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42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有底座支架板,底座支架板的一侧设导轨座,导轨座包括Z轴导轨板和Y轴导轨板,底座支架板与导轨座相背的一侧有Z轴驱动气缸,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上端与导轨座固定,Y轴导轨板上设滑块,滑块与导轨座相背的一侧有侧支架板,侧支架板由侧支架竖直板和侧支架水平板构成,Z轴导轨板的下部有Y轴驱动气缸,Y轴驱动气缸包括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在侧支架水平板远离侧支架竖直板一端端部的下方设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包括升降气缸伸缩杆,升降气缸伸缩杆的上端连接开合机械手装置,开合机械手装置包括气缸接、一对连接拉板、一对夹钳板、定位滚轮、一对夹持滚轮和臂轴。实现管材移送作业的自动化;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管材矫直
,具体涉及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诸如钢管一类管材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管材的直度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使用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对钢管的矫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而钢管在经过矫直机矫直后就能达到质量标准。在矫直机的矫直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将待矫直的管材从矫直机的上料口插入多个矫直辊之间的矫直通道内以便进行矫直作业,一般是由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将待矫直的管材从上料口插入到多个矫直辊之间的矫直通道,同时工人需要用手托在管材下方以保证管材的高度与矫直通道一致,直至将管材全部送入矫直机为止。由于待矫直的管材一般很重,这种送料方式使得人工的操作强度很大,操作人员需要耗费大量力气才能完成上料作业,而且由于矫正前管材的直度较差,管材前端进入矫直机的矫直通道后,管材的尾端会产生较大的甩动,而且甩动的力量大,操作人员难以握紧,管材的尾端动能大,一旦打到人体极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同时产品应规格越大而重量越重,导致劳动强度越高,因此这种送料方式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较差。生产厂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7615536U所涉及的“一种钢管矫直机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相对设置,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其优点如其所述,其凹槽的设置能够容纳钢管,使钢管的传输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相互配合,能够牢靠夹持住钢管,避免钢管出现偏移的现象;当钢管进入到凹槽中时,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下,钢管自动前进,被送入到钢管矫直机中,具有省事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减少人力成本的优点;但是,依旧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送料机构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矫直机,如果矫直机体积大且其矫直通道高度比较高时,此机构就无法将待矫直的钢管输送入其中,适用性较差;其次,一对相互配合的主从动轮通过两台电机驱动旋转以带动二者之间的待矫直管材前进,虽然设置有用于驱动从动轮靠近或者远离主动轮的直线驱动机构,但是其凹槽的设置也不能有效适应于输送不同直径大小的待矫直产品,无法满足生产厂家多元化的生产需求。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和多种规格大小管材的矫直机用上料机构。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由人工上料改为机械上料从而能够降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有助于适应不同规格的矫直机从而体现优越的适用性、有便于安全稳定地输送不同规格大小的管材以便满足多元生产需求的矫直机用上料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在该底座上形成有一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架板,在该底座支架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可在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导轨座,该导轨座呈十字形形状构造且包括有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Z轴导轨板和一设置在该Z轴导轨板高度方向上部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Y轴导轨板,所述底座支架板与导轨座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Z轴驱动气缸,该Z轴驱动气缸的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上端端部与导轨座实现固定连接从而驱动该导轨座在Z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Y轴导轨板上设置有一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且在该滑块与导轨座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侧支架板,该侧支架板呈L形形状构造且由呈垂直状态的侧支架竖直板和侧支架水平板所构成,在所述Z轴导轨板高度方向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一Y轴驱动气缸,该Y轴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