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该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1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用于从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其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该设备包括环形拾取主体(11),该环形拾取主体支承拾取元件(29),拾取元件(29)可相对于拾取主体(11)沿径向滑动。拾取主体(11)可同轴地围绕圆形针织机(100)的针筒(121)布置,使得每个拾取元件(29)横向地面向机器(100)的针(123)。每个拾取元件(29)的指向拾取主体(11)的轴线的端部都具有座部(30),该座部可接合针(123)的杆部(123b)的区域,其位于相对于针(123)的头部(123c)相反侧上的针(123)的舌部(123d)附近。该设备包括由弹性装置(33)和径向推动件(34)构成的致动装置,该弹性装置(33)作用在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滑动朝向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与弹性装置(23)的作用相反,该径向推动件(34)作用在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滑动远离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从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该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该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在通过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生产管状针织物的领域中,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物品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单元,以对该物品执行额外的、不能在所述机器上进行的或在所述机器上执行在经济上并不便利的作业。特别是,在袜类生产领域中,近年来已经开发出通过缝合或缝合线圈来自动执行闭合其袜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一些是基于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拾取物品并且将其转移到与生产机器不同的工位以执行额外的作业,以便在额外的作业工位中闭合袜类物品的袜头,同时该机器用于生产另一袜类物品。相对于基于直接在用于生产袜类物品的机器上执行袜类物品的袜头的闭合的其他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不会过度地损害机器的生产率。将袜类物品或更一般地是管状物品从用于生产它们的机器转移到闭合物品的轴向端部或更一般地是完成对物品的额外作业的工位一般是通过拾取设备来执行的,拾取设备通过拾取元件从机器的针单独地取得物品的针织圈并在物品的转移期间保持它们。在用于闭合袜类物品的袜头的一些方法中,拾取设备还用于在执行额外作业期间支承物品,而在其他方法中,拾取设备专门用于转移物品,这是因为一旦物品已经到达要在其中执行额外作业的工位,它将先前通过针拾取的针织圈转移到具有在执行额外作业期间支承物品的功能的另一设备、比如操纵设备。该操纵设备对属于从拾取设备接纳的针织排的一半的圈进行布置,使得它们面向属于针织物同一排的另一半的圈,并在连结彼此面向的成对针织圈的缝合头部或缝合线圈头部的干预期间在相互面对的位置支承针织物的两个半排。在用于简单地将物品从生产它的机器转移到操纵设备的一些已知类型的拾取设备中,为了将针织圈从针转移到拾取元件,拾取元件与针之间的联接通常通过将针的头部插入形成在拾取元件的端部中的座部中而发生。因此,拾取设备通常具有环形拾取主体,该环形拾取主体设计成同轴地面向针筒的端部,针的头部从该端部突出,并且该端部支承多个拾取元件,这些拾取元件平行于拾取主体的轴线定向。例如在EP0942086中示出了这类拾取设备。例如在EP2250306中也已知并描述了拾取设备,该拾取设备包括环形拾取主体,该环形拾取主体支承可相对于拾取主体沿径向滑动的拾取元件。拾取主体可同轴地围绕圆形袜类针织机的针筒布置,使得每个拾取元件横向地面向机器的对应针。这类拾取设备包括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作用在拾取元件上,以使它们朝向或远离拾取主体的轴线运动,从而相对于其所面向的针接合或脱离每个拾取元件,并且每个拾取元件都适于拾取保持在针上的物品的针织圈。根据EP2250306,每个拾取元件的指向轴线的端部都具有座部,该座部可接合针的杆部的位于相对于头部相反侧上的针的舌部附近的区域,且致动装置包括作用在拾取元件上以使其滑动朝向轴线的弹性装置和作用在拾取元件上以与弹性装置的作用相反使其滑动远离轴线的径向推动件。在额外作业工位中,设有操纵设备,该操纵设备设有环形主体,该环形主体布置成其轴线是竖直的。环形主体在其下面上设有多个尖钉,这些尖钉沿着假想的圆柱形表面布置,该假想的圆柱形表面的轴线与该轴线重合并且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各尖钉根据与存在于拾取设备的拾取元件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角度间隔围绕轴线均匀地在角度上相互隔开。在实践中,每个拾取元件都与操纵设备的尖钉相匹配,并且当拾取设备布置在额外作业工位中时,拾取设备的拾取主体将处于与操纵设备的主体同轴的位置,其中,拾取元件围绕尖钉的环形布置而布置,并且每个拾取元件与尖钉径向对准。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拾取设备,该拾取设备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上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其可以以相对简单的方式提供并且可以以出色的精度联接到机器的针。基于该目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操作中的高可靠性的设备。该目标以及该目的和在下文中将变得更明了的其他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一种拾取设备来实现,该拾取设备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从对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较佳但非排它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了,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示意性轴向剖视图,其拾取主体相对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的针筒同轴地布置在上方;图1a是图1的细节的放大图;图2是处于图1中所示位置的拾取设备的放大示意性俯视图,其中,一些部件用虚线和短划线示出;图2a是图2的细节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示意性轴向剖视图,其拾取主体下放到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针织机上;图4是处于图3中所示位置的拾取设备的放大示意性俯视图;图4a是图4的细节的放大图;图5至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在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中拾取物品以及其在用于物品的额外作业的工位中的布置期间的操作的示意图,更具体地:图5是在拾取元件与机器的针接合之前围绕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的针筒布置的拾取主体的轴向剖视图;图6是类似于图5的轴向剖视图,其中,拾取元件与机器的针接合;图7是针织圈从机器的针穿到拾取元件的轴向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拾取元件的放大侧视图,其搁置抵靠于针的杆部;图9是在针织圈从针过渡到拾取元件期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拾取元件的放大侧视图,其联接到针的杆部;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的拾取元件的放大俯视图,其联接到以横截面示出的针的杆部;图11是借助拾取主体使物品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的针脱离的轴向剖视图;图12是在将物品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移除期间拾取主体的轴向剖视图;图13是在布置在额外作业工位中并与用于生产物品的机器隔开的操纵装置处的拾取主体布置的轴向剖视图;图14是在物品从拾取主体到操纵设备的过渡期间位于操纵设备处的拾取主体的轴向剖视图;图15是在物品已经被弃置在操纵设备上之后拾取主体与用于物品的额外作业的工位之间的间隔的轴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单筒针织机的应用,该针织机总地由附图标记100指示,但是它也可以用于从布置在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双筒圆形针织机的下针筒中的针拾取物品101,或者还可以用于从位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双筒圆形针织机的上针筒中的针拾取物品。