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将它的感应线悬挂于门锁内侧的扭把上后,具有门铃和防盗报警的两种功用。它由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工作电路组成。工作电路包括电子感应开关部分,门铃部分、报警部分,功放部分和电源。其构造的特点是:电子感应开关部分的振荡器为带偏置稳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报警部分增设有具有第一延时环节和第二延时环节的延时电路。(*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duction door bell anti-thef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duction door bell anti-theft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duction wire is hung on the torsion bar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door lock,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wo functions of a door bell and an anti-theft alarm.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posed of a casing and a working circuit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working circuit comprises an electronic inductive switch, a doorbell, an alarm, a power amplifier and a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scillator of the electronic inductive switch part is a capacitance three point oscillator with bias voltage stabilization; the alarm part is additionally provided with a delay circuit with a first delay link and a second delay l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感应门铃防盗器。去年台湾已出现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当用户把它的感应线悬挂于门锁内侧的扭把上后,来访者只要触摸到门外侧的锁芯前部(即钥匙孔口部),它即可发出音乐门铃声;需要防盗报警时,将其功能开关自门铃位置拨向报警位置,一旦盗贼在撬锁时触到锁芯前部,它即报警。其不足之处在于1、灵敏度随电源电压变化很大,需经常调节;而且灵敏度调节旋钮与电源开关联动,关闭一次电源,就需重调一次灵敏度。2、无论是主人开锁还是盗贼撬锁触到锁芯前部,它均发出报警声;一旦人体不触及锁芯,报警声即停。这样一方面不具有鉴别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报警声触发后无延时,因而报警效果差。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当我们把它悬挂于门锁内侧的扭把上后,它不仅具有门铃和防盗报警的两种功用,而且灵敏度稳定,不会误报警。本技术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构成的。其构造的主要特点是1、电子感应开关部分中的振荡器采用带有基极偏置稳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以改善灵敏度的稳定性)。2、报警部分增设有具有第一延时环节和第二延时环节的延时电路(为防止误报警和延长报警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予以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中1为门,2为门锁,8为扭把)。图2是位于门面上的门锁锁芯前部视图。图3是感应门铃防盗器工作电路图。参照附图,本技术由壳体3和设于壳体内的工作电路组成。壳体3上设有电源拨动开关4(即K1),门铃、报警拨动开关5(即K2),开关柄通孔6和发光二极管显示孔7。工作电路由电子感应开关部分,门铃部分,报警部分,具有扬声器的功放部分和电源组成。电子感应开关包括具有三极管(Q1),电容(C1~C4),电感(L1),电阻(R1~R5)及二极管(D1~D2)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其中R1、D1、D2为Q1基极偏置的稳压环节。C1、C2为谐振电容,决定振荡频率),伸出壳体并悬挂于门锁内侧扭把上的感应线,具有三极管(Q2、Q3)、二极管(D3)及电阻(R6)的电子开关电路和具有电阻(R7)及置于壳体显示孔7内的发光二极管(D4)的感应指示电路,感应线9的两端点联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报警部分由报警声音响电路和增设的延时电路组成。报警声音响电路由型号为CW9561的集成块IC2,振荡电阻(R11),电源降压电阻(R10),去耦电容(C7)以及输出耦合电阻(R12)组成;延时电路由具有或非门(HF1、HF2)、电阻(R8)及电容(C5)的第一延时环节和具有或非门(HF3、HF4),电阻(R9)及电容(C6)的第二延时环节组成。门铃部分由专用门铃音乐集成电路IC3(CW9300系列)降压电阻R13,去耦电容C8,振荡电路R16,触发电阻R14和输出耦合电阻R15组成。功放部分由三极管Q4、Q5和扬声器YD组成。电源由四节5号电池串接组成。