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和渗碳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11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渗碳炉技术领域的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和渗碳炉,解决了不方便上料和下料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包括轨道架、耐热滚轴、耐热滚子和托盘,包括轨道板、连接条和转动座,所述轨道板共设置2个,所述连接条分别与2个轨道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于轨道板,所述转动座设有供耐热滚轴通过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口向上,所述转动座设有供耐热滚轴卡入且与滑动槽底部连通的转动槽,所述耐热滚轴水平放置且穿设于耐热滚子,所述托盘与耐热滚子上端抵接。还公开了包括上述中的防粘上料结构的渗碳炉。有效减小移动托盘和工装时受到的阻力,达到方便上料和下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和渗碳炉
本技术涉及渗碳炉
,特别是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和渗碳炉。
技术介绍
渗碳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将活性渗碳介质通入渗碳炉中,并将工件置于渗碳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足够的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获得高碳表层,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渗碳处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件的加工中。目前常见的渗碳炉通过工装承托工件,然后将工装和工件一同放入渗碳炉内,待渗碳处理结束后,再将工装和工件取出。在渗碳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工件上涂覆防渗碳涂料,防渗碳涂料在渗碳炉内挥发并附于炉壁和工装底部,导致工装容易粘结在渗碳炉内,造成工装不容易取出渗碳炉,对工件的上料和下料造成了不便。故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上料和下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和渗碳炉,具有方便上料和下料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包括轨道架、耐热滚轴、耐热滚子和托盘,所述轨道架包括轨道板、连接条和转动座,所述轨道板共设置2个,所述连接条两端分别与2个轨道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条均位于2个轨道板之间,所述转动座、耐热滚轴和耐热滚子均共设置多个,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于轨道板,所述转动座位于2个轨道板之间,所述转动座设有供耐热滚轴通过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口向上,所述转动座设有供耐热滚轴卡入且与滑动槽底部连通的转动槽,所述耐热滚轴水平放置且穿设于耐热滚子,所述耐热滚子位于2个轨道板之间,所述托盘与耐热滚子上端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连接条与2个轨道板围绕形成通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板设有多个V形槽,所述转动座与轨道板连接于V形槽上端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形槽位于相邻的2个连接条之间,多个所述V形槽的间距与多个连接条的间距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拓宽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拓宽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设有宽度大于耐热滚子的滑槽,所述托盘设有位于滑槽两端的斜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固定连接位于滑槽两侧的肋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有托耳。一种渗碳炉,包括上述中的防粘上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轨道架安装于渗碳炉内,通过渗碳炉、转动座、耐热滚轴和耐热滚子给托盘提供支撑力,再将放置工件的工装放置在托盘上,从而能够将工件放置在渗碳炉内,并能够对工件进行渗碳处理。当需要上料或下料时,在耐热滚子上拉动托盘,带动托盘上的工件移动,并通过耐热滚子的转动将托盘与轨道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减小托盘与轨道架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方便在渗碳炉内移动工件的功能,达到方便上料和下料的效果。通过耐热滚子与托盘抵接并对托盘进行支撑,能够有效减小托盘底部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了渗碳处理后托盘底部受到的粘附力,能够进一步减小移动托盘和工装时受到的阻力,达到方便上料和下料的效果。工件经过渗碳处理后,往往温度较高,容易发生变形。减小上料和下料过程中工装受到的阻力,能减小工装上工件的晃动,起到防止工件发生磕碰和变形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防粘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轨道板和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连接条与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轨道板;12、连接条;13、通槽;14、转动座;15、滑动槽;16、转动槽;17、V形槽;21、耐热滚轴;22、耐热滚子;31、托盘;32、滑槽;33、斜角;34、肋板;35、托耳;41、连接板;42、固定板;43、第一支撑板;44、第二支撑板;45、第一拓宽板;46、第二拓宽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轨道架、耐热滚轴21、耐热滚子22和托盘31。