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94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包括固定壳,干燥腔,底座,滑轨,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插接壳,控制器内核,第一固定框,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抽拉槽,抽拉杆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座,固定槽,插接杆,挂接钩和吸潮包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潮包移动工作,同时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潮包更换工作;第二固定框,挤压垫,吸附板,固定壳,干燥腔,底座和滑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固定框的下端插接在滑轨的上侧内部,然后通过挤压垫增加第二固定框和固定壳之间的压力,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固定工作,方便进行灵活使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控制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风机、进出风口、各种管道及控制器组成,通过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能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新风系统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很普及,近年引入我国后正逐步推广普及中。新风控制器是一款多功能型的家居智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控制产品,能实时有效的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温湿度的实时变化情况,并智能控制新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及环境温湿度进行调节,始终保持室内空气质量及环境的最佳状态。但是现有的新风控制器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加固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拆卸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除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以解决现有的新风控制器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加固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拆卸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除潮的问题。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包括固定壳,干燥腔,底座,滑轨,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插接壳,控制器内核,第一固定框,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抽拉槽,抽拉杆和密封圈,所述的干燥腔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底座螺栓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滑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安装在滑轨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安装在固定壳的外壁;所述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安装在干燥腔的内部顶端;所述的插接壳插接在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器内核螺栓连接在插接壳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框螺栓连接在插接壳的右侧且与控制器内核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液晶显示屏镶嵌在第一固定框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控制器内核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控制面板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框的下端且与控制器内核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抽拉槽开设在第一固定框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拉杆的下端轴接在抽拉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套接在插接壳的外壁右侧;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框,硅胶垫,挤压垫,通风孔和吸附板,所述的硅胶垫胶接在第二固定框的内部顶端;所述的挤压垫胶接在第二固定框的上端;所述的通风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框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附板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框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包括加固板,锥形加固块,密封框,插接孔和支撑杆,所述的锥形加固块从左到右焊接在加固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加固板的右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密封框的左侧上端和左侧下部;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密封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螺栓连接在加固板之间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包括连接座,固定槽,插接杆,挂接钩和吸潮包,所述的固定槽开设在连接座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插接在固定槽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挂接钩的上端从前到后依次套接在插接杆的外壁;所述的吸潮包的上端分别挂接在挂接钩的下端外壁。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采用硅胶圈且胶接在第一固定框的左侧;所述的底座采用倒L型的PVC座;所述的滑轨设置在固定壳的内部底端。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垫采用锥形的橡胶垫;所述的吸附板采用长方体的磁铁板且分别设置在通风孔的上端和下端。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固定框插接在固定壳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挤压垫的上端和固定壳的内部顶端接触设置;所述的吸附板和固定壳吸附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加固板和密封框以及支撑杆成锥形设置;所述的加固板的右端分别设置在插接孔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壳贯穿插接孔且插接在加固板之间;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密封框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座;所述的挂接钩采用不锈钢挂钩;所述的吸潮包从前到右依次设置在连接座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在固定壳的内部顶端左侧;所述的连接座设置在干燥腔的内部顶端;所述的吸潮包设置在干燥腔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和吸潮包设置在第二固定框的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固板,锥形加固块,密封框,支撑杆和固定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锥形加固块砌设在材料的内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加固工作。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框,硅胶垫,挤压垫,通风孔和吸附板以及固定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固定框和固定壳插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控制器内核进行维护以及检修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座,固定槽,插接杆,挂接钩,吸潮包,固定壳,干燥腔,第二固定框和通风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通风孔使吸潮包对第二固定框内部的潮气进行吸附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潮气腐蚀控制器内核,增加防潮功能。4.