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94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盖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旋盖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驱动加持部上下移动的纵向调节部和驱动夹持部前后移动的横向调节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机壳和位于活动腔内的循环带,所述活动腔的开口朝向传送机构设置,所述循环带的两端设有驱动滚轮,使其运动轨迹呈环形,循环带的部分延伸出活动腔的开口外,两相对设置的循环带之间形成定位瓶身的夹持区。改进后,扩大了旋盖机的适用范围,大大提升了旋盖机的实用性和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盖机
本技术涉及旋盖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盖机。
技术介绍
旋盖机又叫封盖机、压盖机或者锁盖机,主要用途是塑料瓶、玻璃瓶的瓶盖进行旋紧或者旋松。旋盖机包括传送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之间的间距与瓶身直径适配。在工作时,通过传送机构将瓶子输送至旋盖机构下方,瓶身的两侧由夹持装置进行位置矫正和定位,然后由旋盖机构对瓶身上的瓶盖进行旋拧,完成工序后,由传送机构继续向前运动将瓶子进行卸料。在现有的设备中,夹持定位机构的位置都是不能改变的,造成两个加持部之间的间距距离固定,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瓶子的夹持,导致设备的适用范围变小,影响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旋盖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盖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旋盖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驱动加持部上下移动的纵向调节部和驱动夹持部前后移动的横向调节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机壳和位于活动腔内的循环带,所述活动腔的开口朝向传送机构设置,所述循环带的两端设有驱动滚轮,使其运动轨迹呈环形,循环带的部分延伸出活动腔的开口外,两相对设置的循环带之间形成定位瓶身的夹持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调节部包括底板一、两根横向滑杆、丝杆一和滑块,所述横向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一上,另一端穿设过滑块后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丝杆一的一端与滑块螺纹配合,另一端穿设过底板一后连接有手轮一,所述纵向调节部包括底板二、两根纵向滑杆和丝杆二,所述纵向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二上,另一端穿设过滑块后,延伸机壳内,所述机壳内设有供纵向滑杆穿设的调节腔一,所述丝杆二的一端穿设至底板二外且连接有手轮二,另一端穿设过滑块后延伸至机壳内,与机壳螺纹配合,所述机壳处设有供丝杆二穿设的调节腔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盖机构包括固定架、左侧旋拧部、右侧旋拧部和上端抵压部,所述左侧旋拧部和右侧旋拧部均包括由气缸驱动可朝向上抵压端方向来回运动的滑移块和固定在滑移块上的两个爪头,所述爪头由电机控制周向旋转,所述上抵压部包括转动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连接有抵压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爪头包括旋转轴和旋转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齿轮,两相邻爪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调节部和纵向调节部的设置,使得夹持部的高度位置,和两夹持部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瓶身的需求进行调整,适用不同规格的瓶子旋盖工序,利于提升整体设备的工作质量和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盖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夹持部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齿轮和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1、机架;2、传送机构;4、旋盖机构;40、固定架;41、左侧旋拧部;42、右侧旋拧部;43、上端抵压部;410、滑移块;411、爪头;412、旋转轴;413、旋转轮;414、齿轮;5、夹持装置;50、夹持部;500、活动腔;501、机壳;502、循环带;503、驱动滚轮;504、夹持区;505、调节腔一;506、调节腔二;51、纵向调节部;510、底板二;511、纵向滑杆;512、丝杆二;513、手轮二;52、横向调节部;520、底板一;521、横向滑杆;522、丝杆一;523、滑块;524、手轮一。