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8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成的触控电极阵列和多条触控信号线,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沿非显示区和显示区之间的第一边界排列,并且每个扇出走线区内均包括有多条触控引线;扇出走线区均包括扇形区和直线区,扇形区位于第一边界和直线区之间;每条触控引线均包括位于扇形区的第一子引线和位于直线区的第二子引线;位于不同的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位于同一个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本申请能够减小触控引线构成的扇形区占据的边框宽度,实现边框的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不断涌现,成为时下显示行业的主流产品,并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之间中,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显示器的要求也在日带提升,如超高分辨率显示、触控显示以及全面屏显示等,成为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目前,实现触控功能的方案包括自容触控和互容触控两种。一般情况下,自容触控方案中通道走线的总数目为互容触控方案中的7倍左右。所以传统的自容触控方案会明显增加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无法适应目前的窄边框设计理念。因此,提供一种应用自容触控方案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对通道走线进行设计以减小通道走线在非显示区占据的空间,窄化边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解决了窄化边框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成的触控电极阵列和多条触控信号线,一个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电连接;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沿非显示区和显示区之间的第一边界排列,并且每个扇出走线区内均包括有多条触控引线,触控引线与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每个扇出走线区均包括扇形区和直线区,扇形区位于第一边界和直线区之间;每条触控引线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引线和第二子引线,第一子引线位于扇形区,第二子引线位于直线区;其中,位于不同的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位于同一个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进一步的,触控电极阵列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行和多个触控电极列,其中,每个触控电极行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触控电极列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显示区的中心轴与第一边界垂直;多条触控信号线中的至少部分为跳转触控信号线,跳转触控信号线的形状为折线,跳转触控信号线包括起点和终点,起点与一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终点与第一边界相交;其中,起点距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终点距中心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进一步的,多个触控电极列包括两个位于触控电极阵列的边缘的边缘触控电极列;与至少一个边缘触控电极列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为跳转触控信号线。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区的靠近扇出走线区一侧的拐角为弧形拐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触控电极列还包括非边缘触控电极列,非边缘触控电极列位于两个边缘触控电极列之间;与非边缘触控电极列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为跳转触控信号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起点电连接的触控电极和与终点相邻的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触控电极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跳转触控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线段,第一线段与中心轴不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段与第一边界平行,第三距离与第一线段距第一边界的距离呈正相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控电极阵列包括依次排列的第1触控电极列、第2触控电极列、第3触控电极列至第N触控电极列,N为正整数,其中,第1触控电极列与中心轴平行,并且与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第2至第N触控电极列中任一触控电极列与中心轴的距离;与第n触控电极列的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均为跳转触控信号线,与第n+1触控电极列的多个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均为跳转触控信号线,且跳转触控信号线的终点与第n+2触控电极列相邻,n为奇数,且n<N。进一步的,多个触控电极行中的第一个触控电极行和第二个触控电极行相邻,且第一个触控电极行与第一边界相邻,其中,与第n触控电极列的多个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的跳转触控信号线中的第一线段与第二个触控电极行交叠;与第n+1触控电极列的多个触控电极分别电连接的跳转触控信号线中的第一线段与第一个触控电极行交叠。可选的,跳转触控信号线还包括与中心轴平行的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第一线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线段的一端和第三线段的一端,第二线段的另一端为起点,第三线段的另一端为终点;或者,跳转触控信号线还包括与中心轴平行的第四线段,第一线段的一端为起点,第一线段的另一端与第四线段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线段的另一端为终点。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层和位于衬底层之上的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层和第二金属走线层;多条触控信号线中至少部分包括降阻线段,降阻线段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分别位于第一金属走线层和第二金属走线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衬底层之上依次排列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显示层、封装层和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阵列位于触控电极层,金属走线层位于触控电极层远离封装层的一侧。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扇出走线区外侧设置有与触控引线相邻的屏蔽信号线。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显示区还包括弯折区,弯折区的弯折轴与第一边界平行,第二子引线在垂直于第一边界的方向上贯穿弯折区。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将触控引线划分在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内走线,能够减少每个扇形区内排列的触控引线的数目,在每个扇出走线区内触控引线均密集排布,保证任意相邻的两条触控引线都相互绝缘,且满足最小工艺间距保证一个扇出走线区内所有的触控引线中间的总空间最小时,能够减小扇形区占据的宽度,有利于实现边框的窄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6为图2中区域77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6中切线333位置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6中切线333位置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弯折区为弯折状态时的简化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简化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成的触控电极阵列和多条触控信号线,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n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沿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一边界排列,并且每个所述扇出走线区内均包括有多条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n每个所述扇出走线区均包括扇形区和直线区,所述扇形区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直线区之间;/n每条所述触控引线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引线和第二子引线,所述第一子引线位于所述扇形区,所述第二子引线位于所述直线区;其中,/n位于不同的所述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位于同一个所述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成的触控电极阵列和多条触控信号线,一个所述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所述至少两个扇出走线区沿所述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第一边界排列,并且每个所述扇出走线区内均包括有多条触控引线,所述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每个所述扇出走线区均包括扇形区和直线区,所述扇形区位于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直线区之间;
每条所述触控引线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子引线和第二子引线,所述第一子引线位于所述扇形区,所述第二子引线位于所述直线区;其中,
位于不同的所述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位于同一个所述直线区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引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阵列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行和多个触控电极列,其中,每个所述触控电极行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列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所述显示区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边界垂直;
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中的至少部分为跳转触控信号线,所述跳转触控信号线的形状为折线,所述跳转触控信号线包括起点和终点,所述起点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终点与所述第一边界相交;其中,
所述起点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终点距所述中心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四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列包括两个位于所述触控电极阵列的边缘的边缘触控电极阵列;
与至少一个所述边缘触控电极列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为所述跳转触控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的靠近所述扇出走线区一侧的拐角为弧形拐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列还包括非边缘触控电极列,所述非边缘触控电极列位于所述两个边缘触控电极列之间;
与所述非边缘触控电极列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触控信号线为所述跳转触控信号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起点电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和与所述终点相邻的所述触控电极位于不同的所述触控电极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跳转触控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中心轴不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一边界平行,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线段距所述第一边界的距离呈正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维张君勇迟世鹏欧阳祥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