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621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提供的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筒主体、驱动力接收部与端部壳盖沿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螺旋传送架伸于筒主体的内腔中,碳粉传送部件与筒主体相对筒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传送部件与端部壳盖相对筒主体的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端部壳盖具有启封导轨;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引导斜面引导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这样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在被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通过碳粉接收件与启封导轨的结合来确保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的排粉口对接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粉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粉筒。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打印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和粉筒配合组件,显影剂供应容器(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可拆卸地配合,碳粉筒内装有碳粉(显影剂/调色剂/碳粉),碳粉筒向图像处理单元供应碳粉,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由于碳粉为消耗品,需要不断地向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补充,而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内显影单元的碳粉筒往往只能装载一定量的碳粉,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碳粉筒;然而,粉筒配合组件需要长期使用,粉筒配合组件在其使用周期内需要与多个不同的碳粉筒配合。公开号为CN10601989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粉筒和显影剂供应系统,该方案将容器体(显影剂供给腔室、筒主体)整体设置为通过驱动接收部分2d(驱动力接收部)驱动旋转,然而,由于装载有碳粉的容器体具有较大重量,且容器体的长度尺寸较大,因而容器体转动对碳粉筒整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导致碳粉筒可能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晃动。并且,CN106019897A的方案在显影剂接收部分11(碳粉接收件)设置有结合部分11b,在碳粉筒上设置有具有结合部分3b2、3b4(启封导轨),并且采用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来实现碳粉接收件上的显影剂接收口11a(入粉口)与碳粉筒上的排粉口对接,该方案在碳粉筒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相对活动时,碳粉接收件能够跟随碳粉筒一起晃动,因而入粉口与排粉口的对接不会因为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的相对活动而分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确保入粉口与处分口对接良好。然而,在碳粉筒相对粉筒配合组件发生晃动时,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容易发生摩擦,因而导致结合部分11b在长期使用过后可能被过度磨损,导致结合部分3b2、3b4与结合部分11b的配合不能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的正常对接,导致入粉口与排粉口的对接容易出现碳粉泄漏的现象;此外,如果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相对活动的幅度过大,还可能导致碳粉接收件被折断,导致打印设备被损坏。此外,CN106019897A的方案在其端部壳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结合部分3b2、3b4,然而,这样在安装过程中一旦碳粉筒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倾斜就可能导致结合部分11b与结合部分3b2、3b4卡死,而无法将碳粉筒顺畅地安装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导致碳粉接收件的结合部分被磨损,与碳粉接收件配合后不容易出现碳粉泄漏,以及有利于打印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碳粉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件的顶部具有入粉口;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端部壳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筒主体、驱动力接收部与端部壳盖沿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筒主体的内腔、驱动力接收部的内腔及端部壳盖的内腔互相连通,螺旋传送架从端部壳盖的内腔延伸至筒主体的内腔中,碳粉传送部件与筒主体相对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传送部件与端部壳盖相对轴线可转动地连接;碳粉筒还包括与筒主体固定的支承座,支承座用于支承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支承座限制筒主体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转动;端部壳盖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启封导轨,第一方向垂直于轴线,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相对轴线倾斜设置,引导斜面从靠近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筒主体的一端;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引导斜面引导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由上可见,这样在碳粉筒安装于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用于打印作业时,碳粉筒不容易相对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晃动,不容易导致启封导轨与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的碳粉接收件摩擦,不容易导致碳粉接收件被磨损,有利于确保碳粉接收件在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原有尺寸,这样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在被长期使用后,仍然能够通过碳粉接收件与启封导轨的结合来确保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的排粉口对接良好,有利于降低碳粉泄漏的风险。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部壳盖仅在沿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具有启封导轨。由上可见,这样启封导轨不容易与碳粉接收件之间的配合不容易出现卡滞,有利于确保碳粉筒能够正常安装。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启封导轨还具有朝上的支承面,沿轴线方向,支承面从引导斜面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朝向筒主体一侧延伸。由上可见,在支承面与碳粉接收件的配合更有利于确保排粉口与入粉口对接良好。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支承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支承座沿轴线方向分布,支承座位于碳粉筒的下侧。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筒主体的周壁呈光滑圆筒状,螺旋传送架具有绕轴线螺旋延伸的传送板,传送板的径向外侧端与筒主体的内周壁滑动配合。由上可见,这样筒主体对螺旋传送架具有支承作用,有利于提升螺旋传送架的运动稳定性,有利于减小碳粉筒在打印作业时的晃动程度,减少启封导轨对碳粉接收件的磨损。