当我们将感应门铃防盗器的感应线9悬挂于门锁内侧的扭把8上,拨动电源开关4(即K1)使电源接通,此时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起振,Q1集电极电位较低,D3导通,Q2饱和,Q3截止,Q3集电极无电压输出,电子开关处断开状态,D4不亮(无感应指示)。同时,其它电路部分得电,并处于守候状态。当人体(手指)触到锁芯前部10,人体分布电容使Q1停振,Q1集电极电位升高使D3截止,从而Q2截止,Q3饱和导通;于是,感应指示灯D4启亮,接近于电源电压的电压送至门铃、报警开关K2。如果K2处于接通门铃部分回路的位置,电子开关的输出电压经K2、R14触发IC3,使IC3奏出一首乐曲,乐曲信号通过R15和K2加至功放部分Q4基极,再由Q4和Q5组成的复合管放大后推动扬声器YD发出宏亮的声音。如果K2处于接通报警部分回路的位置,电子开关的输出电压经K2加至报警部分的第一延时环节。若人体(手指)持续接触锁芯前部10,感应线受到连续感应,电子开关持续输出的电压通过R8对C5充电,C5电压指数上升,经t1时间达到IC1的门限电平后,HF1输出低电位,HF2输出高电位触发第二延时环节(单稳态触发器),使HF3输出低电位,由于C6两端电压不能突变,HF4输出高电位,触发器进入不稳状态,与此同时,电源电压通过R9对C6充电,C6两端电压指数上升。HF4输出的高电位通过R10提供IC2电源,使IC2产生报警声,报警声信号经R12、K2送至功放部分放大后推动扬声器YD发出报警声。经过t2时间,C6充电电压上升至IC1的门限电平后,HF4输出零电位,IC2无电源,报警声停止。由上可知,当开关K2处于门铃位置时,感应线只需受到短暂的人体感应,即可使该感应门铃防盗器奏响一首完整乐曲;当开关K2处于报警位置时,感应线须受到持续时间大于第一延时t1的人体感应,才能促使该感应门铃防盗器发出延续时间为t2的报警声。因此,为了使该产品报警无误,第一延时t1的设计时间应大于主人开锁所需时间,而小于盗贼撬锁所需时间。较之现有产品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有足够的灵敏度。即使盗贼带手套,也能触发报警。2、灵敏度稳定,且不必调整。电源电压变化于2.5V~6V之间时,灵敏度波动不大。3、不会误报警,实用性强。主人开门不报警;盗贼撬锁则报警,即使盗贼撬锁是间断性的,但只要半小时内撬锁时间累计12秒,也能触发报警,而且触发报警后报警声可延续t2时间。4、功耗小。整机静态电流1.3mA。5、音响大。门铃及报警声声强>50db(当电源为6V时)。6、该产品为悬挂式,因而使用、收藏均便利。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由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工作电路组成,壳体上设有电源拨动开关和门铃、报警拨动开关,工作电路包括电子感应开关部分、门铃部分、报警部分、具有扬声器的功放部分和电源,其特征在于A、电子感应开关部分包括具有三极管(Q1),电容(C1~C4),电感(L1),电阻(R1~R5)及二极管(D1~D2)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伸出壳体并悬挂于门锁内侧扭把上的感应线;具有三极管(Q2~Q3)、二极管(D3)及电阻(R6)的电子开关电路和具有电阻(R7)及置于壳体显示孔内的发光二极管(D4)的感应指示电路,感应线的两端点联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B、报警部分由报警声音响电路和增设的延时电路组成,延时电路由具有或非门(HF1、HF2)、电阻(R8)及电容(C5)的第一延时环节和具有或非门(HF3、HF4)、电阻(R9)及电容(C6)的第二延时环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门铃防盗器,其特征在于报警部分的报警声音响电路由型号为CW9561的集成块、振荡电阻(R11),电源降压电阻(R10),去耦电容(C7)以及输出耦合电阻(R12)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将它的感应线悬挂于门锁内侧的扭把上后,具有门铃和防盗报警的两种功用。它由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工作电路组成。工作电路包括电子感应开关部分,门铃部分、报警部分,功放部分和电源。其构造的特点是电子感应开关部分的振荡器为带偏置稳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报警部分增设有具有第一延时环节和第二延时环节的延时电路。文档编号G08B13/02GK2062473SQ8922029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门铃防盗器,由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工作电路组成,壳体上设有电源拨动开关和门铃、报警拨动开关,工作电路包括电子感应开关部分、门铃部分、报警部分、具有扬声器的功放部分和电源,其特征在于:A、电子感应开关部分包括具有三极管(Q↓〔1〕) ,电容(C↓〔1〕~C↓〔4〕,电感(L↓〔1〕),电阻(R↓〔1〕~R↓〔5〕)及二极管(D↓〔1〕~D↓〔2)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伸出壳体并悬挂于门锁内侧扭把上的感应线;具有三极管(Q↓〔2〕~Q↓〔3〕)、二极管(D↓〔3〕)及电阻(R↓〔6〕)的电子开关电路和具有电阻(R↓〔7〕)及置于壳体显示孔内的发光二极管(D↓〔4〕)的感应指示电路,感应线的两端点联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B、报警部分由报警声音响电路和增设的延时电路组成,延时电路由具有或非门(HF↓ 〔1〕、HF↓〔2〕)、电阻(R↓〔8〕)及电容(C↓〔5〕)的第一延时环节和具有或非门(HF↓〔3〕、HF↓〔4〕)、电阻(R↓〔9〕)及电容(C↓〔6〕)的第二延时环节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