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动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35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弹簧动力单元包括缸体、活塞组件、碟簧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手动缓解组件;手动缓解组件包括机械调整杆和端齿盘;机械调整杆套设在动力输出组件的外侧;端齿盘的内侧与机械调整杆的外侧非自锁螺纹连接,端齿盘的外侧与碟簧组件螺纹连接;端齿盘与动力输出组件的凸环啮合;手动机械缓解时,向机械调整杆施加扭矩,当机械调整杆与凸环挤压时产生轴向力;机械调整杆推动动力输出组件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制动盘被挤压产生反作用力,然后传递至碟簧组件,碟簧被压缩,带动端齿盘向远离制动盘方向移动,使得动力输出组件与端齿盘脱开,动力输出组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向远离制动盘方向移动,实现缓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动力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动力单元。
技术介绍
现代有轨电车采用低地板结构,无需设置专门站台,乘客上下车方便,但也对车下装备尤其是制动系统的安装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通常采用结构紧凑的液压制动系统以适应苛刻的安装空间要求。液压制动夹钳是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制动装置,电车的制动就是依靠制动夹钳推动闸片挤压制动盘产生摩擦力,来实现的,而其中弹簧动力单元则是制动夹钳功能实现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的可靠性是列车液压制动系统准确制动的关键。市场上现在存在的液压制动夹钳主要分为主动式制动夹钳和被动式制动夹钳,两者都是依靠弹簧动力单元来实现夹钳的缓解和制动,当常用缓解失效时,需要通过手动机械缓解的方式进行紧急情况下的手动缓解,但是目前的产品普遍不具备手动机械缓解功能或者说手动机械缓解功能只能作为常用缓解的辅助缓解,当常用缓解功能失效时,也不能进行手动机械缓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弹簧动力单元,该弹簧动力单元通过设置手动缓解组件,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制动夹钳手动机械缓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动力单元,所述弹簧动力单元包括缸体、活塞组件、碟簧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手动缓解组件;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碟簧组件同轴设置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底端;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贯穿所述活塞组件和碟簧组件设置,且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传动部卡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碟簧组件的间隙中;所述手动缓解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手动缓解组件包括机械调整杆和端齿盘;所述机械调整杆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外侧;所述端齿盘的内侧与所述机械调整杆的外侧非自锁螺纹连接。优选的,手动机械缓解时,向所述机械调整杆施加扭矩,当所述机械调整杆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凸环挤压时产生轴向力;所述机械调整杆推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制动盘被挤压产生反作用力,然后经闸片、动力输出组件、端齿盘传递至与所述端齿盘螺纹连接的碟簧组件,所述碟簧组件的碟簧被压缩,带动所述端齿盘向远离制动盘方向移动,使得与所述凸环啮合的端齿盘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脱开,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在所述轴向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向远离所述制动盘方向移动,实现缓解。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缸体的前壁抵顶;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底端;所述第二活塞具有凸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缸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腔包括第一活塞、缸体的侧壁、第二活塞和动力输出组件围合成的区域;所述第二油腔包括第一活塞、缸体的前壁、缸体的侧壁和动力输出组件围合成的区域;所述第一油口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优选的,所述手动缓解组件还包括卷簧组合;所述卷簧组合包括卷簧定位架和卷簧;所述卷簧定位架设置在所述端齿盘的后端面,且与所述碟簧组件螺纹连接;所述卷簧设置在所述卷簧定位架内,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机械调整杆固定,所述卷簧用于所述机械调整杆在手动机械缓解结束后的旋转和定位。优选的,所述碟簧组件包括碟簧导向轴;所述碟簧导向轴为中空结构,所述碟簧导向轴的内侧与所述活塞组件螺纹连接;所述碟簧导向轴的外侧与所述碟簧的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碟簧导向轴的内侧具有限位结构。优选的,所述碟簧组件还包括碟簧垫片;所述碟簧垫片设置在所述碟簧组件与所述缸体的后壁之间。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还包括顶头;所述顶头包括顶板、压板和压板垫片;所述顶板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垫片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压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侧壁内侧具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活塞组件之间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限制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缸体之间的旋转运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簧动力单元还包括间隙调整组件;所述间隙调整组件包括花键套筒、抱簧、波形弹簧和推力轴承;所述花键套筒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前壁与所述活塞组件的凹槽之间;所述花键套筒的内侧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外侧花键配合;所述花键套筒的内侧具有台阶;所述抱簧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前壁和所述花键套筒的台阶之间;所述抱簧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过盈配合;所述波形弹簧设置在所述凸环的前端,且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推力轴承卡设在所述凸环与所述波形弹簧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簧动力单元,通过设置活塞组件、碟簧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能够实现制动夹钳的正常制动和缓解。