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42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区域;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源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提供电源信号,且所述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降低了功耗,增加了亮度均一性,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显示面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始终是消费者和面板生产厂商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现有的显示面板随着尺寸的不断增大,存在功耗增加、亮度均一性变差的情况愈发严重的问题,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降低功耗,增加亮度均一性,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两个显示区域;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分别与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对应,电源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显示区域提供电源信号,且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的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了对显示面板的电源信号的分区控制。与现有的显示面板相比,一方面,一条电源信号线对应的显示面积减小,像素数量减少,电源信号线上的驱动电流减小,IR-Drop降低,从而有利于在降低功耗的基础上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另一方面,根据至少两个显示区域的亮度需求,可以设置对应的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又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可选地,至少两个显示区域的平均预设亮度不同,显示区域的亮度与平均预设亮度关联,以根据显示区域的平均预设亮度设定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以保证设定的电压值与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和/或,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对应的电源信号线的损耗不同,显示区域的亮度与电源信号线的损耗关联,以根据显示区域对应的电源信号线的损耗,设定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以保证设定的电压值与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可选地,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像素电路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其中,电源信号线与像素电路连接,或者电源信号线与发光器件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限定电源信号线的具体类型,只要是为显示面板中提供电源信号的信号线均可进行分区控制,使得每条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可选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像素电路连接,发光器件的第二极与对应的电源信号线连接,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对与发光器件连接的电源信号线进行分区控制。优选地,位于同一显示区域的发光器件的第二极共用一个电极块,电极块与对应的电源信号线连接,这样设置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降低发光器件共用的电极块的电阻。优选地,电源信号线与对应的电极块的边缘搭接,不需其它复杂的搭接设计,搭接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并便于电源信号的传输。优选地,第一极为阳极,第二极为阴极,电源信号线提供负压,即电极块的电压为负压,将提供负压的电源信号线进行分区控制。或者,第一极为阴极,第二极为阳极,电源信号线提供正压,即电极块的电压为正压,将提供正压的电源信号线进行分区控制。可选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极,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像素电路连接,电源信号线与像素电路连接,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对与像素电路连接的电源信号线进行分区控制。优选地,同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电源信号线呈网状连接,与单根的电源信号线相比,将电源信号线设置为网状有利于降低线上电阻,减少损耗。另外,与块状的电极相比,网状的电源信号线设置方式灵活,可以设置在阵列膜层中。优选地,第一极为阳极,电源信号线提供正压,即网状连接的电源信号线为正压。或者,第一极为阴极,电源信号线提供负压,即网状连接的电源信号线为负压。可选地,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呈阵列排布,这样使得每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较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减小,使得IR-Drop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优选地,显示区域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菱形、椭圆形或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显示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选地,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区域,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区域位于显示面板的中部,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区域包围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区域;可选地,第二显示区域的形状和第一显示区域的形状均包括矩形、圆形、菱形、椭圆形或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显示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选地,弯折轴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折叠显示,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分别位于弯折轴的两侧,可实现位于弯折轴两侧的显示区域分别控制,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具备相应的有益效果。驱动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两个显示区域的亮度,确定对应的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接收电压值,驱动显示区域显示画面。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并具备相应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分别与至少两个显示区域对应,电源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显示区域提供电源信号,且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的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实现了对显示面板的电源信号的分区控制。与现有的显示面板相比,一方面,一条电源信号线对应的显示面积减小,像素数量减少,电源信号线上的驱动电流减小,IR-Drop降低,从而有利于在降低功耗的基础上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另一方面,根据至少两个显示区域的亮度需求,可以设置对应的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又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随着显示面板的尺寸的增大,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功耗增加、亮度均一性变差的问题,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经专利技术人长期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通常情况下,显示面板中的不同显示区域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个显示区域;/n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源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提供电源信号,且所述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显示区域;
至少两条电源信号线,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电源信号线用于向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提供电源信号,且所述电源信号线的电压值与对应的所述显示区域的亮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区域的平均预设亮度不同,所述显示区域的亮度与所述平均预设亮度关联;
和/或,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电源信号线的损耗不同,所述显示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电源信号线的损耗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像素电路向所述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器件发光;
其中,所述电源信号线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或者所述电源信号线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与所述像素电路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与对应的所述电源信号线连接;
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显示区域的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共用一个电极块,所述电极块与对应的所述电源信号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信号线与对应的所述电极块的边缘搭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极为阳极,所述第二极为阴极,所述电源信号线提供负压;或者,所述第一极为阴极,所述第二极为阳极,所述电源信号线提供正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志施文峰朱超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