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旋盖机,包括机架1、传送机构2、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4,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传送机构2两侧的夹持装置5,所述旋盖机构4位于传送机构2上方,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夹持部50、驱动加持部上下移动的纵向调节部51和驱动夹持部50前后移动的横向调节部52,所述夹持部50包括具有活动腔500的机壳501和位于活动腔500内的循环带502,所述活动腔500的开口朝向传送机构2设置,所述循环带502的两端设有驱动滚轮503,使其运动轨迹呈环形,循环带502的部分延伸出活动腔500的开口外,两相对设置的循环带502之间形成定位瓶身的夹持区504。所述横向调节部52包括底板一520、两根横向滑杆521、丝杆一522和滑块523,所述横向滑杆521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一520上,另一端穿设过滑块523后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丝杆一522的一端与滑块523螺纹配合,另一端穿设过底板一520后连接有手轮一524,所述纵向调节部51包括底板二510、两根纵向滑杆511和丝杆二512,所述纵向滑杆511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二510上,另一端穿设过滑块523后,延伸机壳501内,所述机壳501内设有供纵向滑杆511穿设的调节腔一505,所述丝杆二512的一端穿设至底板二510外且连接有手轮二513,另一端穿设过滑块523后延伸至机壳501内,与机壳501螺纹配合,所述机壳501处设有供丝杆二512穿设的调节腔二506。所述旋盖机构4包括固定架40、左侧旋拧部41、右侧旋拧部42和上端抵压部43,所述左侧旋拧部41和右侧旋拧部42均包括由气缸驱动可朝向上抵压端方向来回运动的滑移块410和固定在滑移块410上的两个爪头411,所述爪头411由电机控制周向旋转,所述上抵压部包括转动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连接有抵压块。所述爪头411包括旋转轴412和旋转轮413,所述旋转轴412的一端设有齿轮414,两相邻爪头411上的齿轮414相互啮合,电机上的输出轴穿设于齿轮414内,带动齿轮414旋转,齿轮414带动旋转轴412转,从而实现旋转轮413转动。工作原理为:传送机构2包括由电机控制运动的传送带,瓶子放置于传送带上,由传送带将瓶子输送至夹持定位机构内。驱动滚轮503由电机操控周向旋转,从而带动循环带502成环形的轨迹运动,循环带502运动出活动腔500开口的部分,与瓶子的侧身相贴合,瓶身的两侧由循环带502贴合前进运动,起到定位瓶子位置的作用,又能与传送带配合运动,将瓶子输送至旋盖机构4下方。瓶子到达旋盖机构4下方后,由气缸驱使左侧旋拧部41朝向瓶口运动,右侧旋拧部42也由气缸驱使朝向瓶口运动,四个爪头411上的旋转轮413与瓶口上的瓶盖抵触,上抵压端的抵压块与瓶盖的顶端抵触。电机驱使旋转轮413周向旋转,达到将瓶盖旋松的作用,完成工序后,再由传送带输送进行卸料。位于传送机构2两侧夹持装置5的高度位置可调,通过转动手轮二513,带动丝杠二转动,丝杠二与夹持部50上的机壳501螺纹配合,会带动机壳501上下运动,从而调整夹持部50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盖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旋盖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驱动加持部上下移动的纵向调节部和驱动夹持部前后移动的横向调节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机壳和位于活动腔内的循环带,所述活动腔的开口朝向传送机构设置,所述循环带的两端设有驱动滚轮,使其运动轨迹呈环形,循环带的部分延伸出活动腔的开口外,两相对设置的循环带之间形成定位瓶身的夹持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盖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和旋盖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两个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装置,所述旋盖机构位于传送机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部、驱动加持部上下移动的纵向调节部和驱动夹持部前后移动的横向调节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具有活动腔的机壳和位于活动腔内的循环带,所述活动腔的开口朝向传送机构设置,所述循环带的两端设有驱动滚轮,使其运动轨迹呈环形,循环带的部分延伸出活动腔的开口外,两相对设置的循环带之间形成定位瓶身的夹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部包括底板一、两根横向滑杆、丝杆一和滑块,所述横向滑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板一上,另一端穿设过滑块后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丝杆一的一端与滑块螺纹配合,另一端穿设过底板一后连接有手轮一,所述纵向调节部包括底板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皮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