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箔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66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箔用收纳装置,其包括:收纳本体,其提供用于收纳缠绕于芯的铜箔的收纳空间;第一支撑部,其以支撑所述芯的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第二支撑部,其以支撑所述芯的另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第一阻尼部,其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芯的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阻尼部,其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芯的另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阻尼本体,其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复数个第一阻尼凸起,其从所述第一阻尼本体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铜箔用收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纳铜箔的铜箔用收纳装置,所述铜箔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柔性印刷电路板等。
技术介绍
铜箔在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等各种产品中利用。这种铜箔在向阳极和阴极之间供应电解液之后,通过施加电流的电镀方式制造出。如上所述,在通过电镀方式制造铜箔的过程中,将会使用电解铜箔制造装置。通过电解铜箔制造装置制造出的铜箔以缠绕于芯(Core)的状态运输给客户。例如,缠绕于芯的铜箔可以装载到如汽车、船舶、铁道车辆、飞机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在这种运输过程中,铜箔用收纳装置起到用于收纳缠绕于芯的铜箔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铜箔用收纳装置通过对凸出于铜箔两侧的芯进行支撑来收纳了缠绕于芯的铜箔。因此,运输工具的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晃动等经由铜箔用收纳装置传递到芯,并且经由芯传递给铜箔。由于传递到铜箔的振动、晃动等会对铜箔造成颤振等,因此存在有在运输过程中引起对铜箔出现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晃动等而在铜箔中出现的缺陷率的铜箔用收纳装置。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如下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可以包括:收纳本体,其提供用于收纳缠绕于芯的铜箔的收纳空间;第一支撑部,其以支撑所述芯的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第二支撑部,其以支撑所述芯的另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第一阻尼部,其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芯的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阻尼部,其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芯的另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阻尼部可以包括:第一阻尼本体,其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复数个第一阻尼凸起,其从所述第一阻尼本体凸出。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期待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被实现为,利用第一阻尼部吸收经由收纳本体和第一支撑部传递而知的振动、晃动等。由此,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传递到芯的振动、晃动等的强度,从而能够降低因振动、晃动等而在铜箔中出现的缺陷率。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结束运输后的铜箔的品质,而且还能提高铜箔在运输作业中的稳定性和容易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的概略性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的以图1的I-I线为基准的概略性侧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一阻尼部的概略性立体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支撑部的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以图2的Ⅱ-Ⅱ线为基准的第一支撑部和收纳本体的概略性分解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阻尼部的概略性立体图。图8和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二支撑部的实施例的概略性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以图2的Ⅲ-Ⅲ线为基准的第二支撑部和收纳本体的概略性分解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阻尼部的概略性立体图。图12是表示沿着图11的A箭头方向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阻尼部的变形实施例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图13是表示沿着图11的B箭头方向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阻尼部结合于第一支撑部的形态的概念性侧视图。图14至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阻尼部结合于第一支撑部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图17至图2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阻尼部结合于第一支撑部的形态的概略性俯视图。图21和图2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支撑阻尼器结合于第一支撑部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图23和图2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二支撑阻尼器结合于第二支撑部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图2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具有第一侧壁槽和第一侧壁面的第一侧壁部的概略性立体图。图2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一侧壁阻尼器结合于第一侧壁构件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图2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具有第二侧壁槽和第二侧壁面的第二侧壁部的概略性立体图。图2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中的第二侧壁阻尼器结合于第二侧壁构件的形态的概略性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的实施例。在图17至图20中,填充有剖面线的部分表示面向芯而配置的面。在图21和图22中,为了区分构成而在第一支撑阻尼器中填充了剖面线。在图23和图24中,为了区分构件而在第二支撑阻尼器中填充了剖面线。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1用于收纳缠绕于芯(Core)100的铜箔200。所述铜箔200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用负极、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等中。本专利技术的铜箔用收纳装置1可以包括收纳本体2、第一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4、第一阻尼(damper)部5以及第二阻尼部6。参照图1和图2,所述收纳本体2形成有用于收纳缠绕于所述芯100的铜箔200的收纳空间21。所述收纳本体2可以形成为其上侧呈开放的形状。呈开放的所述上侧可以连接于所述收纳空间21。由此,缠绕于所述芯100的铜箔200经由所述收纳本体2的呈开放的上侧而插入到所述收纳空间21,从而可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本体2。若缠绕于所述芯100的铜箔200收纳到所述收纳本体2,则盖部7可以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2。所述盖部7可以封闭所述收纳本体2的呈开放的上侧。所述收纳本体2整体上可以形成为其上侧呈开放的长方体形状,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收纳缠绕于所述芯100的铜箔200的形状,就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参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支撑部3以支撑所述芯100的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2。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以能够分离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2。若所述第一支撑部3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2,则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21。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槽31,所述芯100插入于所述第一支撑槽3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槽31,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形成为其上侧呈开放的形状。由此,所述芯100可以经由所述第一支撑部3的呈开放的上侧而插入到所述第一支撑槽31。所述第一支撑槽31整体上可以形成为半圆形状,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使所述芯100插入的形状,就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面32。所述第一支撑面32可以对插入到所述第一支撑槽31的芯100进行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面32可以是所述第一支撑部3的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槽31侧的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面32可以形成为曲面。参照图1至图6,所述第一支撑部3可以包括第一插入构件3a和第一缩小槽3b。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纳本体,提供用于收纳缠绕于芯(Core)的铜箔的收纳空间;/n第一支撑部,以支撑所述芯的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n第二支撑部,以支撑所述芯的另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n第一阻尼部,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芯的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n第二阻尼部,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芯的另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支撑部,/n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n第一阻尼本体,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n复数个第一阻尼凸起,从所述第一阻尼本体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1113 KR 20-2019-0004544;20200703 KR 20-2020-001.一种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本体,提供用于收纳缠绕于芯(Core)的铜箔的收纳空间;
第一支撑部,以支撑所述芯的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
第二支撑部,以支撑所述芯的另一侧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收纳本体;
第一阻尼部,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芯的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
第二阻尼部,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芯的另一侧之间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
第一阻尼本体,结合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
复数个第一阻尼凸起,从所述第一阻尼本体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
第一支撑槽,所述芯插入于所述第一支撑槽;以及
第一支撑面,对插入于所述第一支撑槽的芯的一侧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
第一插入构件,用于插入到所述收纳本体;以及
第一缩小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插入构件,
所述收纳本体包括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一插入构件的除了所述第一缩小槽以外的部分插入于所述第一插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复数个所述第一阻尼凸起在所述芯的一侧以与所述芯的彼此不同的部分接触的方式彼此隔开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箔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形成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英泰郑仁秀金昇玟梁荣奎
申请(专利权)人:SK纳力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