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亚东专利>正文

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75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5
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属于眼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眼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复合为中央矫正区,前镜面周边区为多个独立微透镜组成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复合差量正加值,前后镜面周边区双量正加值复合为+1.00D至+7.00D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前后镜面周边区设置全环形等量正加值,或者设置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正加值,设置5个正加值梯度区段、5个总正加值次级。这种眼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和周边区及渐变区为折射镜片,前后镜面周边区对应设置全环形、正圆形鼻侧周边区和正圆形颞侧周边区,总正加值量的50%分别设置到前后镜面周边区、鼻侧周边区大于颞侧周边区正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
本专利技术属于眼镜
,具体地说,提供一种正加值面积广阔、正加值度数高、成型工艺简单的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
技术介绍
现今医学公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眼的眼球增长依赖着视网膜周边离焦调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眼球增长,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可以控制近视眼球增长。视觉CRV有限公司,专利名称:用于近视校正的镜片,中国专利号:2006800441239,该专利公开中央区为正圆形折射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卡尔蔡司视觉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专利名称:眼科镜片元件,中国专利号:2008801159183,该专利公开中央区为椭圆形折射型周边离焦眼镜片,该专利产品商品名为蔡司成长乐折射型周边离焦眼镜片采用数控车房车削加工,具有高度精密、屈光力可以达到0.01度。折射型眼镜片必须设置渐变区,将中央区与治疗区之间屈光力逐渐趋于平滑过渡,大于+2.00D正加值将产生较大像散。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首创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专利名称:眼镜片,中国专利号:2013106281748,该专利商品名为新乐学眼镜片。赵佩韬的专利名称:基于周边微透镜的视力控制镜片及眼镜,专利号:2018109459444。华柏恩视觉研究中心的专利名称:用于近视控制的装置、系统和/或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800806128,该专利公开周边治疗区由多个独立圆形微透镜组成。依视路国际公司申请7项微透镜离焦眼镜片专利,其中: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45713;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91213;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45681;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45728;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51767;专利名称:镜片元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091213;专利名称:镜片原件;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80028368X。依视路公开专利商品名为星趣控眼镜片。上海伟星光学申请8项相关微透镜离焦眼镜片专利,其中专利名称:一种新优学多焦点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中国专利号:2019107101792;专利名称:一种新优学PRO多焦点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中国专利号:2019107101557;专利名称:一种GovernMyo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中国专利号:2019107092793;专利名称:一种双面复合新优学聚氨酯镜片的制造方法,中国专利号:2019107102189;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离焦多焦点聚氨酯镜片,中国专利号:2019212370027;专利名称:一种双面复合镜片,中国专利号:2019212394727;专利名称:一种加强多焦点聚氨酯镜片,中国专利号:2019212396737;专利名称:一种多焦点镜片,中国专利号:2019212397161,上述专利公开微透镜为直径0.01mm至2.0mm、高度0.005μm至5μm。上海伟星光学专利商品名为新优学星新优学。温州医科大学的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微结构的柔性的屈光薄膜贴片,中国专利号:201910030136X;另一项专利名称:一种表面具有环带柱面微结构的眼镜片,中国专利号:2020100006662,该两项专利公开眼镜片一侧为贴附面、另一侧屈光面周边治疗区由多个独立环带柱面微透镜组成。明月镜片的专利名称:一种减缓近视加深的镜片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790150,专利名称:一种减缓近视加深的镜片,中国专利号:2020213870085,该专利公开光学塑料膜微透镜眼镜片。深圳市浓华生物电子科技公司的专利名称:一种功能型夹片,中国专利号:2020214789080,该专利公开周边功能为微型透镜的眼镜夹片。微透镜周边离焦眼镜片具有较大凸透镜屈光力,但是微透镜无法实现个体化差异性定制,尤其是精确0.01度。现有折射型和微透镜型周边离焦眼镜片,正加值是在一个镜面成型。史密斯在其最新研究论文中,批判性指出自己原来将治疗区设计在镜片周边360°区域,存在设计缺陷,并提出诱导眼球增长的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是局部、区域选择性机制Local,RegionallySelectiveMechanisms。颞侧视网膜主导眼球生长,鼻颞侧周边离焦呈现不对称性,环形矫正不能消除周边屈光参差,还产生新的周边屈光参差hyperopicanisometropi,参阅文献:SmithEL:OptomVisSci,2013,90:1176-1186;SmithEL:InvestOphthalmolVisSci,2010,51:3864-3873;SmithEL:InvestOphthalmol,VisSci,2009,Nov;50(11):5057-5069。史密斯在WO2012/012826A1、WO2013/134825A1中阐述对-2.27D±0.83D、1155例近视眼视网膜周边屈光检测,40°颞侧大于鼻侧周边屈光+0.83D。本申请人对1809例近视眼周边屈光检测发现:近视眼度数越大,颞侧视网膜周边40°远视性离焦也越大、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参差值也越大,个别最大屈光参差值大于+1.25D。无论折射型还是微透镜型周边离焦眼镜片,周边治疗区用等量正加值,并不能矫正鼻颞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屈光屈光参差,矫正鼻颞侧视网膜周边屈光参差对于防控近视眼更具有科学意义。