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凌专利>正文

一种倾转装置及倾转旋翼飞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72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转装置及倾转旋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舵机、套设固定于舵机的输出轴的轮盘、位于舵机与轮盘之间的摩擦器、第一电机座、固定于第一电机座的连臂、两根缓冲连杆,轮盘的周侧设有两个凸耳,舵机的外壳与轮盘之间设有摩擦器,一根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某一凸耳、连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根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凸耳、连臂的另一端铰接,两根缓冲连杆不交叉。摩擦器提供的摩擦力抵消掉不平衡力矩,将轮盘锁死,不平衡力矩不会作用在舵机上,而且舵机不需要持续主动修正倾角,降低了多级的损坏风险,提高了舵机及倾转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转装置及倾转旋翼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倾转装置及倾转旋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倾转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兼具垂直起降和固定翼模态飞行的新型飞行器。倾转装置是实现该类飞行器在固定翼模态和垂直起降模态之间转换的装置。常见的倾转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驱动方式:舵机或电机直驱、舵机或电机带动平行连杆驱动。固定翼模态下的倾转位置会产生不平衡力矩,反向传递给驱动装置,不论是直驱还是带动连杆驱动,驱动装置的舵机或电机都需要持续性修正,以保持倾转角度,而且,反向作用的不平衡力矩始终作用在驱动装置(主要是作用在舵机或电机)上,极易造成驱动装置(主要是作用在舵机或电机)的损坏。亟需一种可以自锁的驱动装置,在模态切换过程中可自由切换,切换完成后可锁定倾转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倾转装置及倾转旋翼飞行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倾转装置,其包括:舵机;套设固定于所述舵机的输出轴的轮盘,所述轮盘的周侧设有两个凸耳;位于所述舵机与所述轮盘之间的摩擦器,所述摩擦器包括依次套设于输出轴的弹簧、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的接触面呈齿牙形,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于舵机的外壳,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固定,所述第二摩擦块固定于轮盘;用于固定旋翼电机的第一电机座;固定于第一电机座的连臂;两根缓冲连杆,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某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另一端铰接,两根所述缓冲连杆不交叉。进一步地,所述舵机的左右侧对称设置一个所述轮盘和两根所述缓冲连杆,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左右侧对称设置一根所述连臂。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凸耳相对所述轮盘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倾转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舵机固定,所述连臂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倾转装置,其包括:倾转电机;固定于所述倾转电机的电机轴端部的丝杠;旋合于所述丝杠的螺母;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的推拉连杆;固定于所述推拉连杆的远离所述螺母的一端的齿条;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用于固定旋翼电机的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座随所述齿轮同轴、同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座呈龙门框状,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座的座腿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推拉连杆、齿条和齿轮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推拉连杆相对所述丝杠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齿条相对所述丝杠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机座的两个座腿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倾转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其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的倾转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方面,摩擦器提供的摩擦力提高了轮盘旋转时的阻力,当主动进行倾角调节时,舵机输出的动力克服摩擦力后使轮盘旋转,进而通过缓冲连杆和连臂使旋翼电机的倾角发生变化,当倾角调节完成后,舵机不再输出动力或主动修正,此时的摩擦力抵消掉不平衡力矩,将轮盘锁死,不平衡力矩不会作用在舵机上,而且舵机不需要持续主动修正倾角,降低了多级的损坏风险,提高了舵机及倾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杠杆作用,可以使舵机的输出力矩放大。第二方面,丝杠在倾转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正传或者反转,使螺母、推拉连杆、齿条在沿着平行于丝杠长度的方向上前进或后退,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使齿轮发生转动,进而使第二电机座发生摆动,最终使固定在第二电机座的旋翼电机的倾角得以调节;由于采用的丝杠和螺母,只能丝杠转动带动螺母前进或后退,而螺母的前进或后退趋势不会导致丝杠有转动趋势,因此具有锁定功能;不平衡力矩作用在第二电机座上向倾转电机传递的过程中,在自锁功能的作用下,力传递至螺母处则停止传递,有效保持旋翼电机的倾转角度,而且在自锁功能下,第二电机座不会发生被动摆动,因此不需要进行修正;降低了倾转电机的损坏风险,提高倾转电机及倾转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三方面,由于采用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倾转装置,因此具有倾转装置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进而提高了倾转旋翼飞行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倾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倾转装置的摩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另一种倾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倾转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1-舵机,102-轮盘,103-摩擦器,104-连臂,105-缓冲连杆,106-输出轴,107-凸耳,108-弹簧,109-第一摩擦块,110-第二摩擦块,111-第一法兰盘,112-第二法兰盘,113-固定板,114-第一电机座;201-倾转电机,202-丝杠,203-螺母,204-推拉连杆,205-齿条,206-齿轮,207-第二电机座,208-底座,209-立板,210-电机轴,211-横杆,212-纵杆,213-转轴,214-座腿,215-横梁;300-旋翼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倾转装置,其至少包括一个舵机101、一个轮盘102、若干摩擦器103、第一电机座114、一根连臂104和两根缓冲连杆105。舵机101采用现有无人机常用的舵机101,左侧或右侧设有一根输出轴106。轮盘102套设固定在舵机101的输出轴106上,轮盘102可随输出轴106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舵机;/n套设固定于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轮盘,所述轮盘的周侧设有两个凸耳;/n位于所述舵机与所述轮盘之间的摩擦器,所述摩擦器包括依次套设于输出轴的弹簧、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的接触面呈齿牙形,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于舵机的外壳,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固定,所述第二摩擦块固定于轮盘;/n用于固定旋翼电机的第一电机座;/n固定于第一电机座的连臂;/n两根缓冲连杆,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某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另一端铰接,两根所述缓冲连杆不交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舵机;
套设固定于所述舵机的输出轴轮盘,所述轮盘的周侧设有两个凸耳;
位于所述舵机与所述轮盘之间的摩擦器,所述摩擦器包括依次套设于输出轴的弹簧、第一摩擦块和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和所述第二摩擦块的接触面呈齿牙形,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于舵机的外壳,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摩擦块固定,所述第二摩擦块固定于轮盘;
用于固定旋翼电机的第一电机座;
固定于第一电机座的连臂;
两根缓冲连杆,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某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一端铰接,另一根所述缓冲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所述凸耳、所述连臂的另一端铰接,两根所述缓冲连杆不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的左右侧对称设置一个所述轮盘和两根所述缓冲连杆,所述第一电机座的左右侧对称设置一根所述连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耳相对所述轮盘的中心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凌徐沁妤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