导轨座与侧支架板之间且包括有一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该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远离Y轴驱动气缸的一端端部与侧支架板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侧支架板在Y轴方向进行来回往复运动,在所述侧支架水平板远离所述侧支架竖直板一端端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包括有一可在侧支架水平板的上方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气缸伸缩杆,该升降气缸伸缩杆的上端端部连接有一开合机械手装置,该开合机械手装置包括有一气缸接、一对连接拉板、一对夹钳板、定位滚轮、一对夹持滚轮和一臂轴,所述臂轴一端固定在侧支架板的侧支架竖直板上,所述气缸接固定安装在该升降气缸的升降气缸伸缩杆上端端部且在该气缸接的上部设置有一气缸销轴,所述一对连接拉板通过气缸销轴与该气缸接实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拉板远离所述气缸接的一端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一连接销轴,所述连接拉板通过该连接销轴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夹钳板实现连接,所述定位滚轮设置在一对夹钳板一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且在该定位滚轮的中部设置有一定位滚轮轴,该定位滚轮轴贯穿所述一对夹钳板且该定位滚轮轴的一端端部与臂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一对夹钳板可绕该定位滚轮轴旋转,所述一对夹持滚轮分别设置在其所对应的一夹钳板远离所述连接销轴的一端端部位置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架板高度方向的上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一导轨座定位座,所述导轨座可在该导轨座定位座内沿着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轨座的Y轴导轨板的一侧表面上且沿着Y轴方向设置有一Y轴导轨,所述滑块嵌设在该Y轴导轨内且可在该Y轴导轨内沿着Y轴方向往复移动。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Z轴驱动气缸的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上端端部设置有一Z轴向伸缩杆固定角板,该Z轴向伸缩杆固定角板呈L形形状构造且由相互垂直的角板水平板与角板竖直板所组成,所述角板水平板被固定安装在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上端端部上而所述角板竖直板被固定安装在前述导轨座的Z轴导轨板的上方位置处,从而实现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与Z轴导轨板的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支架板的侧支架竖直板的上部位置处构成有一侧支架固定板,该侧支架固定板与所述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支架板的相互垂直的侧支架竖直板与侧支架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一对侧支架加强板。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Y轴驱动气缸的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一Y轴驱动气缸连接件,Y轴驱动气缸连接件与所述侧支架板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与侧支架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滚轮与定位滚轮轴之间设置有一对定位滚轮轴承,且在所述定位滚轮远离所述臂轴的一端设置有一轴承盖,该轴承盖与定位滚轮轴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且在所述一对定位滚轮轴承之间设置有一用于保持这两个定位滚轮轴承平衡状态的间管。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夹持滚轮的中部设置有一夹持滚轮轴,该夹持滚轮轴贯穿其所对应的夹钳板且两者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设置开合机械手装置,其上部的定位滚轮与一对夹持滚轮能够有效支撑并夹持住待矫直的管材并且能够实现将待矫直管材安全稳定移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1),在该底座(1)上形成有一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架板(11),在该底座支架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一可在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导轨座(2),该导轨座(2)呈十字形形状构造且包括有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Z轴导轨板(21)和一设置在该Z轴导轨板(21)高度方向上部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Y轴导轨板(22),所述底座支架板(11)与导轨座(2)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Z轴驱动气缸(3),该Z轴驱动气缸(3)的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31)的上端端部与导轨座(2)实现固定连接从而驱动该导轨座(2)在Z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Y轴导轨板(22)上设置有一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23),且在该滑块(23)与导轨座(2)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侧支架板(4),该侧支架板(4)呈L形形状构造且由呈垂直状态的侧支架竖直板(41)和侧支架水平板(42)所构成,在所述Z轴导轨板(21)高度方向