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000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1
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在散热壳体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该散热机构由散热片A和散热片B组成,其中散热片A分别位于散热片B的两侧;在散热壳体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风道入口、第二风道入口和第三风道入口,该第一风道入口、第二风道入口和第三风道入口分别与散热片A和散热片B相对设置;在散热壳体的第二侧边开设有风道出口,该风道出口与散热片B相对设置,且与第二风道入口正对设置;散热片A形成S形风道,散热片B形成直线形风道,散热片A的进入端与第一风道入口或者第三风道入口连通,出风端与所述散热片B的上部连通,散热片B的下部与第二风道入口连通,散热片B的出风端与风道出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和电力电网设施的日益成熟,直流充电桩的需求更加旺盛,壁挂式直流充电桩正朝着小型高效的方向蓬勃发展。这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外观漂亮,体型小巧,功率密度较高,可用于停车场、小区车库等场合,安装于各个停车位,为停靠电动车辆提供快速充电服务。由于这种壁挂直流充电桩具有充电功率大和充电速度快的特点,单位时间内发热器件(功率器件、变压器和电感等)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容易发生火灾危险,所以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散热装置极为重要,特别是将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环境中,降低器件的温度。但是,这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一般安装于车库或停车场,不便于水冷,以及考虑降低产品成本等因素,因此采用一种高效的风冷散热装置十分关键。目前,市场上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模块一般将电子元器件和散热器集中安装于一个壳体内,采用风扇直接吹发热器件和散热器进行直接散热。这种充电模块散热结构存在三个不足之处:一是散热气流可携带灰尘、液态水和空气的水分直接进入壳体内腔,与电子元器件直接接触,无法做到防水防尘的功能(防护等级一般只能达到IP54),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宜室外使用,适合使用的范围小。二是腔体内元器件体积、形状各异,发热器件的发热量不同,导致散热气流不均匀,并且流道难以布置,气流难以控制,气流的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三是采用这种充电模块制成的直流充电桩需要设置二次散热装置,即大型直流充电桩内置数个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外再增加一套散热风扇及风道散热,增加了应用成本和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高效的风冷散热结构和独立的散热风道,能将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环境中,降低充电桩及其发热器件的温度,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防尘防水的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1),在所述散热壳体(1)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该散热机构(2)由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组成,其中散热片A(21)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B(22)的两侧;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该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分别与所述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相对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二侧边开设有风道出口(6),该风道出口(6)与所述散热片B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正对设置;所述散热片A(21)形成S形风道,散热片B(22)形成l形风道,所述散热片A(21)的进入端与所述第一风道入口(3)或者第三风道入口(5)连通,出风端与所述散热片B(22)的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出口(6)连通。作为优化:还设置有底盖(7)和顶盖(8),该底盖(7)和顶盖(8)分别扣设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底部和顶部,形成密闭腔体;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磁性热源机构(9),在两个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中间设置有功率热源机构(10),其中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与所述散热片A(21)的下部接触设置,功率热源机构(10)与所述散热片B(22)接触设置。底盖(7)和顶盖(8)的设置,形成密闭空间,并且散热风道与电子元器件密封隔离,解决了壁挂式直流充电桩防水防尘的问题,可实现充电桩IP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作为优化:在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和功率热源机构(10)中的发热器件表面与散热壳体(1)之间填充有导热胶。采用导热胶搭建高效的散热通道,降低散热通道的热阻,提高散热效率作为优化:所述功率热源机构(10)设置有铝基板(101),在该铝基板(101)的一面安装有功率元件,另一面与所述散热壳体(1)接触,且在散热壳体(1)与功率元件之间涂抹有导热层(102)。作为优化: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侧边设置有导风罩(11),在该导风罩(11)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2),该散热风扇(12)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对应设置。作为优化:在所述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的表壁上竖直设置有扰流柱(13)。