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61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反射体、座架、索、索动力装置、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下层减震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发生地震的时候状态稳定且不影响天线精准运行,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则能有效发挥隔震减震的作用,同时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易于安装与更换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技能力的长足发展,射电天文学已步入了高灵敏度的大样本时代,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对太空越来越深入和迫切的探索欲求,也进一步带动了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的建设需求,尤其是五十米左右甚至百米以上口径的大型全可动反射面式望远镜天线。通常情况下,这种大型天线的主体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座架部分和反射器部分。其中,反射器部分作为天线的功能部分。反射器承载着巨大面积的反射面用以接收汇集宇宙深空的电磁波信号,不仅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形式,也会配置若干贵重而精密的设备,是天线的主要矛盾。而座架则属于结构形式比较简单的钢结构支撑从属部分,其作用在于支撑并带动反射器部分进行俯仰和方位运动。几十年来,人类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大型望远镜天线但是其形式基本雷同罕有创新。比如上海建成的65米天马望远镜,佳木斯建成的66米深空探测天线,天津建成的70口径天线,以及云南正在建设中的120米天线等等。这种传统大型天线结构的特点是高度很高,重量和体积巨大。反射器部分仅通过两处的俯仰轴座位置与座架连接。这种形式几乎没有从结构设计的角度考虑地震对天线结构破坏,也没有主动采取减震的措施。另外,大型望远镜天线的建设选址一般主要追求远离现代人类生活的纯净的电磁环境,以及若干大型天线之间的组网观测的大跨距的需求,而非主要考虑地震的影响。故而除了一些已建成的大型天线,未建成的一些设备也可能建设在地震带上,这就存在着地震破环隐患。如果一旦发生地震,具有巨大高度、重量和体积的大型天线将直接承受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和震动,极易发生变形、破坏和倾塌,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国内应对地震灾难破坏的隔震减震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越来广泛的推广应用到了很多高层建筑及大型设备中。其中应用较多的是隔震橡胶支座。该类型支座主要包含钢板与橡胶相互紧密结合的夹层结构,不仅具有很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又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和耐反复荷载疲劳的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针对上层结构和地基之间增加柔性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基柔性连接的作用。地震来临时,其产生的能量在向上部结构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被柔性隔震层所吸收,仅有少部分传递到了上部结构。据了解,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抵消掉达80%左右的地震破坏能量,从而有效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破坏作用,提高了上部结构的安全性。因此,结合大型天线结构以及橡胶隔震支座各自的特点,需要研发一种具有主动隔震减震功能的大型天线的主体结构。新的结构形式具有在不发生地震的时候状态稳定且不影响天线精准运行,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则能有效的起到隔震减震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该天线的主体结构在不发生地震的时候状态稳定且不影响天线精准运行,而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则能有效发挥隔震减震的作用,同时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易于安装与更换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包括反射体、承载反射体的座架和方位转动结构,还包括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所述方位转动结构包括包括地基和滚轮架,在地基上设有环形钢轨;所述滚轮架的底部设有在环形钢轨上运动的滚轮,所述滚轮带动滚轮架在环形钢轨做圆周运动;所述上层减震结构位于反射体和座架之间,中层减震结构位于滚轮架和座架之间,地基减震结构位于地基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方位转动结构还包括与滚轮一一对应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滚轮的转动轴和滚轮架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钢阻尼器、软钢剪切阻尼器或液压粘滞阻尼器。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分别为摩擦摆减震结构、橡胶隔震结构或者摩擦摆减震结构和橡胶隔震结构的任意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摆减震结构为单摆结构或复摆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摆减震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座板、减震摆和下座板;所述上座板的底面和减震摆的底面均为光滑凸面,所述减震摆的顶面和下座板的顶面均为光滑凹面,且光滑凹面和光滑凸面分别一一对应;所述下座板的顶部还设有隔震挡块,所述隔震挡块和下座板之间通过与两者垂直的剪力销栓固定;所述减震摆位于隔震挡块形成的区域内,且减震摆和隔震挡块紧贴;所述下座板顶部的边沿设有用于约束上座板的水平运动的限位壁。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隔震结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相互平行,且两者的之间设有与其垂直的铅芯柱,铅芯柱的外壁上套有橡胶钢板间隔层;所述橡胶钢板间隔层为顺次叠加的橡胶层和钢板层,且铅芯柱垂直于橡胶层和钢板层;所述上板通过铅芯柱和橡胶钢板间隔层同时支撑;所述下板的边缘还设有竖直的限位座,限位座与橡胶钢板间隔层之间具有空间余量。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反射器和座架之间与座架和地基之间分别设置了特定的减震隔震结构,对天线结构尤其是反射器部分起到了很好的隔震减震作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侧向限位座对橡胶钢板间隔层进行限位,使其具有最大的侧向变形,能够避免中心过多偏离支座而造成的倾覆。3、本专利技术结构形式简单可靠,便于安装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橡胶隔震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摩擦摆减震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大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稳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索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俯仰精度控制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俯仰限位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架,1.1、滚轮,1.2、轴座,2、反射体,3、索,3.1索动力装置,3.2、索受力结构,3.1.1、电机减速器的组合,3.1.2、卷扬筒,3.1.4、拉力传感器、3.1.5、终端,4、地基,4.1、环形钢轨,5、稳索结构,5.1、滑轮,5.2、拉力传感器,5.3、终端,5.4、弹性部件,6、俯仰精度控制结构,6.1、啮合齿轮,6.2、小扇齿轮,6.3、环状码盘,7、俯仰限位结构,7.1、主体钢架,7.2、缓冲平台,7.3、缓冲单元,7.4、锁定机构,8、铅芯,9、橡胶钢板间隔层,10、上板,11、包裹层,12、限位座,13、下板,8.1、上座板,8.2、下座板,8.3、减震摆,8.4,减震滑板,8.5、隔震挡块,8.6,剪力销栓,8.7、限位壁,14、上层减震结构,15、中层减震结构,16、下层减震结构,17、滚轮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阐明。当然,描述下列具体实施方式只为示例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的内容,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包括反射体、承载反射体的座架和方位转动结构,还包括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所述方位转动结构包括包括地基和滚轮架,在地基上设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包括反射体、承载反射体的座架和方位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所述方位转动结构包括包括地基和滚轮架,在地基上设有环形钢轨;所述滚轮架的底部设有在环形钢轨上运动的滚轮,所述滚轮带动滚轮架在环形钢轨做圆周运动;所述上层减震结构位于反射体和座架之间,中层减震结构位于滚轮架和座架之间,地基减震结构位于地基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包括反射体、承载反射体的座架和方位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所述方位转动结构包括包括地基和滚轮架,在地基上设有环形钢轨;所述滚轮架的底部设有在环形钢轨上运动的滚轮,所述滚轮带动滚轮架在环形钢轨做圆周运动;所述上层减震结构位于反射体和座架之间,中层减震结构位于滚轮架和座架之间,地基减震结构位于地基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转动结构还包括与滚轮一一对应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滚轮的转动轴和滚轮架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钢阻尼器、软钢剪切阻尼器或液压粘滞阻尼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隔震减震结构的大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减震结构、中层减震结构和地基减震结构分别为摩擦摆减震结构、橡胶隔震结构或者摩擦摆减震结构和橡胶隔震结构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江涛伍洋牛传峰李东升郑万章付强陈隆杨晋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