然而,在该最后一种情形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必须相对于附图中所示的上下颠倒安装。参照附图,设计成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拾取设备服务的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单筒圆形针织机100包括针筒121,该针筒121具有竖直定向的轴线121a。在针筒121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轴向狭槽122,针123容纳在它们中的每一个内部并且可以沿着对应的轴向狭槽122以交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10),所述拾取设备(10)包括:环形拾取主体(11),所述拾取主体支承能沿径向相对于所述拾取主体(11)滑动的拾取元件(29),所述拾取主体(11)能同轴地围绕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100)的针筒(121)布置,以使得每个所述拾取元件(29)横向地面向机器(100)的针(123);设有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作用在所述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朝向或远离所述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运动,用以使每个拾取元件(29)接合或脱离其所面向的所述机器(100)的针(123),并且每个所述拾取元件(29)适于拾取保持在所述针(123)上的针织圈,所述拾取主体(11)能根据命令从拾取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反之亦然,在所述拾取位置,所述拾取主体同轴地围绕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所述圆形针织机(100)的所述针筒(121)布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拾取主体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机器的所述针筒横向间隔开且布置有适于对所述物品(101)执行额外操作的所述单元的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工位(102)处,在所述拾取主体(11)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情况下,用于进一步加工所述物品(101)的所述工位(102)包括操纵元件(60),所述操纵元件(60)设有沿圆柱形表面布置且设计成接合所述物品(101)的多个尖钉(62),所述拾取主体(11)在所述释放位置同轴于所述尖钉(62)沿其布置的圆柱形表面布置,所述尖钉(62)沿其布置的圆柱形表面在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拾取元件(29)的指向所述轴线(11a)的端部沿其布置的所述圆柱形表面径向间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416 IT 1020190000058381.一种用于从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拾取管状针织物并将其转移到适于在物品上执行额外操作的单元的拾取设备(10),所述拾取设备(10)包括:环形拾取主体(11),所述拾取主体支承能沿径向相对于所述拾取主体(11)滑动的拾取元件(29),所述拾取主体(11)能同轴地围绕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圆形针织机(100)的针筒(121)布置,以使得每个所述拾取元件(29)横向地面向机器(100)的针(123);设有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作用在所述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朝向或远离所述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运动,用以使每个拾取元件(29)接合或脱离其所面向的所述机器(100)的针(123),并且每个所述拾取元件(29)适于拾取保持在所述针(123)上的针织圈,所述拾取主体(11)能根据命令从拾取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反之亦然,在所述拾取位置,所述拾取主体同轴地围绕用于袜类或类似物的所述圆形针织机(100)的所述针筒(121)布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拾取主体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机器的所述针筒横向间隔开且布置有适于对所述物品(101)执行额外操作的所述单元的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工位(102)处,在所述拾取主体(11)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情况下,用于进一步加工所述物品(101)的所述工位(102)包括操纵元件(60),所述操纵元件(60)设有沿圆柱形表面布置且设计成接合所述物品(101)的多个尖钉(62),所述拾取主体(11)在所述释放位置同轴于所述尖钉(62)沿其布置的圆柱形表面布置,所述尖钉(62)沿其布置的圆柱形表面在所述释放位置在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拾取元件(29)的指向所述轴线(11a)的端部沿其布置的所述圆柱形表面径向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拾取元件(29)的指向所述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的端部(29a)设有座部(30),所述座部能接合所述针(123)的杆部(123b)的位于相对于所述针(123)的头部(123c)相反侧上的所述针(123)的舌部(123d)附近的区域,并且所述致动装置包括弹性装置(33)和径向推动件(34),所述弹性装置作用在所述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滑动朝向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与所述弹性装置(33)的作用相反,所述径向推动件作用在所述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滑动远离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所述拾取主体(11),所述拾取主体定向为使得其轴线(11a)是竖直的,并且安装在能根据命令相对于支承结构(15)围绕与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间隔开的竖直致动轴线(13a)旋转的臂(12)上,用以将所述拾取主体(11)从所述拾取位置过渡到所述释放位置,反之亦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臂(12)能根据命令沿着所述竖直致动轴线(13a)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主体(11)设有多个径向狭槽(28),每个径向狭槽滑动地容纳拾取元件(29),所述拾取主体(11)支承所述径向推动件(34),与所述弹性装置(33)的作用相反,所述径向推动件根据命令作用在所述拾取元件(29)上,以使其滑动远离所述拾取主体(11)的轴线(11a);设有用于界定所述拾取元件(29)朝向所述拾取主体(11)的所述轴线(11a)的行程的装置(41)。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元件(29)的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罗纳地E·罗纳地F·罗纳地
申请(专利权)人:罗纳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