作为优化:所述扰流柱(13)包括扰流柱a(131)、扰流柱b(132)和扰流柱c(133),其中所述扰流柱a(131)位于所述散热片A的进风端,该扰流柱a(13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并沿进风方向对称,所述扰流柱a(131)在进风方向与散热片A(21)通过圆弧R1过渡,在出风方向与散热片A(21)通过圆弧R2过渡,且圆弧R1的弧度小于所述圆弧R2;所述扰流柱b(132)位于所述散热片A和散热片B(22)的相邻处,该扰流柱b(132)两侧风向相反,所述扰流柱b(132)表壁与散热片A的表壁均通过圆弧过渡R3和圆弧R4,且位于迎风侧的圆弧R3的弧度小于位于背风侧的圆弧R4;所述扰流柱c(133)位于所述散热片A的端部,该扰流柱c(133)位置风向发生180度改变,扰流柱c(133)的侧壁分别通过圆弧R5和圆弧R6与散热片A过渡,且位于迎风面的圆弧R5的弧度小于圆弧R6。S型风道具有多处弯道,弯道增加了空气流的扰动,增强了空气流的内部及与散热翅片间的热量传递;散热翅片上设计的扰流柱a、扰流柱b和扰流柱c三种扰流柱,同样增加了空气流的扰动,增强了空气流的内部及与散热翅片间的热量传递;空气流从发热量小的位置流向发热量大的位置,充分利用空气流传导热量;以上方法有效增加了单位空气流每次循环所携带热量,提高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充电桩的功率密度,减小了充电桩的体积;2、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器件工作效率,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提高充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将散热风道与电子元器件密封隔离,解决了壁挂式直流充电桩防水防尘的问题,可实现充电桩IP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4、本专利技术采用S型风道、各种扰流柱等方法提高空气流的扰流度,提高散热效率;5、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热胶、导热硅脂或导热凝胶来搭建高效的散热通道,降低散热通道的热阻,提高散热效率;6、本专利技术采用散热风扇分组或分别控制,根据发热器件工况实时调整散热方案,准确调整风道中气流量,优化整机散热效果,降低产品噪音;7、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散热效率,因此在同等发热量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散热风扇的数量,或降低散热风扇的转速减少空气流量,节约了充电桩的成本,同时降低充电时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扰流柱a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扰流柱b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扰流柱c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壳体(1)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该散热机构(2)由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组成,其中散热片A(21)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B(22)的两侧;/n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该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分别与所述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相对设置;/n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二侧边开设有风道出口(6),该风道出口(6)与所述散热片B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正对设置;/n所述散热片A(21)形成S形风道,散热片B(22)形成直线形风道,所述散热片A(21)的进入端与所述第一风道入口(3)或者第三风道入口(5)连通,出风端与所述散热片B(22)的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出口(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壳体(1)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该散热机构(2)由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组成,其中散热片A(21)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片B(22)的两侧;
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一侧边开设有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该第一风道入口(3)、第二风道入口(4)和第三风道入口(5)分别与所述散热片A(21)和散热片B(22)相对设置;
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第二侧边开设有风道出口(6),该风道出口(6)与所述散热片B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正对设置;
所述散热片A(21)形成S形风道,散热片B(22)形成直线形风道,所述散热片A(21)的进入端与所述第一风道入口(3)或者第三风道入口(5)连通,出风端与所述散热片B(22)的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风道入口(4)连通,所述散热片B(22)的出风端与所述风道出口(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底盖(7)和顶盖(8),该底盖(7)和顶盖(8)分别扣设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底部和顶部,形成密闭腔体;
在所述散热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磁性热源机构(9),在两个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中间设置有功率热源机构(10),其中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与所述散热片A(21)的下部接触设置,功率热源机构(10)与所述散热片B(22)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壁挂式直流充电桩的风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性热源机构(9)和功率热源机构(10)中的发热器件表面与散热壳体(1)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大东何俊松李飞陈杰孟令杰
申请(专利权)人:美达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