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36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包括外壳、操纵机构和挡位感应装置;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面板;操纵机构包括换挡壳体和操纵杆组件;挡位壳体内壁设有挡位槽;操纵杆组件包括操纵杆;操纵杆的一端向外壳外侧伸出,另一端伸入外壳内侧并与换挡壳体连接;操纵杆伸入外壳内侧的一端活动嵌设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一端通过滚轮与挡位槽接触连接,另一端通过滚轮弹簧与操纵杆伸入外壳内侧的一端内部连接;面板上设置有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操纵杆向外壳上部外侧伸出的一端安装有手球;手球上匹配安装有手球加减按键。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避免换挡误操作可能、挂错挡,并有效提高换挡准确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装载AMT变速箱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
技术介绍
商用车采用AMT变速箱越来越普及。AMT变速箱的换挡操纵器均采用电子换挡操纵器,或者叫线控换挡操纵器、线控换挡器等。为描述方便,以下均简称为AMT换挡操纵器。由于商用车变速箱及使用场景要求,一般会设置前进挡A/D,倒车挡R、空挡N、手动挡M、蠕动模式挡Dm及Rm等至少6个挡位。现行AMT换挡操纵器一般采用直排,也有多排布置,相应挡位的换挡操纵方式分别如直排AMT换挡操纵器和多排AMT换挡操纵器等。这些类型的AMT换挡操纵器挡位设置,要么是6挡直列单排,要么是多排挡位再辅助加旋钮、按键挡位实现。尤其是商用车蠕动模式挡位Dm及Rm使用也比较频繁,其挡位设置好坏,非常影响驾驶舒适性。纯直排的AMT换挡操纵器虽然操纵简单,但是因直排挡位较多,挡位选择比较困难,很容易挂错挡,同时因挡位较多,前后换挡角度自然也比较大,操纵舒适性较差。多排挡辅以按键或者旋钮换挡操纵方式,虽然可以减少挂错挡的概率,但驾驶员换挡时右手需要脱离挡把,操纵舒适性也不好。同时,因旋钮或者按键的设置,整个换挡操纵器的结构也会复杂,成本随之上升。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换挡操纵器的结构进行改进或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避免换挡误操作可能、挂错挡,并有效提高换挡准确性和舒适性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上述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包括外壳、操纵机构和挡位感应装置;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包括外壳本体和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本体上部的面板;所述操纵机构匹配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其包括换挡壳体和操纵杆组件;所述挡位壳体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内壁匹配设有挡位槽;所述操纵杆组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向所述外壳外侧伸出,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侧并与所述换挡壳体匹配连接;所述挡位感应装置匹配位于所述外壳内侧;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匹配活动嵌设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的一端通过滚轮与所述挡位槽匹配接触连接,所述滚轮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滚轮弹簧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内部匹配连接;所述面板上还匹配设置有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所述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均通过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所述操纵杆向所述外壳上部外侧伸出的一端匹配安装有手球;所述手球上匹配安装有手球加减按键;所述手球加减按键通过手球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挡位显示组件在面板上为单排直列布置,可显示R挡、N挡、D挡和M挡;所述N挡为倾斜式设计。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操纵杆自顶部中央沿其长度方向还匹配开设有芯杆安装腔;所述操纵杆组件还包括芯杆、锁止销和芯杆弹簧;所述芯杆匹配活动安装于所述芯杆安装腔内,其一端向所述操纵杆上端外侧伸出,另一端端部通过所述芯杆弹簧与所述芯杆安装腔的内腔底匹配连接;所述芯杆的中段相对两侧匹配对称凸设有锁止销。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手球一侧还匹配安装有机械解锁按键;所述机械解锁按键的一端凸出所述手球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手球内侧并与所述芯杆伸出所述操纵杆外侧的一端匹配连接。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挡位壳体一侧匹配安装有换挡盖板;所述换挡壳体的上部内侧壁匹配设有壳体N挡锁止槽;所述换挡盖板的上部面向所述换挡壳体的一侧面匹配设有与所述壳体N挡锁止槽匹配对应的盖板N挡锁止槽。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操纵杆的中段相对两侧对称开设有条形导向孔;所述锁止销活动穿过所述条形导向孔并分别伸入所述壳体N挡锁止槽和盖板N挡锁止槽内。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滚轮组件由滚轮支架和滚轮组成;所述滚轮支架匹配活动嵌装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内部;所述滚轮支架自尾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滚轮弹簧安装腔;所述滚轮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滚轮弹簧安装腔内,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内部匹配连接;所述滚轮匹配铰接安装于所述滚轮支架的头部并向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外侧伸出后与所述挡位槽匹配接触连接。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前后两侧匹配对称凸设有滚轮组件安装臂,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的一端左右两侧匹配对称凸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挡位壳体匹配铰接;所述滚轮组件安装臂匹配开设有用于嵌装所述滚轮组件和滚轮弹簧的滚轮组件安装腔;所述滚轮支架是活动嵌装于所述滚轮组件安装腔内。