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911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固定件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套筒;套筒内穿设有承重棒;承重棒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承重棒远离锥面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活动件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绳索对应套设在承重棒的外围;活动件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利用承重棒将对起重葫芦施加拉力时的作用力分散到套筒的内壁上,从而提高挂钩组件的使用稳定性;承重棒利用锥面小于套筒孔位的部分可以实现快速的对准,同时也能利用斜向坡面兼容不同尺寸的套筒,实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多样化配合,为维修维护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
本技术涉及力学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
技术介绍
起重葫芦是一种常用的起重机械,因为质量小便于携带,所以广泛应用于码头、仓库、工厂等施工作业场合。在使用起重葫芦起吊机器和货物时,其吊装强度和可靠性及其重要,所以需要借助试车台来测试其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传统试车台的吊钩体积质量大装配既慢又存在危险性,对于多批次样品的测试工作而言会降低整体的作业效率。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承载力强、装配迅速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承载力强、装配迅速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所述固定件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穿设有承重棒;所述承重棒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所述承重棒远离所述锥面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所述锥面与所述螺母分别贴合夹持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活动件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对应套设在所述承重棒的外围;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棒的中段位置设置有环槽;所述绳索的套设部位与所述环槽对应;所述环槽沿所述承重棒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多组所述绳索与所述环槽分别对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锥面表面设置有过渡平台;所述过渡平台与所述承重棒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套筒端面与所述过渡平台对应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的上端贯穿设置有负载孔;所述负载孔内壁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若干道所述通槽分布在所述负载孔的顶部位置;所述通槽与所述绳索对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负载孔底部设置有约束孔;每个所述通槽对应一对所述约束孔;所述绳索的两端通过第一夹持件连接于所述通槽的中部位置;所述绳索的两端各自通过第二夹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约束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的所述绳索两股呈麻花状拧合。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件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所述固定件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穿设有承重棒;所述承重棒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所述承重棒远离所述锥面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所述锥面与所述螺母分别贴合夹持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活动件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对应套设在所述承重棒的外围;所述活动件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利用承重棒将对起重葫芦施加拉力时的作用力分散到套筒的内壁上,从而提高挂钩组件的使用稳定性;承重棒利用锥面小于套筒孔位的部分可以实现快速的对准,同时也能利用斜向坡面兼容不同尺寸的套筒,实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多样化配合,为维修维护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挂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挂钩组件结构细节图;图3为承重棒结构示意图;图4为绳索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所述固定件1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1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9;所述固定件1的底部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穿设有承重棒12;所述承重棒12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120;所述承重棒12远离所述锥面120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121;所述锥面120与所述螺母121分别贴合夹持设置在所述套筒11的两端;所述活动件2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21;所述绳索21对应套设在所述承重棒12的外围;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利用承重棒12将对起重葫芦施加拉力时的作用力分散到套筒11的内壁上,从而提高挂钩组件的使用稳定性;承重棒12的截面积可以加工到小于套筒11的尺寸,在装配时填充配套的垫块结构时能够令承重棒12位置稳定,在不使用垫块结构时可以获得一个摆动自由度,从而提高挂钩组件的使用环境适应力;承重棒12利用锥面120小于套筒11孔位的部分可以实现快速的对准,同时也能利用斜向坡面兼容不同尺寸的套筒11,实现固定件与活动件之间的多样化配合,为维修维护提供便利。所述承重棒12的中段位置设置有环槽122;所述绳索21的套设部位与所述环槽122对应;所述环槽122沿所述承重棒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多组所述绳索21与所述环槽122分别对应配合;利用多组绳索21可以增加加载能力的上限,适应更多的试验参数要求。如图3所示,所述锥面120表面设置有过渡平台123;所述过渡平台123与所述承重棒1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套筒11端面与所述过渡平台123对应贴合;利用过渡平台123可以解决锥面与套筒11端面配合不稳定的问题。所述活动件2的上端贯穿设置有负载孔22;所述负载孔22内壁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通槽221;若干道所述通槽221分布在所述负载孔22的顶部位置;所述通槽221与所述绳索21对应配合;通槽221的作用在于防止不同绳索21产生滑动相互干扰,显著提升了负载稳定性。所述负载孔22底部设置有约束孔222;每个所述通槽221对应一对所述约束孔222;如图4所示,所述绳索21的两端通过第一夹持件7连接于所述通槽221的中部位置;所述绳索21的两端各自通过第二夹持件8固定设置在所述约束孔222内;利用两处连接固定,提升绳索自身两端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的所述绳索21两股呈麻花状拧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绳索21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同时减少自身空间占用,降低对其它部件的干涉风险。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所述固定件(1)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所述固定件(1)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固定件(1)的底部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穿设有承重棒(12);所述承重棒(12)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120);所述承重棒(12)远离所述锥面(120)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121);所述锥面(120)与所述螺母(121)分别贴合夹持设置在所述套筒(11)的两端;所述活动件(2)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21);所述绳索(21)对应套设在所述承重棒(12)的外围;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和活动件(2);所述固定件(1)升降设置在试车台内;所述固定件(1)上端配合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固定件(1)的底部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穿设有承重棒(12);所述承重棒(12)其中一端表面为外扩的锥面(120);所述承重棒(12)远离所述锥面(120)的一端配合设置有螺母(121);所述锥面(120)与所述螺母(121)分别贴合夹持设置在所述套筒(11)的两端;所述活动件(2)的上端连接设置有绳索(21);所述绳索(21)对应套设在所述承重棒(12)的外围;所述活动件(2)的下端对应钩住被测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棒(12)的中段位置设置有环槽(122);所述绳索(21)的套设部位与所述环槽(122)对应;所述环槽(122)沿所述承重棒(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多组所述绳索(21)与所述环槽(122)分别对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起重葫芦液压试车台的快拆式挂钩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刚石维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御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