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81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盘、卡爪和驱动卡盘,其中支撑盘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组成,支撑盘的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内部进行内撑固定的环形台阶;卡爪与扇形支撑盘一一对应地连接;驱动卡盘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驱动卡爪带动扇形支撑盘向着靠近或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扇形支撑盘的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台阶,将环形台阶的外侧面内撑在阀座内壁上,能够以更大的接触面从阀座内部对阀座进行内撑固定,基本可以避免三点变形情况的出现,进而避免返工,从而可以提高阀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球阀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球阀是一种常见的启闭件,通常包括阀体、阀球、阀杆和驱动装置,其中阀体具有阀腔,与阀腔连通设有流体出入口,阀球可转动地设置在阀腔内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进而驱动阀球在阀体内部转动,开启和关闭流体出入口。而球阀的密封,是通过安装在阀体一侧的阀座与阀球之间的贴合接触实现的,即阀座具有阀座密封面,阀球具有阀球密封面,当需要关闭流体入口时,阀球在阀杆的驱动下转动,直至阀球密封面抵压在阀座密封面上,实现精确密封。在实际加工中,阀球密封面和阀座密封面是分别单独加工完成的,当对阀座密封面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将阀座固定到机床上,再对其密封面进行打磨。传统中是使用三爪直接撑在阀座的内壁上实现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三爪通过三个接触点与阀座内壁接触,阀座内壁的受力不均匀,加工完成的阀座有时会出现轻微的三点变形,这使得打磨完成的阀座密封面不能与阀球密封面精确配合,需要返工再次加工,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三爪对阀座进行固定,有时会出现三点变形,导致阀座需要返工,因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本不会出现三点变形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盘,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组成,所述支撑盘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内部进行内撑固定的环形台阶;卡爪,至少为两个,与所述扇形支撑盘一一对应匹配,一端与所述扇形支撑盘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结构;驱动卡盘,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匹配啮合的第二螺旋结构;所述驱动卡盘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向着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所述驱动卡盘在外力的作用下绕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向着靠近圆心的方向内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盘由3个、4个或5个所述扇形支撑盘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形台阶在所述支撑盘外侧面上设有1-5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卡盘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设有所述第二螺旋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卡盘的内侧面设有啮合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盘的内侧面形成阶梯状,与所述支撑盘内侧面连接的所述卡爪的一端也形成阶梯状,两者匹配对接后焊接固定在一起。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包括支撑盘、卡爪和驱动卡盘,其中支撑盘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组成,支撑盘的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内部进行内撑固定的环形台阶;卡爪与扇形支撑盘一一对应地连接;驱动卡盘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驱动卡爪带动扇形支撑盘向着靠近或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当驱动卡盘在外力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卡爪带动扇形支撑盘向着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此时环形台阶面挤压在阀座的内侧面上,将阀座内撑固定;当驱动卡盘在外力作用下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卡爪带动扇形支撑盘向着靠近圆心的方向内缩,此时环形台阶面与阀座的内侧面解除接触,可以将阀座取下。本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使用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且扇形支撑盘的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台阶,将环形台阶的外侧面内撑在阀座内壁上,能够以更大的接触面从阀座内部对阀座进行内撑固定,基本可以避免三点变形情况的出现,进而避免返工,从而可以提高阀座加工效率。2.本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支撑盘由3个、4个或5个扇形支撑盘组成,在对阀座内壁进行内撑时,内撑力分布更加均匀;环形台阶在支撑盘外侧面上设有1-5圈,可以对不同规格的阀座进行内撑固定。3.本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驱动卡盘的内侧面上设有啮合齿,外力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驱动驱动卡盘转动,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螺旋结构,能够与设置在卡爪一端的第一螺旋结构匹配啮合,带动卡爪向着远离或靠近支撑盘圆心的方向运动。4.本技术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支撑盘的内侧面形成阶梯状,与支撑盘内侧面连接的卡爪的一端也形成阶梯状,两者匹配后焊接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方式缩短了长度,增大了接触面,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图1是本技术一种阀球固定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A-A向视图。图3是图1中B向视图。附图标记:1、支撑盘;11、扇形支撑盘;12、环形台阶;2、阀座;21、阀座密封面;3、卡爪;31、第一螺旋结构;4、驱动卡盘;41、第二螺旋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盘1,支撑盘1由3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11组成,支撑盘1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内侧面与卡爪3固定连接,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2内部进行内撑支撑的环形台阶12。环形台阶12具有适于与阀座2的内壁进行贴合接触的外壁面。卡爪3的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与扇形支撑盘11一一对应匹配,卡爪3的一端与扇形支撑盘1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结构31。还包括驱动卡盘4,如图1所示,其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具有能够与第一螺旋结构31匹配啮合的第二螺旋结构41。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卡爪3带动扇形支撑盘11向着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卡爪3带动扇形支撑盘11向着靠近圆心的方向内缩。也即,需要固定阀座2时,驱动卡盘4绕第一方向运动,扇形支撑盘11外撑,环形台阶12抵压在阀座2的内壁上,从而将阀座2内撑固定在支撑盘1上;需要对阀座2解除固定时,驱动卡盘4绕第二方向运动,扇形支撑盘11内缩,环形台阶12与阀座2的内壁脱离,从而能够将阀座2从支撑盘1上取下。本实施例的阀座加工固定装置,使用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11,且扇形支撑盘11的外侧面上设有环形台阶12,使用环形台阶12内撑在阀座2内壁上,能够以更大的接触面从阀座2内部对阀座2进行内撑固定,减少三点变形情况的出现,避免返工,从而可以提高阀座的加工效率。根据具体情况,支撑盘1还可以是由2个、4个或5个扇形支撑盘11组成。环形台阶12在支撑盘1的外侧面上设有4圈,作为变形方案,环形台阶2可以在支撑盘1的外侧面上设置1-5圈,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孔径大小阀座2的内撑固定需要。驱动卡盘4的内侧面上设有啮合齿,外力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驱动驱动卡盘4转动,外侧面上设有第二螺旋结构41,能够与设置在卡爪3一端的第一螺旋结构31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盘(1),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11)组成,所述支撑盘(1)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2)内部进行内撑固定的环形台阶(12);/n卡爪(3),至少为两个,与所述扇形支撑盘(11)一一对应匹配,一端与所述扇形支撑盘(1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结构(31);/n驱动卡盘(4),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31)匹配啮合的第二螺旋结构(41);/n所述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3)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11)向着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n所述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3)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11)向着靠近圆心的方向内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座加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盘(1),由至少两个共圆心且相互独立的扇形支撑盘(11)组成,所述支撑盘(1)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设有适于插入到阀座(2)内部进行内撑固定的环形台阶(12);
卡爪(3),至少为两个,与所述扇形支撑盘(11)一一对应匹配,一端与所述扇形支撑盘(1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螺旋结构(31);
驱动卡盘(4),能够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螺旋结构(31)匹配啮合的第二螺旋结构(41);
所述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3)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11)向着远离圆心的方向扩展;
所述驱动卡盘(4)在外力的作用下绕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驱动所述卡爪(3)带动所述扇形支撑盘(11)向着靠近圆心的方向内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泽朱志刚吴平叶友海黄亚光陈浩李增有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阿伐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