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碳粉筒还包括连接筒,连接筒的筒腔沿轴线方向贯通,连接筒具有沿轴线方向分布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筒段的直径,第一筒段与筒主体固定且密封连接,第二筒段与驱动力接收部密封且可转动地连接。由上可见,连接筒的设置便于将螺旋传送架从筒主体的靠近端部壳盖的一端(Y轴正向端)装入筒主体中,当然,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案中,也可以取消单独的连接筒,而采用包含有本方案筒主体与连接筒的一体成型结构作为该其它方案的筒主体,当然这样需要在筒主体的Y轴负向端设置可拆卸的端盖,螺旋传送架从筒主体的远离端部壳盖的一端(Y轴负向端)装入筒主体的内腔中。进一步的方案是,碳粉筒还包括环形密封垫,环形密封垫与驱动力接收部固定连接,或环形密封垫与连接筒固定连接;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环,安装凸环沿第二筒段的周向延伸;驱动力接收部具有第三筒段和沿第三筒段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台阶面,第一环形台阶面位于第三筒段的沿轴线方向远离筒主体的一侧,第一环形台阶面朝向第三筒段的筒腔,第三筒段具有悬伸卡扣,沿轴线方向,悬伸卡扣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与第三筒段的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悬伸卡扣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为悬伸端,悬伸端凸于第三筒段的筒腔中;第三筒段套于第二筒段的外周壁上,沿轴线方向,悬伸端与安装凸环的朝向第一筒段一侧的壁面抵接,环形密封垫被密封挤压在第二筒段的背向第一筒段一侧的端面与第一环形台阶面之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筒段的内周壁面与筒主体的内周壁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螺旋传送架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在端部壳盖上。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提升碳粉传送部件的运动稳定性,进一步有利于减小碳粉筒在打印过程中的晃动程度,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启封导轨对碳粉接收件的磨损。还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沿轴线方向,端部壳盖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具有端板,端板的远离筒主体的一侧具有第一传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碳粉筒,所述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所述碳粉接收件的顶部具有入粉口;/n其特征在于:/n所述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所述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所述端部壳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所述筒主体、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与所述端部壳盖沿所述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筒主体的内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内腔及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互相连通,所述螺旋传送架从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延伸至所述筒主体的内腔中,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端部壳盖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n所述碳粉筒还包括与所述筒主体固定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用于支承在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所述支承座限制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转动;/n所述端部壳盖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启封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n所述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相对所述轴线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斜面从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n伴随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操作,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粉筒,所述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所述碳粉接收件的顶部具有入粉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粉筒包括筒主体、碳粉传送部件和端部壳盖,所述碳粉传送部件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螺旋传送架和驱动力接收部,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呈圆筒状,所述端部壳盖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所述筒主体、所述驱动力接收部与所述端部壳盖沿所述筒主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筒主体的内腔、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内腔及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互相连通,所述螺旋传送架从所述端部壳盖的内腔延伸至所述筒主体的内腔中,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碳粉传送部件与所述端部壳盖相对所述轴线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碳粉筒还包括与所述筒主体固定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用于支承在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上,所述支承座限制所述筒主体相对所述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转动;
所述端部壳盖在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启封导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轴线,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所述启封导轨具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相对所述轴线倾斜设置,所述引导斜面从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所述筒主体的一端;
伴随所述碳粉筒的安装操作,所述引导斜面引导所述碳粉接收件沿竖直方向朝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壳盖仅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具有所述启封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封导轨还具有朝上的支承面,沿所述轴线方向,所述支承面从所述引导斜面的靠近所述筒主体的一端朝向所述筒主体一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所述支承座沿所述轴线方向分布,所述支承座位于所述碳粉筒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粉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主体的周壁呈光滑圆筒状,所述螺旋传送架具有绕所述轴线螺旋延伸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径向外侧端与所述筒主体的内周壁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锋易新华何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