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一Y轴驱动气缸(5),该Y轴驱动气缸(5)设置在所述导轨座(2)与侧支架板(4)之间且包括有一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51),该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51)的远离Y轴驱动气缸(5)的一端端部与侧支架板(4)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侧支架板(4)在Y轴方向进行来回往复运动,在所述侧支架水平板(42)远离所述侧支架竖直板(41)一端端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升降气缸(6),该升降气缸(6)包括有一可在侧支架水平板(42)的上方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气缸伸缩杆(61),该升降气缸伸缩杆(61)的上端端部连接有一开合机械手装置(7),该开合机械手装置(7)包括有一气缸接(71)、一对连接拉板(72)、一对夹钳板(73)、定位滚轮(74)、一对夹持滚轮(75)和一臂轴(76),所述臂轴(76)一端固定在侧支架板(4)的侧支架竖直板(41)上,所述气缸接(71)固定安装在该升降气缸(6)的升降气缸伸缩杆(61)上端端部且在该气缸接(71)的上部设置有一气缸销轴(711),所述一对连接拉板(72)通过气缸销轴(711)与该气缸接(71)实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拉板(72)远离所述气缸接(71)的一端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一连接销轴(721),所述连接拉板(72)通过该连接销轴(721)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夹钳板(73)实现连接,所述定位滚轮(74)设置在一对夹钳板(73)一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且在该定位滚轮(74)的中部设置有一定位滚轮轴(741),该定位滚轮轴(741)贯穿所述一对夹钳板(73)且该定位滚轮轴(741)的一端端部与臂轴(7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一对夹钳板(73)可绕该定位滚轮轴(741)旋转,所述一对夹持滚轮(75)分别设置在其所对应的一夹钳板(73)远离所述连接销轴(721)的一端端部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1),在该底座(1)上形成有一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架板(11),在该底座支架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一可在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导轨座(2),该导轨座(2)呈十字形形状构造且包括有一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Z轴导轨板(21)和一设置在该Z轴导轨板(21)高度方向上部且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设置Y轴导轨板(22),所述底座支架板(11)与导轨座(2)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Z轴驱动气缸(3),该Z轴驱动气缸(3)的Z轴驱动气缸伸缩杆(31)的上端端部与导轨座(2)实现固定连接从而驱动该导轨座(2)在Z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所述Y轴导轨板(22)上设置有一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23),且在该滑块(23)与导轨座(2)相背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侧支架板(4),该侧支架板(4)呈L形形状构造且由呈垂直状态的侧支架竖直板(41)和侧支架水平板(42)所构成,在所述Z轴导轨板(21)高度方向的下部固定安装有一Y轴驱动气缸(5),该Y轴驱动气缸(5)设置在所述导轨座(2)与侧支架板(4)之间且包括有一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51),该Y轴驱动气缸伸缩杆(51)的远离Y轴驱动气缸(5)的一端端部与侧支架板(4)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侧支架板(4)在Y轴方向进行来回往复运动,在所述侧支架水平板(42)远离所述侧支架竖直板(41)一端端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一升降气缸(6),该升降气缸(6)包括有一可在侧支架水平板(42)的上方沿Z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气缸伸缩杆(61),该升降气缸伸缩杆(61)的上端端部连接有一开合机械手装置(7),该开合机械手装置(7)包括有一气缸接(71)、一对连接拉板(72)、一对夹钳板(73)、定位滚轮(74)、一对夹持滚轮(75)和一臂轴(76),所述臂轴(76)一端固定在侧支架板(4)的侧支架竖直板(41)上,所述气缸接(71)固定安装在该升降气缸(6)的升降气缸伸缩杆(61)上端端部且在该气缸接(71)的上部设置有一气缸销轴(711),所述一对连接拉板(72)通过气缸销轴(711)与该气缸接(71)实现连接,且在所述连接拉板(72)远离所述气缸接(71)的一端近端部位置处设置有一连接销轴(721),所述连接拉板(72)通过该连接销轴(721)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夹钳板(73)实现连接,所述定位滚轮(74)设置在一对夹钳板(73)一侧表面的中部位置处且在该定位滚轮(74)的中部设置有一定位滚轮轴(741),该定位滚轮轴(741)贯穿所述一对夹钳板(73)且该定位滚轮轴(741)的一端端部与臂轴(7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一对夹钳板(73)可绕该定位滚轮轴(741)旋转,所述一对夹持滚轮(75)分别设置在其所对应的一夹钳板(73)远离所述连接销轴(7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赵剑华吴益周云峰黄伟琪陈文元高志刚金伟良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无缝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