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6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背面设有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电池箱下方设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电池箱内部设有瓦状隔板,所述瓦状隔板上下方可拆卸连接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可拆卸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池箱内部设置有瓦状隔板,利用瓦状隔板来实现分割,从而使得整体结构透气性更好,并且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结构来实现安装也更为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主要涉及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只要被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photo光线,voltaics电力,缩写为PV),简称光伏。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如专利号为CN201220157954.X一种三结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该电池由依次排列的吸收偏向长波的低能太阳光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偏向短波的高能太阳光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渐变带隙结构碲锌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本技术结合硅基薄膜电池和II-VI族化合物电池在效率、成本、技术成熟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基于硅基薄膜电池上叠加II-VI族化合物太阳电池,优化II-VI族化合物电池与硅基薄膜电池结合的多结结构与性能,充分利用不同禁带宽度材料,大大提高了对太阳光谱的利用率和光电转换效率,简化了制备工艺、降低了电池成本。但是,由于现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储存在电池组内,而现有的电池组内相邻电池贴合,从而散热效果不好,较为危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现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储存在电池组内,而现有的电池组内相邻电池贴合,从而散热效果不好,较为危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背面设有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电池箱下方设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电池箱内部设有瓦状隔板,所述瓦状隔板上下方可拆卸连接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可拆卸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电池箱后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转动式安装结构。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转动式安装结构均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帽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套和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槽,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设有螺栓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电池箱下方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且所述电池箱通过侧面螺栓定位所述第二安装板。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两侧均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隔板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所述电池箱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滑动连接两端所述第四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两端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外侧设有过滤网,且所述瓦状隔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结构来实现电池箱的安装更为的方便,然后,在通过设置有瓦状隔板,从而纵向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组之间形成间距,从而透气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动式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箱;11、第一滑槽;12、第一限位条;13、第三滑槽;14、螺栓;15、第二凸条;16、风扇;17、过滤网;2、第一安装组件;21、第一安装板;22、第二滑槽;23、转动式安装结构;231、第一转动杆;232、限位螺帽;233、第一连接板;234、螺栓孔;24、弧形槽;3、第二安装结构;31、第二安装板;32、安装孔;4、瓦状隔板;41、透气孔;5、太阳能电池组;6、第一隔板;61、第一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1-4,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1,所述电池箱1背面设有第一安装组件2,所述电池箱1下方设有第二安装结构3,所述电池箱1内部设有瓦状隔板4,所述瓦状隔板4上下方可拆卸连接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5,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之间通过第一隔板6可拆卸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箱1。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所述电池箱1后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第一限位条12,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一安装板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1,且所述第一限位条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22,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多个转动式安装结构23,多个所述转动式安装结构23均包括第一转动杆231,所述第一转动杆231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杆231上设有限位螺帽232,所述限位螺帽232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且所述第一转动杆231外侧套和连接第一连接板233,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多个弧形槽24,所述第一连接板233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槽24,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33一端设有螺栓孔234。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述第二安装结构3包括第二安装板31,所述电池箱1下方设有第三滑槽13,所述第二安装板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13,且所述第二安装板3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2,且所述电池箱1通过侧面螺栓14定位所述第二安装板31。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两侧均设有第四滑槽51,所述第一隔板6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凸条61,所述第一凸条61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51,所述电池箱1内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凸条15,所述第二凸条15滑动连接两端所述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背面设有第一安装组件(2),所述电池箱(1)下方设有第二安装结构(3),所述电池箱(1)内部设有瓦状隔板(4),所述瓦状隔板(4)上下方可拆卸连接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5),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之间通过第一隔板(6)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箱(1)。/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背面设有第一安装组件(2),所述电池箱(1)下方设有第二安装结构(3),所述电池箱(1)内部设有瓦状隔板(4),所述瓦状隔板(4)上下方可拆卸连接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组(5),相邻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之间通过第一隔板(6)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所述电池箱(1)后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内均设有第一限位条(12),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一安装板(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1),且所述第一限位条(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22),且所述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多个转动式安装结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转动式安装结构(23)均包括第一转动杆(231),所述第一转动杆(231)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杆(231)上设有限位螺帽(232),所述限位螺帽(232)挤压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志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