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55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所述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包括崔盘上料组件和电池扣上料组件,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崔盘流水线、设置在所述崔盘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上的崔盘缓存装置,所述崔盘缓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两侧的侧壁、自两侧侧壁向内凸伸用以支撑崔盘的多组支撑部、用以驱动所述侧壁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通过设置缓存装置,从而可以保证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出料均匀,不易产生崔盘积压,也不易造成崔盘断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扣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扣上料装置,经常由于电池扣出料不均匀从而导致用以放置电池扣的崔盘积压太多,进而造成上料失败。另外,现有的电池扣上料装置为单个上料,上料效率较低。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电池扣上料装置崔盘上料不均匀导致崔盘积压或者存盘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所述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包括崔盘上料组件和电池扣上料组件,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崔盘流水线、设置在所述崔盘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上的崔盘缓存装置,所述崔盘缓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两侧的侧壁、自两侧侧壁向内凸伸用以支撑崔盘的多组支撑部、用以驱动所述侧壁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送带间隔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具有崔盘入口端和崔盘出口端,所述崔盘出口端和所述崔盘缓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阻挡装置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挡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用以检测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位置的第一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出口端和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之间设有第二阻挡装置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阻挡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用以检测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位置的第二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崔盘入口端和所述崔盘缓存装置之间的崔盘的第三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崔盘出口端的第二崔盘流水线,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垂直于第一崔盘流水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相邻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设置的用以提高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上崔盘的举升装置及用以控制所述举升装置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扣上料组件包括电池扣流水线和用以将电池扣从电池扣流水线放置到崔盘上的吸料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通过设置缓存装置,从而可以保证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出料均匀,不易产生崔盘积压,也不易造成崔盘断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的电池扣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区域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100包括崔盘上料组件1和电池扣上料组件2。所述崔盘上料组件1包括第一崔盘流水线11、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11上的传送带12、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11上的崔盘缓存装置13、第一阻挡装置14、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用以检测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位置的第一传感器、第二阻挡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装置、用以检测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位置的第二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崔盘入口端111和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之间的崔盘的第三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11连接的第二崔盘流水线15、相邻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15设置的用以提高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15上崔盘的举升装置16、用以控制所述举升装置16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17。本实施例的崔盘上设有5*5的电池扣孔,以放置电池扣。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11具有崔盘入口端111和崔盘出口端112,所述崔盘从崔盘入口端111,经过崔盘缓存装置13,从崔盘出口端112流出。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2两侧的侧壁131、自两侧侧壁131向内凸伸用以支撑崔盘的多组支撑部132、用以驱动所述侧壁131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33。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3控制所述侧壁131上升时,所述支撑部132带动崔盘向上运动,实现缓存崔盘的效果。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33控制所述侧壁131下降,所述崔盘与所述传送带12接触时,所述崔盘被所述传送带12带动而移动,从而脱离所述崔盘缓冲装置。所述传送带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送带12间隔设置,且以相同速度移动。每一组所述支撑部13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传送带12相互远离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崔盘的宽度,从而使得崔盘的两侧可以搭接在所述支撑部132上。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在所述崔盘出口端112和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带12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上升后,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高于所述传送带12,以阻挡崔盘。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下降后,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低于所述传送带12,所述崔盘可以在流水线上正常移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设置在所述崔盘出口端112和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之间,所述第二阻挡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带12之间。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上升后,所述第二阻挡装置高于所述传送带12,以阻挡崔盘。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下降后,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低于所述传送带12,所述崔盘可以在流水线上正常移动。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和崔盘入口端111之间是否有崔盘,若是没有崔盘,则控制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缓存装置缓存的崔盘朝向所述崔盘出口端112移动;若是检测两者之间没有崔盘,则再分析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若是检测所述第一阻挡装置14和第二阻挡装置处均没有崔盘,则控制所述存盘缓存装置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缓存装置缓存的崔盘朝向所述崔盘出口端112移动。若是检测得到三个位置均有崔盘,则在传送带12上的存盘流到所述缓存装置两个侧壁131之间时,控制所述崔盘缓存装置13向上移动,以将该崔盘缓存。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15连接所述崔盘出口端112,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15垂直于第一崔盘流水线11。崔盘从所述崔盘出口端112流入第二崔盘流水线15,然后举升装置16抵持所述第二崔盘流水线15上崔盘,所述第四驱动装置17控制所述举升装置16提高,以使得崔盘脱离第二崔盘流水线15,以便于给崔盘上料。所述电池扣上料组件2包括电池扣流水线21、用以将电池扣从电池扣流水线21放置到崔盘上的吸料装置22、用以驱动所述吸料装置22水平移动和/或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23。所述电池扣流水线21可供两列电池扣同时流过。所述吸料装置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料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包括崔盘上料组件和电池扣上料组件,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崔盘流水线、设置在所述崔盘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上的崔盘缓存装置,所述崔盘缓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两侧的侧壁、自两侧侧壁向内凸伸用以支撑崔盘的多组支撑部、用以驱动所述侧壁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包括崔盘上料组件和电池扣上料组件,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第一崔盘流水线、设置在所述崔盘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上的崔盘缓存装置,所述崔盘缓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两侧的侧壁、自两侧侧壁向内凸伸用以支撑崔盘的多组支撑部、用以驱动所述侧壁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送带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崔盘流水线具有崔盘入口端和崔盘出口端,所述崔盘出口端和所述崔盘缓存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阻挡装置和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阻挡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崔盘上料组件包括用以检测所述第一阻挡装置位置的第一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扣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崔盘出口端和所述第一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吁林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振赛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