由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所生产的再生骨料、水泥、水、聚羧酸减水剂、增强剂拌和后一体压制而成的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横截面分别呈正方形,且所述主体部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植草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相接,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面相接,且所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相邻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拼接形成第二植草孔。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和该主体部的第二侧面背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植草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植草孔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边长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二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三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侧面和该第一突出部的第二侧面相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二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四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侧面和该第二突出部的第二侧面相邻;所述主体部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背向设置。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边长为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边长的三倍。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第一植草孔的横截面呈正方形。优选地,所述第一植草孔的边长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边长相等。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第一植草孔的横截面呈圆形。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主体部上设置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可将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采用不同方式拼接,从而使得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可应用于对植草孔有不同需求的场合。并且,由于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全部使用了再生骨料,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植草孔和透水混凝土中的孔隙还可为栽植的植物储备富足的无机矿质营养,上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具有施工方便、组合多样、植生绿化、价格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铺设到地面的示意图;图4为另一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铺设到地面的示意图;图5为又一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铺设到地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可用于公园、社区、人文景区边坡、河堤、护坡的固筑、绿化等。本实施例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包括主体部11、第一突出部12和第二突出部13,上述主体部11、第一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3的厚度相同(即垂直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放下的尺寸相同),例如可以为50mm-100mm),从而便于铺贴到地面。上述主体部11、第一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3的横截面(即平行于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切面)分别呈正方形,且主体部11的边长大于第一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3的边长。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第一突出部12和第二突出部13由透水混凝土一体压制而成,其中透水混凝土由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所生产的再生骨料、水泥、水、聚羧酸减水剂、增强剂拌和而成,其28天龄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30MPa。由于主体部11、第一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3分别呈长方体形,因此其加工模具简单,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具体地,上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包含以下组分和质量比的原料:再生骨料:1050-1350、水泥:300-450、水:90-130、聚羧酸减水剂:7-10、增强剂:7-10。主体部11的中心具有贯穿该主体部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植草孔111。具体地,该第一植草孔111的横截面可呈正方形,即第一植草孔111整体呈长方体形。此外,根据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第一植草孔111的横截面也可为圆形或菱形等,相应地,第一植草孔111整体为圆柱形或四棱柱形。并且,第一植草孔111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调整。在上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中,第一突出部12的第一侧面与主体部11的第一侧面相接,第二突出部12的第一侧面与主体部11的第二侧面相接,且主体部11的第一侧面和该主体部的第二侧面背向设置,即第一突出部12和第二突出部13分别接于主体部11的一组背向的侧面(主体部11包括另一组背向设置的侧面,即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当多块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铺设于地面时,可以将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的主体部11的第一侧面与另一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的主体部的第二侧面相贴;也可将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的主体部11的第一侧面与另一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的主体部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相贴;或者将相邻两个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由透水混凝土一体压制而成,并具有相同的厚度;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横截面分别呈正方形,且所述主体部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植草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相接,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面相接,且所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相邻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拼接形成第二植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且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由透水混凝土一体压制而成,并具有相同的厚度;所述主体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横截面分别呈正方形,且所述主体部的边长大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具有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植草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相接,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面相接,且所述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与相邻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拼接形成第二植草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和该主体部的第二侧面背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植草孔的尺寸不小于第一植草孔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Z字型中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边长和第二突出部的边长相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根宏梁伟周凌峰孙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