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厚专利>正文

新型节能烧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8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节能烧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设有凹型集火区,集火区内固定有间隔排列的速热管。集火区有利于热量的集中,速热管呈空心管状,具有将热气流返气的作用,以提高热效率,加热快,节能省时。速热管与集火区内的壶体底部应具有间隙,速热管与壶体最底部可以齐平,也可以高于壶体最底部。速热管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一排,也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两排。(*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壶。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使用的水壶主要由壶体、壶盖组成,壶体底部基本为一平直面。被热源加热,热效率比较低,能源浪费。为了提高热效率,对水壶的结构改进有多种方式,各有不同,大部分是在壶体底部形成一个集火区或形成凹凸不平的底面增大接触面积。这些方式,热效率提高的仍然有限。也有的在壶体内设置通火管,使火焰上升到通火管内,以更快地加热通火管周围的水。这种方式,如果通火管数量少,热效率提高有限,数量增大,将大大减小壶体内的容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烧水壶,热效率高,加热快。本技术的新型节能烧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有凹型集火区,集火区内固定有间隔排列的速热管。集火区有利于热量的集中,速热管呈空心管状,具有将热气流返气的作用,以提高热效率,加热快。速热管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一排,也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两排。速热管的数量根据集火区面积的大小、速热管的直径等因素确定,应至少具有2根,按照通常使用的水壶,一般设置2~9根,数量多时也可以排成两排,两排之间速热管也是间隔设置。速热管的材质最好选用与壶体相同的材质或导热效率高的材质。速热管与集火区内的壶体底部应具有间隙,以最大发挥作用,以3~10毫米的距离为宜,如果是两排速热管,以最上端速热管计。速热管与壶体最底部可以齐平,也可以高于壶体最底部。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结构的烧水壶热效率高,加热快,节能省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面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壶体2壶盖3集火区4速热管5壶体最底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本技术烧水壶的外观结构与通常水壶基本相同,在其底部设由凹型直径圆区形成的集火区3,在集火区3内固定等距间隔排列的速热管4,速热管4与集火区3内的壶体底部有3~10毫米的间隙距离,而且速热管4略高于壶体最底部5。速热管为空心圆柱管。图3与图1的不同在于,速热管设置了两排,两排之间间隔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能烧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设有凹型集火区,集火区内固定有间隔排列的速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烧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设有凹型集火区,集火区内固定有间隔排列的速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热管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一排,也可以是间隔排列的两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速热管与集火区内的壶体底部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热管至少具有2根。5.根据权利要求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厚刘佃玉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