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作战防护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外壳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左侧与弹性带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型卡块,所述连接带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该柔性防刺背心结构,通过二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槽与一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块卡接,然后通过连接卡板上的连接扣与连接槽卡接,实现了对柔性防刺背心的快速穿戴,避免了穿戴速度过慢影响穿戴者的任务,提高了柔性防刺背心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
本技术涉及作战防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
技术介绍
柔性防刺背心是部队人员、公安民警、海关等执法人员、保安人员的主要装备,部队在各种处突防暴和救援战斗中重伤、致残、牺牲的官兵,超过半数与防护救援装备落后有关,因是执勤、执法、安保和部队战斗任务均具有防护和救生的双重性,经常在遂行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抢险救援战斗,因而面临的威胁多种多样,既可能遭遇刀具等锐器或棍棒等钝器攻击,因此需要有较好的柔性防刺背心。现有的防刺背心在进行使用时,柔性防刺背心在穿戴过程较为麻烦,且穿戴的时间较长,影响穿戴者的任务,在防护方面的韧性较差,且穿戴的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具备,柔性防刺背心穿戴过程较为便捷,且穿戴的舒适度较高等优点,解决了防刺背心穿戴过程较为麻烦,且穿戴的舒适度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所述外壳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块,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左侧与弹性带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型卡块,所述连接带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所述二号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的内表面与L型卡块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所述连接卡板的背面与弹性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卡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所述外壳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带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与连接扣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由超高强纤维布料、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芳纶短切丝、竹纤维面料和雪纺布料组成。优选的,所述超高强纤维布料、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的外表面和芳纶短切丝的外表面呈十字交叉交错编制。优选的,所述竹纤维面料和雪纺布料的外表面编制呈层叠状。优选的,所述超高强纤维布料、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丝的厚度比例为1:1:1。优选的,竹纤维面料和雪纺布料的厚度比例为1:2。(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可通过二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槽与一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块卡接,然后通过连接卡板上的连接扣与连接槽卡接,再通过编制机将超高强纤维布料、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丝进行编制,接着将竹纤维面料和雪纺布料进行粘接。1、该柔性防刺背心结构,通过二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槽与一号固定块上的L型卡块卡接,然后通过连接卡板上的连接扣与连接槽卡接,实现了对柔性防刺背心的快速穿戴,避免了穿戴速度慢影响穿戴者的任务,提高了柔性防刺背心的实用性。2、该柔性防刺背心结构,通过编制机将超高强纤维布料、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和芳纶短切丝进行编制,接着将竹纤维面料和雪纺布料进行粘接,实现了柔性防刺背心对人员的保护,提高了柔性防刺背心穿戴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接装置分离状态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纵剖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局部结构主视图。图中:1、外壳;2、连接带;3、弹性带;4、卡接装置;5、一号固定块;6、L型卡块;7、二号固定块;8、L型卡槽;9、连接卡板;10、连接扣;11、连接槽;12、超高强纤维布料;13、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4、芳纶短切丝;15、竹纤维面料;16、雪纺布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2,外壳1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3,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接装置4,卡接装置4包括一号固定块5,一号固定块5的左侧与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连接,一号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型卡块6,连接带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7,二号固定块7的顶部开设有L型卡槽8,L型卡槽8的内表面与L型卡块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9,连接卡板9的背面与弹性带3的正面固定连接,连接卡板9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0,外壳1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带2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连接槽11,连接槽11的内表面与连接扣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外壳1由超高强纤维布料12、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3、芳纶短切丝14、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组成,超高强纤维布料12、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3的外表面和芳纶短切丝14的外表面呈十字交叉交错编制,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的外表面编织呈层叠状,超高强纤维布料12、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3和芳纶短切丝14的厚度比例为1:1:1,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的厚度比例为1:2。工作原理:首先使用人员将柔性防刺背心穿戴上,再通过连接带2上的二号固定块7与弹性带3上的一号固定块5活动连接,接着通过二号固定块7上的L型卡槽8与一号固定块5上的L型卡块6卡接,然后通过连接卡板9上的连接扣10与连接槽11卡接,完成对柔性防刺背心的快速穿戴,再通过编制机将超高强纤维布料12、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3和芳纶短切丝14进行编制,接着将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进行粘接,完成了柔性防刺背心的编制,在柔性防刺背心穿戴过程中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对穿戴者的舒适度进行提高。综上所述,该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可通过二号固定块7上的L型卡槽8与一号固定块5上的L型卡块6卡接,然后通过连接卡板9上的连接扣10与连接槽11卡接,再通过编制机将超高强纤维布料12、超高强超高密度聚乙烯短切纱13和芳纶短切丝14进行编制,接着将竹纤维面料15和雪纺布料16进行粘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接装置(4),所述卡接装置(4)包括一号固定块(5),所述一号固定块(5)的左侧与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型卡块(6),所述连接带(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7),所述二号固定块(7)的顶部开设有L型卡槽(8),所述L型卡槽(8)的内表面与L型卡块(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9),所述连接卡板(9)的背面与弹性带(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卡板(9)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0),所述外壳(1)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带(2)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的内表面与连接扣(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防刺背心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正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正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接装置(4),所述卡接装置(4)包括一号固定块(5),所述一号固定块(5)的左侧与弹性带(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L型卡块(6),所述连接带(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块(7),所述二号固定块(7)的顶部开设有L型卡槽(8),所述L型卡槽(8)的内表面与L型卡块(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卡板(9),所述连接卡板(9)的背面与弹性带(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卡板(9)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0),所述外壳(1)的正面且位于连接带(2)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的内表面与连接扣(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高勇,邓复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