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70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斜板沉淀池,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及排泥管,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依次连接,所述排泥管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沉淀池及溢流槽的下部,所述预处理池上部设置有进泥管,所述污水通过所述进泥管进入预处理池,通过预处理池将所述泥水进行首次沉降,上层清液从沉降池底部进入,进行沉淀,上层清液溢流到溢流槽中,通过所述预处理池将污水中大颗粒的沉淀物沉降下来,预处理池的上层清液再通过所述及沉降池,将所述上层清液中的沉淀物进一步的沉降下来,使所述沉降后的液体更加澄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板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斜板沉淀池。
技术介绍
斜板沉淀池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固体物的设备,每两块平行斜板间有一个很浅的沉淀池,使被处理的废水与沉降的污泥在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斜板沉淀池中设置斜板及溢流槽,将污水加入到斜板沉淀池中,水流从斜板向上溢出,水流在通过斜板时,沉淀物沉淀下来,清水从斜板沉淀池溢流到溢流槽中;但是,当水中固体形物浓度较大时,则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率降低,且出水中的固体物含量容易出现超标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斜板沉淀池,以解决固体物浓度较大时,则斜板沉淀池的处理效率降低,且出水中的固体物含量容易出现超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及排泥管,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依次连接,所述排泥管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沉淀池及溢流槽的下部,所述预处理池上部设置有进泥管。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池设置挡板、缓冲槽及第一污泥斗,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槽的前部,所述第一污泥斗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的下部,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污泥斗贯通,所述缓冲槽与所述沉降池一侧连接。优选地,所述缓冲槽上设置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低于所述挡板的上部。优选地,所述沉降池设置进水口、若干个斜板、阻流板及若干个污泥斗,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斜板的下部,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沉降池的侧壁上,所述阻流板设置在所述斜板的上部及下部,所述污泥斗设置在所述斜板的下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缓冲槽贯通,所述若干污泥斗与所述第一污泥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沉降池另一侧与所述溢流槽一体连接。优选地,所述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5°。优选地,所述溢流槽设置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沉降池一体连接,所述溢流口低于所述沉降池的侧壁,高于所述斜板上部的阻流板。优选地,所述排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污泥斗及若干污泥斗的下部。优选地,所述排泥管上设置若干阀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斜板沉淀池中,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依次连接,所述排泥管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及溢流槽的下部,所述进泥管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上部;所述污水通过所述进泥管进入预处理池,通过预处理池将所述泥水进行首次沉降,上层清液从沉降池底部进入,进行沉淀,上层清液溢流到溢流槽中,通过所述预处理池将污水中大颗粒的沉淀物沉降下来,预处理池的上层清液再通过所述及沉降池,将所述上层清液中的沉淀物进一步的沉降下来,使所述沉降后的液体更加澄清。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斜板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斜板沉淀池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斜板沉淀池正视图。图4为图3的A-A方向剖视图。图5为第一斜板沉淀池侧视图。图6为第一斜板沉淀池的剖视图。图7为第一斜板沉淀池仰视图。图8为第一斜板沉淀池俯视图。