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37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涉及建筑混凝土养护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水箱、用于敷设在待喷淋墙面上的保湿布和压持在保湿布表面用于将保湿布固定在墙面上的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块,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扬程泵,所述扬程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软接管,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设备定位孔且在固定块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托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保湿布固定在待喷淋墙面上,通过设置扬程泵将水源经由喷管喷施到保湿布的顶部,保湿布承载过多的水流会经由重力作用分散到待喷淋墙面,在保湿布整体实现充分湿润时调节扬程泵的流量即可极大节约水资源,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保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混凝土养护设备
,具体涉及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建筑结构成型后,必须对其进行养护,以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其获得良好的质量,在大量的施工实践中发现,混凝土建筑结构表面的湿度的保持是混凝土建筑结构养护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月份,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建筑结构养护方法有覆盖塑料薄膜法、覆布洒水法和直接喷淋法。现有在建筑工程墙面上由于覆布的方式水会受重力作用下沉,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湿作用,而不采用覆布直接洒水的方式仍会大量耗费水资源,且喷淋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包括水箱、用于敷设在待喷淋墙面上的保湿布和压持在保湿布表面用于将保湿布固定在墙面上的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块,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扬程泵,所述扬程泵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软接管,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设备定位孔且在固定块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托钩,所述软接管远离扬程泵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管且所述喷管固定在若干个同一行所述固定块的托钩上。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布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钉设在墙面下方的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底边倾斜于水平面设置且所述积水槽的低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与水箱相连通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位于积水槽的连接位置高于输水管在水箱上的连接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水室,所述滤水室整体呈箱体结构且在箱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滤水室箱体滤孔的内壁上敷设有滤网。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分布在保湿布两侧用于防止保湿布脱离混凝土墙面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将保湿布的侧边固定在墙面上的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喷管的管段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多个固定块上托钩相对应的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均卡设在相应的托钩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将保湿布固定在待喷淋墙面上,通过设置扬程泵将水源经由喷管喷施到保湿布的顶部,保湿布承载过多的水流会经由重力作用分散到待喷淋墙面,在保湿布整体实现充分湿润时调节扬程泵的流量即可极大节约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保湿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B-B方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水箱;2、扬程泵;3、软接管;4、喷管;5、保湿布;6、固定块;7、积水槽;8、输水管;9、密封条;10、托钩;11、滤水室。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通过将保湿布5固定在待喷淋墙面上,通过设置扬程泵2将水源经由喷管4喷施到保湿布5的顶部,保湿布5承载过多的水流会经由重力作用分散到待喷淋墙面,在保湿布5整体实现充分湿润时调节扬程泵2的流量即可极大节约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保湿效果,具体的设备应包括用于承载水源供扬程泵2作用的水箱1(考虑到建筑的特殊高度要求当自来水无法将水源输送至高处时,通过设置高扬程的扬程泵2实现水源的输送)、用于敷设在待喷淋墙面上的保湿布5和压持在保湿布5表面用于将保湿布5固定在墙面上的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块6,这里保湿布5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具有充分吸水和保水的性质即可,扬程泵2应设置在水箱1的内部且水箱1的水位应高于扬程泵2的作用水位,为根据墙面高度将水流输送至保湿布5的顶部,这里在扬程泵2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软接管3,在每个固定块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设备的定位孔且在固定块6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托钩10,这里保湿布5的具体固定方式可参照图1所示主要经由固定块6的钉设作用实现固定,托钩10的安装位置和结构如图1所示,为实现水流正常供给在保湿布5的顶部自然沉降,这里在软接管3远离扬程泵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管4(此处的喷管4为硬质管),并将喷管4固定在若干个同一行固定块6的托钩10上,具体喷管4的固定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如图1和图4所示,为保证设备良好的节水作用,保湿布5底部渗出的水可进行额外的回收存储并进行利用,子阿里在保湿布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钉设在墙面下方的用于收集保湿布5渗水的积水槽7(可将保湿布5的底边放置在槽积水槽7的内部实现良好的收集作用),为对积水槽7内的积水进行回收引导,这里设置积水槽7的底边倾斜于水平面设置,并在积水槽7的低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置有与水箱1相连通的输水管8将积水槽7内的水流回送至水箱1的内部,供扬程泵2的再回收利用,这里应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水箱1内部的水流逆流至积水槽7中,输水管8位于积水槽7的连接位置至少应高于输水管8在水箱1上的连接位置(应当考虑水箱1内水体部分的水压作用)。如图4所示,由于回收的水流可能会存在较多的杂质,当设备对再回收水流进行利用时,水中的杂质很可能导致喷管4的堵塞并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此这里在水箱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水室11,设置滤水室11整体呈箱体结构且在箱体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滤孔,并在滤水室11箱体滤孔的内壁上敷设有用于过滤细小杂质的滤网。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保湿布5敷设在墙面上时易受风力作用影响导致内部中空不与墙面相接触,因此本技术还包括若干个分布在保湿布5两侧用于防止保湿布5脱离混凝土墙面的密封条9,通过密封条9将保湿布5进行包边防止风力的影响,可有效减少固定块6的个数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用于敷设在待喷淋墙面上的保湿布(5)和压持在保湿布(5)表面用于将保湿布(5)固定在墙面上的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块(6),所述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扬程泵(2),所述扬程泵(2)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软接管(3),每个所述固定块(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设备的定位孔且在固定块(6)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托钩(10),所述软接管(3)远离扬程泵(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管(4)且所述喷管(4)固定在若干个同一行所述固定块(6)的托钩(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用于敷设在待喷淋墙面上的保湿布(5)和压持在保湿布(5)表面用于将保湿布(5)固定在墙面上的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固定块(6),所述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扬程泵(2),所述扬程泵(2)的出水端连通设置有软接管(3),每个所述固定块(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设备的定位孔且在固定块(6)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托钩(10),所述软接管(3)远离扬程泵(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喷管(4)且所述喷管(4)固定在若干个同一行所述固定块(6)的托钩(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节水型喷淋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布(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钉设在墙面下方的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底边倾斜于水平面设置且所述积水槽(7)的低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与水箱(1)相连通的输水管(8),所述输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