周边离焦眼镜片有待开发新面型创新设计,近视眼周边离焦眼镜片仍是眼镜领域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以下称为这种眼镜片。这种眼镜片前镜面中央区为平光镜片、后镜面中央区为0.00D至-10.00D折射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复合为中央矫正区。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多个独立微透镜组成的+0.50D至+4.00D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复合+0.50D至+3.00D差量正加值折射镜片,前后镜面周边区双量正加值复合为+1.00D至+7.00D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差量正加值或者总正加值的个体化屈光力梯度差为±0.05D至±0.25D,前后镜面周边区设置全环形等量正加值,或者设置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正加值,至少设置5个正加值梯度区段、5个总正加值次级,其中:基量正加值+差量正加值=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基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95%至5%;差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5%至95%;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差量正加值;鼻侧周边区大于颞侧周边区正加值+0.50D至+2.00D。这种眼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为正圆形、椭圆形,或者为垂直径线开窗式,沿光学中心水平径线长度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中央区为平光镜片、后镜面中央区为0.00D至-10.00D折射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复合为中央矫正区,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多个独立微透镜组成的+0.50D至+4.00D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复合+0.50D至+3.00D差量正加值折射镜片,前后镜面周边区双量正加值复合为+1.00D至+7.00D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差量正加值或者总正加值的个体化屈光力梯度差为±0.05D至±0.25D,前后镜面周边区设置全环形等量正加值,或者设置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正加值,至少设置5个正加值梯度区段、5个总正加值次级,其中:/n基量正加值+差量正加值=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n基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95%至5%;/n差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5%至95%;/n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基量正加值;/n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差量正加值;/n鼻侧周边区大于颞侧周边区正加值+0.50D至+2.00D。/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中央区为平光镜片、后镜面中央区为0.00D至-10.00D折射镜片,前后镜面中央区复合为中央矫正区,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多个独立微透镜组成的+0.50D至+4.00D基量正加值,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为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复合+0.50D至+3.00D差量正加值折射镜片,前后镜面周边区双量正加值复合为+1.00D至+7.00D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差量正加值或者总正加值的个体化屈光力梯度差为±0.05D至±0.25D,前后镜面周边区设置全环形等量正加值,或者设置鼻侧周边区>颞侧周边区正加值,至少设置5个正加值梯度区段、5个总正加值次级,其中:
基量正加值+差量正加值=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
基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95%至5%;
差量正加值为个体化周边治疗区总正加值的5%至95%;
前镜面周边区屈光力=基量正加值;
后镜面周边区屈光力=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差量正加值;
鼻侧周边区大于颞侧周边区正加值+0.50D至+2.0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镜面中央区为正圆形、椭圆形,或者为垂直径线开窗式,沿光学中心水平径线长度7mm至14mm、垂直径线与眼镜片直径等长,根据主观验光度数定制中央矫正区凹透镜屈光力,开窗式中央区的下侧区域设置为复合基底向鼻侧、棱镜度数0.5Δ至6.0Δ三棱镜片,或者设置基底朝向下侧、棱镜度数0.25Δ至1.50Δ三棱镜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周边区设置的全环形是指微透镜阵列于周边区域360°圆周方位角之内,前镜面周边区设置的半环形是指微透镜阵列在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各占据180°圆周方位角之内,前镜面周边区设置的扇环形是指微透镜阵列在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内侧弧形<180°圆周方位角、外侧弧形≤180°圆周方位角,或者微透镜阵列于前镜面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设置为正圆形、竖椭圆形、横椭圆形、弧顶形,或者阵列形成不规则形,后镜面周边区为全环形,或者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设置正圆形、竖椭圆形、横椭圆形,中央区与周边区之间设置有2mm至4mm渐变区,或者前镜面全环形或者正圆形鼻侧周边区和颞侧周边区由微透镜组成渐变区、围绕凸透镜折射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周边区设置为上侧象限区、下侧象限区、鼻侧象限区、颞侧象限区4个象限区,每个象限区各占据90°圆周方位角,4个象限区分别为微透镜阵列,或者鼻侧象限区和颞侧象限区为微透镜片、上侧象限区和下侧象限区为折射镜片,鼻侧象限区大于颞侧象限区正加值、下侧象限区大于上侧象限区正加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面周边区由多个独立微透镜阵列,微透镜为圆柱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矩形任何一种形状,微透镜直径或者径线长度为毫米级、微米级、纳米级,设置直径为2.0mm至5nm、高度为16μm至0.1nm,前后镜面周边区至少设置五个正加值梯度区段,从中央区边缘距光学中心10mm至11.9mm区域为总正加值20%、距中心中心12mm至13.9mm区域为总正加值40%、距14mm至15.9mm区域为总正加值60%、距中心中心16mm至17.9mm区域为总正加值80%、距中心中心18mm至30mm区域为总正加值100%,距中心中心30mm至眼镜片边缘设置与中央矫正区相同屈光力凹透镜片或者平光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镜面双正加值个体化离焦眼镜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段亚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