图9为斜板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10为斜板沉淀池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斜板沉淀池10、第一斜板沉淀池11、第二斜板沉淀池12、第三斜板沉淀池13、进泥管50、预处理池100、挡板110、缓冲槽120、溢流板121、第一污泥斗122、第一阀门1221、沉降池200、进水口210、斜板220、阻流板230、第一阻流板231、第二阻流板232、第二污泥斗241、第二阀门2411、第三污泥斗242、第三阀门2421、第四污泥斗243、第四阀门2431、第五污泥斗244、第五阀门2441、溢流槽300、溢流口310、排泥管4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请参看图1至图10,斜板沉淀池10,包括:第一斜板沉淀池11、第二斜板沉淀池12及第三斜板沉淀池13,所述第一斜板沉淀池11、第二斜板沉淀池12及第三斜板沉淀池13的结构完全相同,平行排列,以其中一个为例:一种斜板220沉淀池,用于沉降进泥管50中的泥水,包括:预处理池100、沉降池200、溢流槽300及排泥管400,所述预处理池100、沉降池200、溢流槽300依次连接,所述预处理池100、沉降池200及溢流槽300整体制造而成,所述排泥管400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100、沉降池200及溢流槽300的下部,所述进泥管50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100上部;所述污水通过所述进泥管50进入预处理池100,通过预处理池100将所述泥水进行首次沉降,上层清液从沉降池200底部进入,进行沉淀,上层清液溢流到溢流槽300中,通过所述预处理池100将污水中大颗粒的沉淀物沉降下来,预处理池100的上层清液再通过所述及沉降池200,将所述上层清液中的沉淀物进一步的沉降下来,使所述沉降后的液体更加澄清,出水时,水中固体含量达到标准。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池100设置挡板110、缓冲槽120及第一污泥斗122,所述挡板110设置在所述缓冲槽120的前部,所述第一污泥斗122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100的下部,所述挡板110与所述第一污泥斗122贯通,所述缓冲槽120与所述沉降池200一侧连接;所述污水通过所述进泥管50进入所述预处理池100中,在污水进入预处理池100时,所述挡板110防止所述污水直接进入所述缓冲槽120,污水在所述预处理池100预先进行沉降,将所述污水中大颗粒的沉降物沉降在第一污泥斗122中,随着所述污水进入的越来越多,上层清液通过所述挡板110与所述缓冲槽120形成的通道,进入所述缓冲槽120;污水中较大颗粒的沉淀物沉淀在所述第一污泥斗122中,使进入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减少,使沉淀池中的第二污泥斗241、第三污泥斗242、第四污泥斗243及第五污泥斗244中沉淀的污泥量减少,不会将大量污泥沉降在第二污泥斗241中。再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槽120上设置溢流板121,所述溢流板121低于所述挡板110的上部,当上层清液进入所述挡板110与所述缓冲槽120形成的通道,通过所述溢流板121进入所述缓冲槽120内,使所述预处理池100的上层清液稳定的流入所述沉降池200中。具体的,所述沉降池200设置进水口210、若干个斜板220、阻流板130、第二污泥斗241、第三污泥斗242、第四污泥斗243、第五污泥斗244,所述进水口210设置在所述斜板220的下部,所述斜板220设置在所述沉降池200的侧壁上,所述斜板220的上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阻流板231,所述斜板220的下部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阻流板232,所述第一阻流板231及第二阻流板232使所述水流在所述沉淀池静置的时间更久,且所述水流中的沉淀物更容易落在所述第一阻流板231及第二阻流板232中,在所述第二阻流板232的下部设置第二污泥斗241、第三污泥斗242、第四污泥斗243及第五污泥斗244,所述进水口210与所述缓冲槽120贯通,所述沉降池200另一侧与所述溢流槽300一体连接;所述缓冲槽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及排泥管,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依次连接,所述排泥管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沉淀池及溢流槽的下部,所述预处理池上部设置有进泥管;/n所述预处理池设置挡板、缓冲槽及第一污泥斗,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槽的前部,所述第一污泥斗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的下部,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污泥斗贯通,所述缓冲槽与所述沉降池一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及排泥管,所述预处理池、沉降池、溢流槽依次连接,所述排泥管安装在所述预处理池、沉淀池及溢流槽的下部,所述预处理池上部设置有进泥管;
所述预处理池设置挡板、缓冲槽及第一污泥斗,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槽的前部,所述第一污泥斗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的下部,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污泥斗贯通,所述缓冲槽与所述沉降池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上设置溢流板,所述溢流板低于所述挡板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设置进水口、若干个斜板、阻流板及若干个污泥斗,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斜板的下部,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沉降池的侧壁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守平景兆华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