轨道架包括轨道板11、连接条12和转动座14,轨道板11共设置2个,连接条12两端分别与2个轨道板11固定连接,连接条12共设置多个,多个连接条12均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相邻的连接条12与2个轨道板11围绕形成通槽13,通过连接条12给2个轨道板11提供支撑力,使2个轨道板11保持稳定。转动座14、耐热滚轴21和耐热滚子22均共设置多个,转动座14固定连接于轨道板11,转动座14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通过的滑动槽15,滑动槽15开口向上,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卡入且与滑动槽15底部连通的转动槽16,耐热滚轴21水平放置且穿设于耐热滚子22,耐热滚子22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轨道板11设有多个V形槽17,转动座14与轨道板11连接于V形槽17上端处,V形槽17位于相邻的2个连接条12之间,多个V形槽17的间距与多个连接条12的间距相同。轨道板11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1,连接板41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2,固定板42远离连接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3和第二支撑板44,第一支撑板43与第二支撑板44垂直,第一支撑板43与第二支撑板4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43下端远离第二支撑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拓宽板45,第二支撑板44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拓宽板46。托盘31与耐热滚子22上端抵接,托盘31设有宽度大于耐热滚子22的滑槽32,托盘31设有位于滑槽32两端的斜角33。托盘31固定连接位于滑槽32两侧的肋板34,托盘31固定连接有托耳35。将轨道架安装于渗碳炉内,通过渗碳炉、转动座14、耐热滚轴21和耐热滚子22给托盘31提供支撑力,再将用于放置工件的工装放置在托盘31上,从而能够将工件放置在渗碳炉内,并能够对工件进行渗碳处理。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当需要上料或下料时,在耐热滚子22上拉动托盘31,带动托盘31上的工件移动,并通过耐热滚子22的转动将托盘31与轨道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有效减小托盘31与轨道架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方便在渗碳炉内移动工件的功能,达到方便上料和下料的效果。通过耐热滚子22与托盘31抵接并对托盘31进行支撑,能够有效减小托盘31底部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了渗碳处理后托盘31底部受到的粘附力,能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耐热滚轴(21)、耐热滚子(22)和托盘(31),所述轨道架包括轨道板(11)、连接条(12)和转动座(14),所述轨道板(11)共设置2个,所述连接条(12)两端分别与2个轨道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12)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条(12)均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转动座(14)、耐热滚轴(21)和耐热滚子(22)均共设置多个,所述转动座(14)固定连接于轨道板(11),所述转动座(14)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通过的滑动槽(15),所述滑动槽(15)开口向上,所述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卡入且与滑动槽(15)底部连通的转动槽(16),所述耐热滚轴(21)水平放置且穿设于耐热滚子(22),所述耐热滚子(22)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托盘(31)与耐热滚子(22)上端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架、耐热滚轴(21)、耐热滚子(22)和托盘(31),所述轨道架包括轨道板(11)、连接条(12)和转动座(14),所述轨道板(11)共设置2个,所述连接条(12)两端分别与2个轨道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12)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条(12)均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转动座(14)、耐热滚轴(21)和耐热滚子(22)均共设置多个,所述转动座(14)固定连接于轨道板(11),所述转动座(14)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通过的滑动槽(15),所述滑动槽(15)开口向上,所述转动座(14)设有供耐热滚轴(21)卡入且与滑动槽(15)底部连通的转动槽(16),所述耐热滚轴(21)水平放置且穿设于耐热滚子(22),所述耐热滚子(22)位于2个轨道板(11)之间,所述托盘(31)与耐热滚子(22)上端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连接条(12)与2个轨道板(11)围绕形成通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11)设有多个V形槽(17),所述转动座(14)与轨道板(11)连接于V形槽(17)上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锦涯夏晓宇韦小林曾庆桥缪振亮黄家发范欣江丽如刘美容王申韦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丰东热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