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35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包括固定件、限位柱、减震弹簧和滑动件,减震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固定件紧固于限位柱一端,滑动件穿接于限位柱另一端并且用于压缩减震弹簧;滑动件压缩减震弹簧,使减震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并反过来作用于滑动件,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减震弹簧包括有软弹簧和硬弹簧,软弹簧和硬弹簧之间设有用于分隔软弹簧和硬弹簧的分隔支撑件。通过采用软弹簧与硬弹簧来实现复合减震,既能够提升减震舒适度,同时又使减震器能够适用于更复杂的颠簸路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尤其是车载减震器,作为一种汽车配件,主要用于缓冲因地面对车辆冲击而造成对驾乘者的冲击振动,以改善驾乘人员舒适性。因此,减震器现也常用于电动车,电动脚踏车之中;现很多电车的减震器都形同虚设达不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且结构较为复杂,减震效果不佳。鉴于此,基于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一种车载压缩式减震器》(申请号:202120371896.X,尚未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压缩式减震器,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佳。然而这种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并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更复杂的颠簸路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复杂颠簸路段的减震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包括固定件、限位柱、减震弹簧和滑动件,减震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固定件紧固于限位柱一端,滑动件穿接于限位柱另一端并且用于压缩减震弹簧;滑动件压缩减震弹簧,使减震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并反过来作用于滑动件,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减震弹簧包括有软弹簧和硬弹簧,软弹簧和硬弹簧之间设有用于分隔软弹簧和硬弹簧的分隔支撑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隔支撑件呈圆柱结构并且内表面设有支撑部,所述分隔支撑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软弹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缓冲胶和/或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硬弹簧的一端套设有第二缓冲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紧配于所述滑动件或/和紧配于所述分隔支撑件的润滑消音T形套,所述限位柱穿接于润滑消音T形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滑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滑动件并且用于调节减震性能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车本体,滑板车本体包括有底板和分别铰接于底板两侧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所述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底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车本体,滑板车本体包括有底板和分别铰接于底板两侧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铰接部,所述滑动件铰接于底板,所述固定件铰接于铰接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方案:一种可调节减震性能的滑板车,包括滑板车本体,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柱滑板车本体包括有底板和分别铰接于底板两侧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滑动件并且用于调节减震性能的限位螺母;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铰接部,所述滑动件铰接于底板,所述固定件铰接于铰接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方案:还包括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有线圈、磁铁和储电能装置,线圈连接于储电能装置,磁铁固设于所述限位柱靠近于所述滑动件的一端,线圈将磁铁包裹并且线圈一端固接于所述滑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用于防护所述发电装置的发光防护罩,发光防护罩设置有防护罩电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软弹簧与硬弹簧来实现复合减震,既能够提升减震舒适度,同时又使减震器能够适用于更复杂的颠簸路段。其中,软弹簧的劲度系数小于硬弹簧的劲度系数。具体地,在较平稳或颠簸较小的路段中,减震时主要起减震作用的是软弹簧,即软弹簧会优先被压缩;而在较颠簸路段中,软弹簧会被极限压缩,则此时主要起减震作用的是硬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不设所述限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隔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减震性能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8中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发电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固定件;2—滑动件;3—限位柱;4—减震弹簧,41—软弹簧,42—硬弹簧,43—分隔支撑件,411—第一缓冲胶,421—第二缓冲胶,431—支撑部;5—润滑消音T形套;6—限位螺母;71—底板,72—第一支撑板,73—第二支撑板,721—铰接部;8—发电装置,81—线圈,82—磁铁,83—发光防护罩;10—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1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10,包括固定件1、限位柱3、减震弹簧4和滑动件2,减震弹簧4套设于限位柱3,固定件1紧固于限位柱3一端,滑动件2穿接于限位柱3另一端并且用于压缩减震弹簧4;滑动件2压缩减震弹簧4,使减震弹簧4产生弹性恢复力并反过来作用于滑动件2,从而达到减震效果;减震弹簧4包括有软弹簧41和硬弹簧42,软弹簧41和硬弹簧42之间设有用于分隔软弹簧41和硬弹簧42的分隔支撑件43。通过采用软弹簧41与硬弹簧42来实现复合减震,既能够提升减震舒适度,同时又使减震器能够适用于更复杂的颠簸路段。其中,软弹簧41的劲度系数小于硬弹簧42的劲度系数。具体地,在较平稳或颠簸较小的路段中,减震时主要起减震作用的是软弹簧41,即软弹簧41会优先被压缩;而在较颠簸路段中,软弹簧41会被极限压缩,则此时主要起减震作用的是硬弹簧42。软弹簧41可设于限位柱3的下端部,则硬弹簧42设于限位柱3的上端部;软弹簧41也可设于限位柱3的上端部,则硬弹簧42设于限位柱3的下端部;其中,限位柱3下端部是指靠近固定件1的一端。进一步方案,所述分隔支撑件43呈圆柱结构并且内表面设有支撑部431,所述分隔支撑件43套设于所述限位柱3。具体地,所述软弹簧41的一端与所述硬弹簧42的一端分别套接于所述分隔支撑件43的两端开口,并分别抵持于所述支撑部431,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和适用于更复杂的颠簸路段。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柱3靠近所述软弹簧41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缓冲胶411和/或所述限位柱3靠近所述硬弹簧42的一端套设有第二缓冲胶421。通过采用第一缓冲胶411,增加减震弹力,有效防止所述软弹簧41在较颠簸路段中因极限压缩而发生错位甚至产生塑性形变,从而增加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缓冲胶411也有效防止所述软弹簧41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限位柱、减震弹簧和滑动件,减震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固定件紧固于限位柱一端,滑动件穿接于限位柱另一端并且用于压缩减震弹簧;/n滑动件压缩减震弹簧,使减震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并反过来作用于滑动件,从而达到减震效果;/n减震弹簧包括有软弹簧和硬弹簧,软弹簧和硬弹簧之间设有用于分隔软弹簧和硬弹簧的分隔支撑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限位柱、减震弹簧和滑动件,减震弹簧套设于限位柱,固定件紧固于限位柱一端,滑动件穿接于限位柱另一端并且用于压缩减震弹簧;
滑动件压缩减震弹簧,使减震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并反过来作用于滑动件,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减震弹簧包括有软弹簧和硬弹簧,软弹簧和硬弹簧之间设有用于分隔软弹簧和硬弹簧的分隔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支撑件呈圆柱结构并且内表面设有支撑部,所述分隔支撑件套设于所述限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软弹簧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缓冲胶和/或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硬弹簧的一端套设有第二缓冲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配于所述滑动件和/或紧配于所述分隔支撑件的润滑消音T形套,所述限位柱穿接于润滑消音T形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滑动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滑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复合减震的车载压缩式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滑动件并且用于调节减震性能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柱。


7.一种滑板车,包括滑板车本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玛希姆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