此外,通过向手动缓解组件的机械调整杆施加扭矩,在机械调整杆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使得碟簧组件的碟簧被压缩,带动与碟簧组件螺纹连接的端齿盘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运动,使得和动力输出组件的凸环相啮合的端齿盘与动力输出组件脱开,动力输出组件被释放的同时产生旋转,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实现了紧急状况下的制动夹钳手动机械缓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动力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齿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齿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抱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动力单元,可应用在有轨电车的制动系统中,该弹簧动力单元通过手动缓解组件可实现制动夹钳的紧急手动机械缓解。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簧动力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动力单元包括缸体、活塞组件2、碟簧组件3、动力输出组件4和手动缓解组件5。缸体包括缸体本体11和贯穿缸体本体11的容纳腔(图中未示出)。缸体本体11具有前壁111、侧壁112和后壁113。前壁111的内侧具有第一限位台阶1111。侧壁112的内侧具有第二限位台阶1121;侧壁112上设置有第一油口1122和第二油口1123。为方便内部组件的安装和维护,在一个优选的例子中,缸体本体11包括前缸体本体和后缸体本体,需要说明的是,前缸体本体与后缸体本体主要是在侧壁位置进行划分。前缸体本体与后缸体本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例如,前缸体本体和后缸体本体之间可以通过8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连接。在一个优选的例子中,容纳腔包括第一油腔121和第二油腔122。第一油腔121与第一油口1122连通;第二油腔122与第二油口1123连通。当第一油腔121或第二油腔122进行液压油的注入和流出时,会推动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动力单元包括缸体、活塞组件、碟簧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手动缓解组件;/n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碟簧组件同轴设置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底端;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贯穿所述活塞组件和碟簧组件设置,且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传动部卡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碟簧组件的间隙中;所述手动缓解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手动缓解组件包括机械调整杆和端齿盘;所述机械调整杆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外侧;所述端齿盘的内侧与所述机械调整杆的外侧非自锁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动力单元包括缸体、活塞组件、碟簧组件、动力输出组件和手动缓解组件;
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碟簧组件同轴设置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底端;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贯穿所述活塞组件和碟簧组件设置,且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传动部卡设在所述活塞组件与所述碟簧组件的间隙中;所述手动缓解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同轴设置;所述手动缓解组件包括机械调整杆和端齿盘;所述机械调整杆套设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外侧;所述端齿盘的内侧与所述机械调整杆的外侧非自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手动机械缓解时,向所述机械调整杆施加扭矩,当所述机械调整杆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凸环挤压时产生轴向力;所述机械调整杆推动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制动盘被挤压产生反作用力,然后经闸片、动力输出组件、端齿盘传递至与所述端齿盘螺纹连接的碟簧组件,所述碟簧组件的碟簧被压缩,带动所述端齿盘向远离制动盘方向移动,使得与所述凸环啮合的端齿盘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脱开,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在所述轴向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向远离所述制动盘方向移动,实现缓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缸体的前壁抵顶;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底端;所述第二活塞具有凸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
所述第一油腔包括第一活塞、缸体的侧壁、第二活塞和动力输出组件围合成的区域;所述第二油腔包括第一活塞、缸体的前壁、缸体的侧壁和动力输出组件围合成的区域;
所述第一油口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第二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缓解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张彦伟张敬斌董振威崔雷牛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