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3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包括油门踏板、初始位识别模块、极限位识别模块和EMS控制单元,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固定于油门踏板上,与EMS控制单元连接,EMS控制单元识别初始位、极限位信号后对油门踏板初始位、极限位所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记录,与标定值对比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调整标定值;控制方法包括初始位和极限位的控制,可以实现在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油门踏板自我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油门踏板初始位及极限位标定过程中硬件制件偏差较大的问题,确保整车能够出现0%及100%油门开度,并能够有效缩小油门踏板的空行程,提高车辆的控制能力及主观一致性、驾驶性等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门踏板
,具体涉及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油门踏板开度设定通常采用固定电压值标定。由于,油门踏板结构原理,其制件偏差在初始位(怠速位置)电压值约为4%,极限位(机械止点)电压值偏差为8%,转动行程偏差约±0.75°。为了涵盖硬件的偏差,在标定中需要设置较大的安全值,确保所有合格零件能够在初始位(怠速位置)实现0%及极限位(机械止点)实现100%油门开度。而较大的安全值带来的问题则是油门踏板较大的空行程,以及对整车控制、主观驾驶性、主观一致性等性能上带来的较大影响。而安全值若过小,则会出现初始位(怠速位置)超过0%开度,即无法稳定怠速,或极限位(机械止点)无法出现100%开度,对驾驶安全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还提供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的控制方法,以解决油门踏板初始位及极限位标定过程中硬件制件偏差较大的问题。确保整车能够出现0%及100%油门开度,并能够有效缩小油门踏板的空行程,提高车辆的控制能力及主观一致性、驾驶性等表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包括油门踏板、初始位识别模块、极限位识别模块以及EMS控制单元;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初始位信号;所述极限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极限位信号;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固定于油门踏板上,与EMS控制单元相连,EMS控制单元识别初始位、极限位信号后对油门踏板初始位、极限位所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记录,与标定值对比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调整标定值。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与EMS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与EMS控制单元通过CAN/LIN进行通讯。进一步地,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均采用触点开关。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位:A1、整车首次起动或上电后,检测油门踏板是否在初始位;A2、EMS控制单元检测到初始位信号,自动记录当前油门踏板输出的电压值;A3、对油门踏板电压值与油门踏板0%开度标定值进行对比差值,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进行调整;A4、将调整后的电压值覆盖原标定值,并作为油门踏板0%开度的设定值;A5、可定期或定周期对该踏板开度值进行自检,避免油门踏板出现无法归零或空行程过大的情况;极限位:B1、车辆踩到极限位,极限位模块发出信号;B2、EMS控制单元检测到极限位信号,自动记录当前油门踏板输出的电压值;B3、对油门踏板电压值与油门踏板100%开度标定值进行对比差值,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进行调整;B4、将调整后的电压值覆盖原标定值,并作为油门踏板100%开度的设定值;B5、可定期或定周期对该踏板开度值进行自检,避免油门踏板出现过早或无法出现100%开度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及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在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油门踏板自我调节,有效利用油门踏板的全部机械行程,统一踏板的空行程表现,提高车辆的主观动力性响应以及品牌车系的风格体现,也能避免油门踏板出现异常的开度设置,提高了油门踏板的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可全生命周期的进行调节,避免了车辆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磨损带来的踏板行程变化及空行程变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门踏板零件示意图;图2a-图2b为识别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包括油门踏板、初始位识别模块、极限位识别模块以及EMS控制单元;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初始位信号;所述极限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极限位信号;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固定于油门踏板上,与EMS控制单元电性连接(CAN/LIN通讯等),EMS控制单元识别初始位、极限位信号后对油门踏板初始位、极限位所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记录,与标定值对比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调整标定值。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均采用触点开关,附图2a-图2b的识别模块为一种示例,由导电橡胶触点、接地-接ECU非导通电路组成,导电橡胶触点固定于油门踏板摇臂与油门踏板固定底座相接触的位置上(共两个,一个位于初始位接触位置,另一个位于极限位接触位置),相关的电路固定于油门踏板的固定底座上,分别对应初始位置结合处以及极限位置结合处,油门踏板处于初始位时,固定于油门踏板上的导电橡胶将接地-接ECU非导通电路连通。同理,当油门踏板处于极限位时,固定于油门踏板极限位上的导电橡胶触点将极限位接地-接ECU非导通电路连通。控制方案需要EMS针对该种踏板对软件策略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油门踏板基础上,增加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到EMS控制单元,当相应的识别模块触发时,EMS自动对相应的位置电压自动检测并记录,记录结果增加安全值(安全值大小可根据车型定义及油门踏板双信号差异进行标定或调整)后对原存储标定值自动覆盖。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位:步骤1、整车首次起动或上电后,检测油门踏板是否在初始位;步骤2、EMS控制单元检测到初始位信号,自动记录当前油门踏板输出的电压值;步骤3、对油门踏板电压值与油门踏板0%开度标定值进行对比差值,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进行调整;步骤4、将调整后的电压值覆盖原标定值,并作为油门踏板0%开度的设定值;步骤5、可定期或定周期对该踏板开度值进行自检,避免油门踏板出现无法归零或空行程过大的情况。极限位:步骤1、车辆踩到极限位,极限位模块发出信号;步骤2、EMS控制单元检测到极限位信号,自动记录当前油门踏板输出的电压值;步骤3、对油门踏板电压值与油门踏板100%开度标定值进行对比差值,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进行调整;步骤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油门踏板、初始位识别模块、极限位识别模块以及EMS控制单元;/n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初始位信号;所述极限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极限位信号;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固定于油门踏板上,与EMS控制单元相连,EMS控制单元识别初始位、极限位信号后对油门踏板初始位、极限位所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记录,与标定值对比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调整标定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油门踏板、初始位识别模块、极限位识别模块以及EMS控制单元;
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初始位信号;所述极限位识别模块用于触发极限位信号;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固定于油门踏板上,与EMS控制单元相连,EMS控制单元识别初始位、极限位信号后对油门踏板初始位、极限位所输出的电压值进行记录,与标定值对比并根据安全偏移值调整标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与EMS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与EMS控制单元通过CAN/LIN进行通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并定义开度油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识别模块和极限位识别模块均采用触点开关。


5.一种自检并定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峻峰翟润国马立波卞防韩飞沈兵叶洪铭尹红斌魏国军姚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