所述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中:所述面板内侧还匹配安装有防尘罩。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操作使用方便,挡位布置合理,对商用车AMT变速箱的驾驶员来说,换挡操纵变得非常简单,前进挡、倒车挡设置分明,蠕动前进挡、蠕动倒车挡也能方便操纵,挡位选择简单,不易挂错挡位,常规操作时右手不需要离开挡把,直接操纵,舒适方便。本专利技术将挡位显示组件即行程挡位R、N、D、M设置为单排直列设计在面板上,由操纵杆直接前后拨动实现换挡,手球加减按键设置在手球上,也可以直接操作,极大简化驾驶员换挡动作且操作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将不常用的E/P(节能/动力模式)及L(蠕动模式)等相对不常用的功能设置为按键,并布置在面板上,也可以方便驾驶员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对称式电子换挡器换挡挡位回馈设计(可以是双滚轮-挡位槽,也可以是双子弹头-挡位槽),可以在需要的换挡挡位回馈手感力下实现结构零件的小巧化、挡位回馈装置受力对称,减少换挡转轴的额外摩擦,提升零件的耐久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滚轮式的换挡挡位回馈设计实现换挡过程中换挡阻尼由滑动式(子弹头-挡位槽)改为滚动式(滚轮-挡位槽),滚轮的滚动手感相比较于一般的子弹头-挡位槽的滑动操纵手感更好,同时双滚轮设计能更好提升换挡时挡位反馈,提升换挡吸入感,手感更舒适,换挡更平顺,换挡手感更清晰。为减少误动换挡,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机械解锁按键,出N挡需要按手球上的机械解锁按键。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挡位显示组件中的N挡倾斜式设计,符合换挡操纵人机工程,操纵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操纵机构与挡位感应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外壳与操纵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外壳与操纵机构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换挡壳体与操纵杆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的操纵杆组件的局部结构爆炸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包括外壳、操纵机构和挡位感应装置;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包括外壳本体和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本体上部的面板;所述操纵机构匹配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其包括换挡壳体和操纵杆组件;所述挡位壳体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内壁匹配设有挡位槽;所述操纵杆组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向所述外壳外侧伸出,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侧并与所述换挡壳体匹配连接;所述挡位感应装置匹配位于所述外壳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匹配活动嵌设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的一端通过滚轮与所述挡位槽匹配接触连接,所述滚轮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滚轮弹簧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内部匹配连接;/n所述面板上还匹配设置有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所述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均通过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n所述操纵杆向所述外壳上部外侧伸出的一端匹配安装有手球;所述手球上匹配安装有手球加减按键;所述手球加减按键通过手球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包括外壳、操纵机构和挡位感应装置;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包括外壳本体和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本体上部的面板;所述操纵机构匹配安装在所述外壳上,其包括换挡壳体和操纵杆组件;所述挡位壳体匹配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内壁匹配设有挡位槽;所述操纵杆组件包括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向所述外壳外侧伸出,另一端伸入所述外壳内侧并与所述换挡壳体匹配连接;所述挡位感应装置匹配位于所述外壳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匹配活动嵌设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的一端通过滚轮与所述挡位槽匹配接触连接,所述滚轮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滚轮弹簧与所述操纵杆伸入所述外壳内侧的一端内部匹配连接;
所述面板上还匹配设置有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所述挡位显示组件、L按键和E/P按键均通过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
所述操纵杆向所述外壳上部外侧伸出的一端匹配安装有手球;所述手球上匹配安装有手球加减按键;所述手球加减按键通过手球线束与所述挡位感应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显示组件在面板上为单排直列布置,可显示R挡、N挡、D挡和M挡;所述N挡为倾斜式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自顶部中央沿其长度方向还匹配开设有芯杆安装腔;所述操纵杆组件还包括芯杆、锁止销和芯杆弹簧;所述芯杆匹配活动安装于所述芯杆安装腔内,其一端向所述操纵杆上端外侧伸出,另一端端部通过所述芯杆弹簧与所述芯杆安装腔的内腔底匹配连接;所述芯杆的中段相对两侧匹配对称凸设有锁止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AMT电子换挡操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球一侧还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沿华冯靖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