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46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间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上设有穿接孔;所述过滤套筒套接在塞棒结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套筒的设置,可以对钢水进行净化,同时过滤套筒设置在浸入式水口正上方,过滤套筒改变了塞棒主体附近钢水的流动方向,因此可以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防止卷渣对结晶器钢水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间包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市场对洁净钢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钢的洁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连铸过程是钢铁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将液态的钢水浇铸成一定断面形状和一定尺寸规格铸坯的工艺过程。中间包是连铸过程重要的耐火材料容器,起着分流、减压和连浇等作用,其中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也是中间包一项重要的功能;中间包通过浸入式水口向结晶提供钢水,中间包钢水的结晶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铸坯的洁净度,因此如何提高中间包钢水的洁净度成为冶金工作者关注的重要方向。为此,通常采用湍流抑制器,挡渣堰和挡渣坝等控流元件,以改善中间包流场,促进夹杂物的上浮去除,此外还开发了电磁净化技术、气幕挡墙技术等。但对于小颗粒的夹杂物,难以上浮去除,电磁净化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气幕挡墙技术中对气泡粒径大小、均匀性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实际应用的较少。同时传统净化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同时有可能对中间包以及相关结构改动较大。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提供一种钢水用的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中间包以及相关结构改动较小的净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上设有穿接孔;所述过滤套筒套接在塞棒结构上。所述过滤套筒端部设有导钢槽。所述导钢槽的竖直截面为弧形。所述塞棒结构包括塞棒主体,在塞棒主体上设有塞棒凸台。所述穿接孔包括下穿接孔和上穿接孔,所述上穿接孔内径小于下穿接孔内径;所述上穿接孔内径小于塞棒凸台外径。所述上穿接孔内设有环形挡圈。所述过滤套筒和环形挡圈的材质为多孔耐火材料。所述塞棒结构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塞棒主体相连接;支撑梁连接有驱动部。所述下穿接孔高度尺寸不小于塞棒凸台上端面距离塞棒主体的下端面的距离。所述下穿接孔内径小于塞棒凸台外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套筒的设置,可以对钢水进行净化,同时过滤套筒设置在浸入式水口正上方,过滤套筒改变了塞棒主体附近钢水的流动方向,因此可以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防止卷渣对结晶器钢水的污染。附图说明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环形挡圈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化后过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环形挡圈;2-过滤套筒;3-导钢槽;4-浸入式水口;5-中间包;6-驱动部;7-支撑梁;8-塞棒凸台;9-塞棒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套筒2;所述过滤套筒2上设有穿接孔21;所述过滤套筒2套接在塞棒结构上;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套筒2的设置,可以使得大部分钢水通过过滤套筒2进入浸入式水口4中,当钢水从过渡套筒流过时,过滤套筒2相当于一个过滤筛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对钢水的过滤操作,达到净化钢水的作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过渡套筒套接在塞棒结构上,塞棒结构处于浸入式水口4的正上方,因为塞棒结构的限位作用,可以减少过滤套筒2沿左右方向进行晃动,同时过滤套筒2设置在浸入式水口4上方,过滤套筒2改变了塞棒主体9附近钢水的流动方向,因此可以抑制汇流旋涡的形成,防止卷渣对结晶器钢水的污染;同时为了保证过滤套筒2套接在塞棒结构上;过滤套筒2上设有穿接孔21,穿接孔21可以时一个通孔结构,也可以是下文公开的结构,主要目的是实现过滤套筒2套接在塞棒结构上即可。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套筒2端部设有导钢槽3;导钢槽3设置在过渡套筒端部,导钢槽3一般设置在过滤套筒2靠近浸入式水口一侧;导钢槽3的设置,即使在浇次后期过滤套筒2的微孔被堵塞,因为导钢槽3的设置,也可以使得浇铸过程也可正常进行,因此不会对浇铸过程产生影响;另外,作为更大的优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钢槽3的竖直截面为弧形;具体导钢槽3竖直截面呈半圆形,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钢水从导钢槽3内的流动,减少了导钢槽3周边存在棱边不利于钢水流动的问题;同时为了减少导钢槽3过多的流出钢水,在本专利技术中导钢槽3远离浸入式水口4一侧的开口小于导钢槽3靠近浸入式水口4一侧的开口,这样的可以减少钢水过多的从导钢槽3流出,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塞棒结构包括塞棒主体9,在塞棒主体9上设有塞棒凸台8;在本专利技术中塞棒主体9可以使用传统的塞棒主体9结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在塞棒主体9上设有塞棒凸台8,塞棒凸台8,一个作用是起到一个支撑台或者挂接台的作用,可以通过塞棒结构的上下移动带动过滤套筒2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对过滤套筒2位置的移动。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穿接孔21包括下穿接孔211和上穿接孔212,所述上穿接孔212内径小于下穿接孔211内径;所述上穿接孔212内径小于塞棒凸台8外径;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穿接孔21的设置,可以实现塞棒结构可以穿过过滤套筒2,同时过滤套筒2还不会因为重力而脱离塞棒结构,方便了后续过滤套筒2的提升;下穿接孔内径大于塞棒凸台直径,上穿接孔内径小于塞棒凸台直径。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穿接孔212内设有环形挡圈1;环形挡圈1起到一个缩小上穿接孔212内径的作用,方便了塞棒主体9从过滤套筒2上方穿过;同时环形挡圈与过滤套筒可以是一体结构,当然也可以设计分体结构;例如在环形挡圈外侧设有卡接块12,在过渡套筒上的上穿接孔内壁上设有卡接槽14;环形挡圈通过卡接块12卡接在卡接槽14内,使得环形挡圈与过渡套筒为可拆卸式的连接结构,这样的设置,方便环形挡圈的拆卸安装;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中卡接块12通过缓冲机构与环形挡圈相连接,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挡圈上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通过连通槽16与环形挡圈外侧相连通;所述卡接块12端部设有限位块15,限位块尺寸大于连通槽尺寸,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限位块从连通槽脱离放置槽;所述放置槽11内设有缓冲弹簧13,卡接块12通过限位块15连接在放置槽11内,同时缓冲弹簧13一端与放置槽11底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限位块15与卡接块12相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了环形挡圈的更换操作;另外,为了方便拆卸,在本专利技术中卡接槽14可以贯穿环形挡圈设置,使得卡接槽14内侧与上穿接孔相连通,另一侧与过滤套筒外侧相连通;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后续拆卸环形挡圈。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过滤套筒2和环形挡圈的材质为多孔耐火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得知,本专利技术过滤套筒2与环形挡圈的生产成本低廉,更方便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使用。作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上设有穿接孔;所述过滤套筒套接在塞棒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套筒;所述过滤套筒上设有穿接孔;所述过滤套筒套接在塞棒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套筒端部设有导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钢槽的竖直截面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结构包括塞棒主体,在塞棒主体上设有塞棒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钢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接孔包括下穿接孔和上穿接孔,所述上穿接孔内径小于下穿接孔内径;所述上穿接孔内径小于塞棒凸台外径。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正昇杨克枝潘晓亮张乔英范海宁钟鹏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