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692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2)将玉米茎秆切成1‑3cm的长度,紫花苜蓿切成4‑6cm的长度;3)混合均匀;4)青贮;5)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牧业青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青贮是高寒地区的优质草产品,冬春季饲喂牦牛,可有效提高了犊牛的繁殖率、降低了成畜的死亡率、减少了掉膘损失,加快了畜群周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牧业青贮
,具体是指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
技术介绍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是我国三大草地畜牧业基地之一。然而,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及气候的异常变化,致使本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高寒草地生态环境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着高原地区以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为纽带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栽培草地,研发高质量草产品是实现草地畜牧业集约化经营,以及缓解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的重要措施,已成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省唯一的藏区和牧区。迪庆州草地畜牧业是当地的主要产业。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该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天然草地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下降,草地“三生”功能降低,冷季时间长,长达6个月之久。天然草地产草量较20世纪50年代平均下降了30%,而主要放牧区草地产草量下降50%。天然草地的严重退化,给当地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优质饲草匮缺,特别是高质量草产品严重匮乏成为了限制当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草畜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牧草品种单一、蛋白质饲草严重匮乏是长期以来困扰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子之一。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省唯一的藏区和牧区。因受气候的影响,冬季漫长,又因地理条件,农牧民可选择种植的作物有限,作物产量不高。农牧民饲喂家畜的饲草饲料一般多为夏秋季节储存的农作物秸秆,家畜饲料冬春季节供应不足的状况极其严重,很多家畜陷入了“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建植栽培草地、研发高质量草产品是缓解当地饲草季节性供求不足、保证当地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青贮是高寒地区的优质草产品,冬春季饲喂牦牛,可有效提高了犊牛的繁殖率、降低了成畜的死亡率、减少了掉膘损失,加快了畜群周转。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2)将玉米茎秆切成1-3cm的长度,紫花苜蓿切成4-6cm的长度;3)在紫花苜蓿和玉米的含水量均为87%-89%时,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重量比为5-6︰4-5的比例混合均匀;4)将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压实、密封;5)在25℃-35℃的温度下发酵后,完成青贮。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的时间分别为分支期和乳熟期。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采用逐层加入的方式。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的发酵天数为60天。采用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紫花苜蓿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青贮是高寒地区的优质草产品,冬春季饲喂牦牛,可有效提高了犊牛的繁殖率、降低了成畜的死亡率、减少了掉膘损失,加快了畜群周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青贮品质比较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2)将玉米茎秆切成1-3cm的长度,紫花苜蓿切成4-6cm的长度;3)在紫花苜蓿和玉米的含水量均为87%-89%时,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重量比为5-6︰4-5的比例混合均匀;4)将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压实、密封;5)在25℃-35℃的温度下发酵后,完成青贮。步骤1)所述的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的时间分别为分支期和乳熟期。步骤4)所述的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采用逐层加入的方式。步骤5)所述的发酵天数为60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n2)将玉米茎秆切成1-3cm的长度,紫花苜蓿切成4-6cm的长度;/n3)在紫花苜蓿和玉米的含水量均为87%-89%时,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重量比为5-6︰4-5的比例混合均匀;/n4)将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压实、密封;/n5)在25℃-35℃的温度下发酵后,完成青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混合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取紫花苜蓿和玉米;
2)将玉米茎秆切成1-3cm的长度,紫花苜蓿切成4-6cm的长度;
3)在紫花苜蓿和玉米的含水量均为87%-89%时,按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的重量比为5-6︰4-5的比例混合均匀;
4)将混合物加入青贮袋中压实、密封;
5)在25℃-35℃的温度下发酵后,完成青贮。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艳薛世明袁福锦徐驰罗鑫刘彦培蔡明侯洁琼张博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