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电路及桥式整流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电路及桥式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采用滤波电容对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整流后的波形进行整形,已得到平滑的直流电。滤波电容的耐压由交流输入电压决定,滤波电容的容量由输出功率决定。其中交流输入电压越高所需的滤波电容的耐压越高,交流输入电压越低所需的滤波电容的容量越大。当交流输入电压的变化范围比较大时,滤波电容的耐压非常高且容量非常大,会导致滤波电容的尺寸非常庞大,进而使得桥式整流电路的成品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滤波电路及桥式整流电路,以解决现有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较大时滤波电容的尺寸过大、桥式整流电路成品过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电压检测模块、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以及控制模块、第四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五端与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待滤波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滤波电容、电压检测模块、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以及控制模块、第四滤波电容;/n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n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n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五端与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n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n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待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用于接地;/n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为低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三滤波电容构成并联关系,当所述检测信号为高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三滤波电容构成串联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滤波电容、电压检测模块、第二滤波电容、第三滤波电容以及控制模块、第四滤波电容;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正极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五端与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负极、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待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端用于接地;
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为低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三滤波电容构成并联关系,当所述检测信号为高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三滤波电容构成串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容为高耐压低容量电解电容,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三滤波电容为低电压电解电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五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六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六端;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控制模块的第四端;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当所述检测信号为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庄彪,郭修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达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