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49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它涉及医用负压隔离室技术领域。它包含隔离室本体、控制系统本体、移动装置、放置架本体,所述的隔离室本体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端,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架本体,所述的隔离室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系统本体,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外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离室本体的侧面采用连接柱支撑,所述的连接柱设置有十根,所述的连接柱等间距分布在隔离室本体上,所述的连接柱之间设置有操作口,所述的操作口的上端设置有供氧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具有安全性、及时性、便携性,整体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隔离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
本技术涉及医用负压隔离室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爆发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健康防疫保卫反击战迅速在全国打响。为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新建及既有的传染病医院都大量运用“负压隔离病房”方案,为有效阻止病毒传播起到关键作用。传统的负压隔离病房空间大,内部可容纳多个病人,每个病人的状况有所不同,全部安置在同一个大的隔离病房内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另外负压隔离房内未完全做到与病人隔离接触,大多数是穿着防护服对病人进行护理或给药,存在着传染的安全隐患,病房空间内大多是设置有一个输氧口及通气孔,然后通过排气口进行向外排出,经过病房流通的空气未经过有效的过滤就直接排放至外部或走廊,也易对外面的人群造成疾病传播,传统的负压隔离房因空间大、病人容量多导致无法进行随时位置移动,在实际需要转移时无法快速的进行移动,造成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是一种基于“负压空气隔离”原理,对新发、突发性传染病员在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隔离转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使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降低健康公众的感染几率,隔离室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与供氧口,进风口能及时的更换隔离室内的空气,保证外部新鲜的空气能流动至内部,供氧口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氧气,操作口可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护理,窗口有利于药物传递,通过移动装置可将隔离室本体进行位置移动,整体技术强,隔离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隔离室本体、控制系统本体、移动装置、放置架本体,所述的隔离室本体设置在移动装置的上端,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架本体,所述的隔离室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系统本体,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外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离室本体的侧面采用连接柱支撑,所述的连接柱设置有十根,所述的连接柱等间距分布在隔离室本体上,所述的连接柱之间设置有操作口,所述的操作口的上端设置有供氧口,所述的操作口与供氧口外形均为圆形设计,所述的隔离室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的连接柱的一端与底板相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口,所述的操作口的下端设置有窗口,所述的放置架本体包含放置架与连接杆,所述的底板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放置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分别与底板、连接杆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与隔离室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与控制系统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屏,所述的负压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调零按钮,所述的负压显示屏的左侧设置有负压报警灯与电池电量报警灯,所述的电池电量报警灯位于负压报警灯的下方,所述的负压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电池电量显示灯,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高效过滤器、第二高效过滤器、第三高效过滤器,所述的第二高效过滤器设置在第一高效过滤器与第三高效过滤器之间,所述的第一高效过滤器设置在左侧,所述的第三高效过滤器设置在右侧。所述的隔离室本体的一端靠近控制系统本体处设置有水密封拉链。所述的底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移动装置包含支撑杆、万向轮、轮刹,所述的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板垂直相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轮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杆靠近万向轮的位置处设置有轮刹,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有六个,等间距设置在底板的底端。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端靠近连接轴处设置有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所述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一端与底板的底面垂直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轮高度平齐。所述的操作口设置有十个。