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它使用两个独立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的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一体相连,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实现两个行星齿轮之间任意角度对位。它至少包括两组行星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均为两个独立的外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过盈配合,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过盈配合;两个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相焊接,或者与轴状构件外圆柱面形成过盈配合的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相焊接,在焊接前,通过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的过盈配合实现两个行星齿轮的齿角度相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
本专利涉及行星齿轮减速器,尤其是外啮合行星齿轮减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机的使用日益广泛,减速器成为电机与驱动对象之间进行匹配的关键部件,常规的外啮合圆柱齿轮加工简单,成本低,能做到很高的精度和效率,但是其传动的减速比较小,这种结构不适合大传动比减速器。另外一种具有内齿圈的行星齿轮减速器,虽然可以实现较大传动比且体积小,但是由于内齿圈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很难做到高精度。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则具备上述两种减速器的优点,例如,申请号为202011028443、名称为同轴减速电机的中国专利申请,其采用就是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器,它的每组行星齿轮包括与第一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分别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同轴固定相连并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但是,由于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中,多组双联行星齿轮之间,需要有不同的相位角(行星齿轮之间的相对圆周位置),因此,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是一体的双联齿轮加工困难,相位角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它解决了双联行星齿轮中的两个行星齿轮的定位问题,无需采用一体的双联行星齿轮,它使用两个独立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一体相连,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过盈配合产生的摩擦力,将两个行星齿轮保持在所需的相位角,这样可以实现两个行星齿轮之间任意角度对位,这样,在加工生产时,无需过多的齿轮种类,只加工两种齿轮即可,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所述的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双联行星齿轮至少包括两组行星齿轮,每组行星齿轮包括同轴固定相连的两个行星齿轮即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其特征是:两个行星齿轮均为两个独立的外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两个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相焊接,或者与轴状构件外圆柱面形成过盈配合的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相焊接,或前述两处同时焊接。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当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两个行星齿轮均具有内孔,两个行星齿轮的内孔均与所述的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轴状构件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轴状构件为管件。优选,它还包括固定在行星架上的中心轴,管件转动设置在中心轴上。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轴状构件为等直径轴。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轴状构件为台阶轴。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当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轴状构件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这样的结构更加简单。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当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轴状构件通过其中心通孔固定在过渡轴上,过渡轴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当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它还包括固定在行星架上的中心轴,轴状构件通过其中心通孔转动设置在中心轴上。上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结构,当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它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轴状构件上的连接套,两个行星齿轮还共同与连接套过盈配合。此时,连接套还能够对两个行星齿轮进行轴向定位。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的双联行星齿轮采用两个独立的行星齿轮,而不是难于加工的一体式结构。安装时,每组双联行星齿轮中的两个行星齿轮通过与轴状构件过盈配合,使得两个行星齿轮在圆周方向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了将两个行星齿轮保持在所需的相位角,然后对两个行星齿轮的相对的端面进行焊接,或/和对任意一个行星齿轮内孔与轴状构件外圆柱面之间在端面结合的缝隙处焊接即可。也就是说,在焊接前,通过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的过盈配合实现两个行星齿轮的齿角度相位定位,该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生产过多的齿轮种类,只加工两种齿轮即可,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两个行星齿轮与管件等连接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3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4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5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6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7的两个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等连接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8的两个行星齿轮与管件等连接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9的两个行星齿轮与管件等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的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主要由外壳1、第一太阳轮2、第二太阳轮3、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行星架6组成。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太阳轮2和通过轴承14相对于壳体转动的第二太阳轮3轴线重合。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是两个独立加工出来的齿轮,各自分别具有内孔41、51。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分别与第一太阳轮2、第二太阳轮3啮合,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同轴固定相连构成一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轴7固定在行星架6上。参见图2,作为轴状构件的管件8通过轴承15转动设置在行星齿轮轴7上,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的内孔均与管件8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装配时,通过行星齿轮与管件8的过盈配合,实现行星齿轮周向定位。然后,对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处9相焊接,或者对第一行星齿轮内孔41与管件8外圆柱面之间在端面结合的缝隙处10焊接,或者对第二行星齿轮内孔51与管件8外圆柱面之间在端面结合的缝隙处11焊接。焊接部位可以是任何一处、两处、三处。实施例2:参见图3,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在于:作为轴状构件的等直径行星齿轮轴7通过轴承16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第一行星齿轮4、第二行星齿轮5的内孔均与行星齿轮轴7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装配时,通过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7的过盈配合,实现行星齿轮周向定位。然后,对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处9相焊接,或者对第一行星齿轮内孔41与行星齿轮轴7外圆柱面之间在端面结合的缝隙处12焊接,或者对第二行星齿轮内孔51与行星齿轮轴7外圆柱面之间在端面结合的缝隙处13焊接。焊接部位可以是任何一处、两处、三处。实施例3:参见图4,其与实施例2的主要不同在于:行星齿轮轴7是非等直径的台阶轴,行星齿轮轴7两端安装轴承16处的外圆柱面与安装两个行星齿轮的外圆柱面之间各有一个台阶。实施例4:参见图5,其与实施例2的主要不同在于:行星齿轮轴7是非等直径的台阶轴,行星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至少包括两组行星齿轮,每组行星齿轮包括同轴固定相连的两个行星齿轮即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其特征是:两个行星齿轮均为两个独立的外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两个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相焊接,或者与轴状构件外圆柱面形成过盈配合的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相焊接,或前述两处同时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啮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至少包括两组行星齿轮,每组行星齿轮包括同轴固定相连的两个行星齿轮即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其特征是:两个行星齿轮均为两个独立的外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或者一个行星齿轮与一轴状构件是一体,另一个行星齿轮与该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两个行星齿轮相对的端面相焊接,或者与轴状构件外圆柱面形成过盈配合的行星齿轮与轴状构件相焊接,或前述两处同时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其特征是:当两个行星齿轮共同与一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时,两个行星齿轮均具有内孔,两个行星齿轮的内孔均与所述的轴状构件的外圆柱面过盈配合;轴状构件转动设置在行星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其特征是:轴状构件为管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固定在行星架上的中心轴,管件转动设置在中心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行星齿轮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好龙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