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座,固定槽,插接杆,挂接钩和吸潮包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潮包移动工作,同时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吸潮包更换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加固板,锥形加固块,密封框,插接孔和支撑杆以及固定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密封框对加固板和砌设材料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美观密封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框,硅胶垫,挤压垫,插接壳和控制器内核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硅胶垫和插接壳接触,同时通过挤压垫和固定壳接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器内核防护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控制器内核受到损坏影响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框,挤压垫,吸附板,固定壳,干燥腔,底座和滑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固定框的下端插接在滑轨的上侧内部,然后通过挤压垫增加第二固定框和固定壳之间的压力,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固定工作,方便进行灵活使用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壳;2、干燥腔;3、底座;4、滑轨;5、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1、第二固定框;52、硅胶垫;53、挤压垫;54、通风孔;55、吸附板;6、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1、加固板;62、锥形加固块;63、密封框;64、插接孔;65、支撑杆;7、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71、连接座;72、固定槽;73、插接杆;74、挂接钩;75、吸潮包;8、插接壳;9、控制器内核;10、第一固定框;11、液晶显示屏;12、控制面板;13、抽拉槽;14、抽拉杆;1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包括固定壳1,干燥腔2,底座3,滑轨4,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可固定悬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包括固定壳(1),干燥腔(2),底座(3),滑轨(4),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7),插接壳(8),控制器内核(9),第一固定框(10),液晶显示屏(11),控制面板(12),抽拉槽(13),抽拉杆(14)和密封圈(15),所述的干燥腔(2)设置在固定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底座(3)螺栓连接在固定壳(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滑轨(4)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端;所述的插接壳(8)插接在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器内核(9)螺栓连接在插接壳(8)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框(10)螺栓连接在插接壳(8)的右侧且与控制器内核(9)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液晶显示屏(11)镶嵌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控制器内核(9)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控制面板(12)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下端且与控制器内核(9)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抽拉槽(13)开设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拉杆(14)的下端轴接在抽拉槽(1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15)套接在插接壳(8)的外壁右侧;其特征在于,该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中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安装在滑轨(4)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安装在固定壳(1)的外壁;所述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7)安装在干燥腔(2)的内部顶端;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包括第二固定框(51),硅胶垫(52),挤压垫(53),通风孔(54)和吸附板(55),所述的硅胶垫(52)胶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挤压垫(53)胶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上端;所述的通风孔(54)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框(5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附板(55)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包括固定壳(1),干燥腔(2),底座(3),滑轨(4),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7),插接壳(8),控制器内核(9),第一固定框(10),液晶显示屏(11),控制面板(12),抽拉槽(13),抽拉杆(14)和密封圈(15),所述的干燥腔(2)设置在固定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底座(3)螺栓连接在固定壳(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滑轨(4)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上端;所述的插接壳(8)插接在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器内核(9)螺栓连接在插接壳(8)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框(10)螺栓连接在插接壳(8)的右侧且与控制器内核(9)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液晶显示屏(11)镶嵌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控制器内核(9)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控制面板(12)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下端且与控制器内核(9)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抽拉槽(13)开设在第一固定框(10)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拉杆(14)的下端轴接在抽拉槽(1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密封圈(15)套接在插接壳(8)的外壁右侧;其特征在于,该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中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安装在滑轨(4)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安装在固定壳(1)的外壁;所述的可固定悬挂干燥座结构(7)安装在干燥腔(2)的内部顶端;所述的可插接通风加压壳结构(5)包括第二固定框(51),硅胶垫(52),挤压垫(53),通风孔(54)和吸附板(55),所述的硅胶垫(52)胶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内部顶端;所述的挤压垫(53)胶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上端;所述的通风孔(54)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框(5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附板(55)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框(51)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灵活使用的新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加固密封圈结构(6)包括加固板(61),锥形加固块(62),密封框(63),插接孔(64)和支撑杆(65),所述的锥形加固块(62)从左到右焊接在加固板(6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加固板(61)的右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密封框(63)的左侧上端和左侧下部;所述的插接孔(64)开设在密封框(6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中张朝国张玲玲张书礼白占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布兰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