所述的供氧口设置有四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前通过水密封拉链将隔离室本体开口,医务人员将待隔离的病人通过开口送入至隔离室本体内,病人安顿好后通过水密封拉链进行开口密封,同时通过外部控制器将控制系统本体启动,控制系统本体同时启动风机,此时隔离室本体上的进风口开始陆续进风,供氧口通过外部氧气连接通道也开始供氧气,通过风机的作用将隔离室本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吸形成负压,当开始抽时抽出的气体大于进气口的气体量,抽出的气体通过三个高校过滤器过滤合格后排放出外部,待稳定后排出和进入的气体量相等,隔离室内的负压趋于稳定,隔离室的负压设置为定值,通过控制系统本体上的负压显示屏、负压报警灯了解隔离室内的负压实力值,且通过电池电量显示灯了解控制系统本体上的电池用量情况,通过隔离室上的操作口可进行对病人不同方位护理,同时可进行传递药物,通过放置架本体可用来放置一些病人的生活必须品,通过移动装置可将隔离室进行位置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具有安全性,负压隔离室的设计为密封结构,配有空气净化负压系统,排出气体通过滤毒净化装置滤毒,可滤除.μm微粒气溶胶,保证隔离室本体的病人产生的病毒不会向外部渗漏,有效的房子交叉感染;具有及时性,在海关,车站,机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发现具有传染患者及疑似患者后,隔离室本体可作为紧急隔离设备,简便快捷地让病人或疑似患者进入隔离室内部,并将其迅速的移动至相对安全的位置,达到封闭“传染源”,及时有效的将传染性患者与易感人群完全隔离的目的;具有便携性,需要将流动场所或社区等发现的感染患者紧急送往医疗或车站时,隔离室可作为紧闭交通工具,机动便利,避免对护送人员及途中接触人员产生病菌传播感染,保护其他人群不受传染,隔离室本体上设置有进风口与供氧口,进风口能及时的更换隔离室内的空气,保证外部新鲜的空气能流动至内部,供氧口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氧气,操作口可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病人进行护理,窗口有利于药物传递,通过移动装置可将隔离室本体进行位置移动,整体技术强,隔离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基于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隔离室本体1、连接柱11、操作口12、供氧口13、底板14、连接轴141、第一支撑脚142、第二支撑脚143、进风口15、窗口16、控制系统本体2、负压显示屏21、调零按钮22、负压报警灯23、电池电量报警灯24、电池电量显示灯25、第一高效过滤器26、第二高效过滤器27、第三高效过滤器28、移动装置3、支撑杆31、万向轮32、轮刹33、放置架本体4、放置架41、连接杆42、风机5、水密封拉链6、推杆7。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隔离室本体(1)、控制系统本体(2)、移动装置(3)、放置架本体(4),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设置在移动装置(3)的上端,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架本体(4),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系统本体(2),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2)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外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离室本体(1)的侧面采用连接柱(11)支撑,所述的连接柱(11)设置有十根,所述的连接柱(11)等间距分布在隔离室本体(1)上,所述的连接柱(11)之间设置有操作口(12),所述的操作口(12)的上端设置有供氧口(13),所述的操作口(12)与供氧口(13)外形均为圆形设计,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4),所述的连接柱(11)的一端与底板(14)相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的进风口(15)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口(12),所述的操作口(12)的下端设置有窗口(16),所述的放置架本体(4)包含放置架(41)与连接杆(42),所述的底板(14)下端通过连接杆(42)与放置架(4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42)分别与底板(14)、连接杆(42)相互垂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隔离室本体(1)、控制系统本体(2)、移动装置(3)、放置架本体(4),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设置在移动装置(3)的上端,所述的移动装置(3)的底端设置有放置架本体(4),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系统本体(2),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2)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外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的离室本体(1)的侧面采用连接柱(11)支撑,所述的连接柱(11)设置有十根,所述的连接柱(11)等间距分布在隔离室本体(1)上,所述的连接柱(11)之间设置有操作口(12),所述的操作口(12)的上端设置有供氧口(13),所述的操作口(12)与供氧口(13)外形均为圆形设计,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4),所述的连接柱(11)的一端与底板(14)相连接,所述的隔离室本体(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的进风口(15)的下端设置有操作口(12),所述的操作口(12)的下端设置有窗口(16),所述的放置架本体(4)包含放置架(41)与连接杆(42),所述的底板(14)下端通过连接杆(42)与放置架(41)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42)分别与底板(14)、连接杆(42)相互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压药物临床试验给药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2)与隔离室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风机(5),所述的风机(5)与控制系统本体(2)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本体(2)上设置有负压显示屏(21),所述的负压显示屏(21)的下端设置有调零按钮(22),所述的负压显示屏(21)的左侧设置有负压报警灯(23)与电池电量报警灯(24),所述的电池电量报警灯(24)位于负压报警灯(23)的下方,所述的负压显示屏(21)的右侧设置有电池电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韩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