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13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及后壁,上述六壁围绕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长丝入口,所述长丝入口内设有上入口导辊及下入口导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长丝出口,所述长丝出口内设有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所述上入口导辊、下入口导辊、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的导辊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所述第一侧壁内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二侧壁内设有第二槽道,所述底壁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及第二槽道相贯通的第三槽道,所述第二侧壁的侧下方设有与第三槽道相贯通的出水口,从而可去除长丝上的水滴,防止后续切粒时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丝刷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丝刷水装置。
技术介绍
从口罩构成来看,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共有三层,内外两层均为无纺布,中间的过滤层为熔喷布。作为口罩的过滤层,熔喷布显得至关重要。熔喷布是采用高速热空气流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由此形成超细纤维并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同时自身粘合而成为熔喷法非织造布。制造溶喷布的原材料是石墨烯聚合物母粒,石墨烯聚合物母粒制造时首先将原材料放入混料装置中进行混料,然后再熔融挤压成长丝,接着将长丝放入水中进行冷却,冷却后通过切粒装置将长丝切成一个一个小的石墨烯聚合物母粒。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长丝冷却后在其表面经常会残留水滴,当带有水滴的长丝在进行切粒作业时会产生打滑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长丝刷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后续切粒打滑的长丝刷水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及后壁,上述六壁围绕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长丝入口,所述长丝入口内设有上入口导辊及下入口导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长丝出口,所述长丝出口内设有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所述上入口导辊、下入口导辊、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的导辊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所述第一侧壁内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二侧壁内设有第二槽道,所述底壁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及第二槽道相贯通的第三槽道,所述第二侧壁的侧下方设有与第三槽道相贯通的出水口。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槽道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槽道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下方设有滚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壁及底壁内的第三槽道均呈倾斜设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槽道与第二槽道的连接处低于第三槽道与第一槽道的连接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长丝刷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长丝在水中进行冷却后直接进入该长丝刷水装置中,可去除长丝上的水滴,防止后续切粒时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长丝刷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支架,10、滚轮,2、壳体,20、顶壁,21、底壁,210、第三槽道,22、第一侧壁,220、长丝入口,221、上入口导辊,2210、2220、2310、2320、吸水海绵,222、下入口导辊,223、第一槽道,23、第二侧壁,230、长丝出口,231、上出口导辊,232、下出口导辊,233、第二槽道,234、出水口,24、收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长丝刷水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所示,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包括:支架1及设置于支架1上的壳体2,所述支架1的下方设有滚轮10,从而可方便移动。所述壳体2包括:顶壁20、底壁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前壁(未图示)及后壁(未图示),上述六壁围绕形成一收容腔24,所述第一侧壁22上设有长丝入口220,所述长丝入口220内设有上入口导辊221及下入口导辊222,所述第二侧壁23上设有长丝出口230,所述长丝出口230内设有上出口导辊231及下出口导辊232,所述上入口导辊221、下入口导辊222、上出口导辊231及下出口导辊232的导辊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2210、2220、2310、2320。所述第一侧壁22内设有第一槽道223,所述第一槽道223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所述第二侧壁23内设有第二槽道233,所述底壁21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223及第二槽道233相贯通的第三槽道210,所述第二侧壁23的侧下方设有与第三槽道210相贯通的出水口234。所述第二槽道233的顶部呈喇叭状设置。所述底壁21及底壁21内的第三槽道210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槽道210与第二槽道233的连接处低于第三槽道210与第一槽道223的连接处。本技术中长丝刷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长丝由第一侧壁22处的长丝入口220进入,由第二侧壁23处的长丝出口230出去,长丝在经过上入口导辊221及下入口导辊222时,上入口导辊221及下入口导辊222的导辊表面的吸水海绵2210、2220可将长丝上的水滴刮掉,刮掉的水沿喇叭口进入第一槽道223内,由于第一槽道223与第三槽道210相贯通,且第三槽道210呈倾斜设置,水最终从第二侧壁23侧下方的出水口234流出。长丝在经过上出口导辊231及下出口导辊232时,上出口导辊231及下出口导辊232的导辊表面的吸水海绵2310、2320再次对长丝上残留的水滴进行刮擦作业,刮掉的水沿喇叭口进入第二槽道233内,然后从第二侧壁23侧下方的出水口234流出。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长丝刷水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当长丝在水中进行冷却后直接进入该长丝刷水装置中,可去除长丝上的水滴,防止后续切粒时打滑。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及后壁,上述六壁围绕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长丝入口,所述长丝入口内设有上入口导辊及下入口导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长丝出口,所述长丝出口内设有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所述上入口导辊、下入口导辊、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的导辊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所述第一侧壁内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二侧壁内设有第二槽道,所述底壁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及第二槽道相贯通的第三槽道,所述第二侧壁的侧下方设有与第三槽道相贯通的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丝刷水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壁、底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前壁及后壁,上述六壁围绕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长丝入口,所述长丝入口内设有上入口导辊及下入口导辊,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长丝出口,所述长丝出口内设有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所述上入口导辊、下入口导辊、上出口导辊及下出口导辊的导辊表面均设有吸水海绵,所述第一侧壁内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二侧壁内设有第二槽道,所述底壁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槽道及第二槽道相贯通的第三槽道,所述第二侧壁的侧下方设有与第三槽道相贯通的出水口。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昆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