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30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头、充电器充电电路、电池盒和正接电路,充电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电器充电电路的正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盒的正极电性连接,充电器充电电路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盒的负极电性连接,电池盒的负极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阻,电阻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第九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简单巧妙,不仅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简便,还具有电池反接提醒功能,能够电池检测的效果,还能够提高电池检测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
本技术涉及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
技术介绍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发展新能源已是大势所趋。纯电动汽车有着节能环保、舒适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得到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可充电电池得到大力发展,在可充电电池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充电检测。现有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的结构复杂,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过程较为不便,且反接提示不够明显,容易导致电池反接检测,不仅影响电池检测的效果,还容易影响电池检测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的结构复杂,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过程较为不便,且反接提示不够明显,容易导致电池反接检测,不仅影响电池检测的效果,还容易影响电池检测安全可靠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头、充电器充电电路、电池盒和正接电路,所述充电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的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的负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盒的负极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阻,所述电阻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所述第九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的输出端与电池盒的正极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正接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一指示灯,所述第四导线的外壁电性连接有第六导线,所述第六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一指示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七导线,所述第七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八导线,所述第八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一导线的外壁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电阻为活动变阻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与第二指示灯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蜂鸣器为有源自激型蜂鸣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通过设置有蜂鸣器、第一二极管和第二指示灯,当电池充电检测合闭开关发生反接的时候,此时电池的正极流出电流依次经过电池盒的负极、电阻、第一二极管、蜂鸣器、第二指示灯和开关形成回路,此时反接电路连通,蜂鸣器发出鸣叫,同时第二指示灯点亮,能够提醒工作人员电池反接,无法进行充电检测,若电池正接的时候,电池的正极流出电流依次经过电池盒的正极、开关、第一指示灯和第二二极管形成回路,此时第一指示灯通电点亮,提醒工作人员电池正接,该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简单巧妙,不仅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简便,还具有电池反接提醒功能,能够电池检测的效果,还能够提高电池检测的安全可靠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简单巧妙,不仅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简便,还具有电池反接提醒功能,能够电池检测的效果,还能够提高电池检测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的电路图。图中:1充电头、2充电器充电电路、3电池盒、4正接电路、41第二二极管、42第一指示灯、5电阻、6第一二极管、7蜂鸣器、8第二指示灯、9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头1、充电器充电电路2、电池盒3和正接电路4,充电头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阻5,电阻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第九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二极管6,第一二极管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蜂鸣器7,蜂鸣器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第三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指示灯8,第二指示灯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第四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开关9,开关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第五导线的输出端与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正接电路4包括第二二极管41和第一指示灯42,第四导线的外壁电性连接有第六导线,第六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一指示灯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指示灯4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七导线,第七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4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二极管4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八导线,第八导线的输出端与第一导线的外壁电性连接。电阻5为活动变阻器,变阻器能够根据电池规格调整反接电路上的电阻,保障电路的安全。第一指示灯42与第二指示灯8的规格相同,第一二极管6和第二二极管41的规格相同。蜂鸣器7为有源自激型蜂鸣器,有源自激型蜂鸣器通过即可发出鸣叫,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上述电性连接为现有技术,且属于本领域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加以赘述。本技术中,当电池充电检测合闭开关发生反接的时候,此时电池的正极流出电流依次经过电池盒3的负极、电阻5、第一二极管6、蜂鸣器7、第二指示灯8和开关9形成回路,此时反接电路连通,蜂鸣器7发出鸣叫,同时第二指示灯8点亮,能够提醒工作人员电池反接,无法进行充电检测,若电池正接的时候,电池的正极流出电流依次经过电池盒3的正极、开关9、第一指示灯42和第二二极管41形成回路,此时第一指示灯42通电点亮,提醒工作人员电池正接,该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简单巧妙,不仅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维护简便,还具有电池反接提醒功能,能够电池检测的效果,还能够提高电池检测的安全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头(1)、充电器充电电路(2)、电池盒(3)和正接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阻(5),所述电阻(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所述第九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二极管(6),所述第一二极管(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蜂鸣器(7),所述蜂鸣器(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指示灯(8),所述第二指示灯(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开关(9),所述开关(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的输出端与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巧妙的电池检测防反接电路,包括充电头(1)、充电器充电电路(2)、电池盒(3)和正接电路(4),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充电电路(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盒(3)的负极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电阻(5),所述电阻(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九导线,所述第九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二极管(6),所述第一二极管(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蜂鸣器(7),所述蜂鸣器(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指示灯(8),所述第二指示灯(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开关(9),所述开关(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五导线,所述第五导线的输出端与电池盒(3)的正极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延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