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532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包括:连接挂件、扣接固定件、上饰面板挂件及下饰面板挂件,其中,上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上饰面板上;下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下饰面板上;连接挂件具有框型腔,框型腔在水平横向方向上为贯通,框型腔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内侧设置有水平横向方向的限位凸条,开口边沿外侧设置有水平横向方向的扣接槽;框型腔在开口相对的侧面的外壁设置凹槽结构;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扣接凸起;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末端板和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末端板均插接在连接挂件的凹槽结构内,连接挂件扣接在竖向龙骨上,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的扣接凸起分别与两条扣接槽相匹配扣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美观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饰面板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横向龙骨作为安装骨架进行墙体饰面板安装,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饰面板安装形式,具体操作为:在墙体上安装横向龙骨后再通过挂件来安装饰面板。现如今很多大型建筑的内部墙面装修考虑到其美观性,通常会优选采用大尺寸饰面板进行装修。但采用现有传统挂件来将高大的饰面板安装在横向龙骨上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挂件安装操作繁杂,整个施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尤其对于弧形墙面区域,如果采用传统的挂件安装大尺寸弧面装饰板,尤显不够灵活,也会影响到最终完成面的质量效果。鉴于上述情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新的饰面板安装结构及安装方式,以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本技术提供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连接挂件、扣接固定件、上饰面板挂件及下饰面板挂件,其中,上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上饰面板上,上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首端板、连接在第一首端板的下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中部板、连接在第一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第一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一末端板;下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下饰面板上,下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首端板、连接在第二首端板的上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二中部板、连接在第二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第二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二末端板;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中部板与第一末端板所成阴角面中第一中部板的表面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中部板的外表面宽度尺寸;连接挂件具有框型腔,框型腔在水平横向方向上为贯通,框型腔的内部空间尺寸与横向龙骨的径向尺寸相配合,框型腔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内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开口边沿外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扣接槽;框型腔在开口相对的侧面的外壁下方设置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槽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末端板与第二末端板的厚度之和;扣接固定件呈条状,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扣接凸起;上饰面板位于下饰面板的上方,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末端板和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末端板均插接在连接挂件的凹槽结构内,连接挂件扣接在横向龙骨上使得横向龙骨卡合在框型腔内,扣接固定件竖直安装且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的扣接凸起分别与两条扣接槽相匹配扣接。在本技术提供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饰面板、下饰面板均为木制饰面板;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首端板与上饰面板的背面螺栓连接固定;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首端板与下饰面板的背面螺栓连接固定。在本技术提供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饰面板、下饰面板均为金属饰面板;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首端板作为上饰面板的装饰表面;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首端板作为下饰面板的装饰表面。在本技术提供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饰面板、下饰面板均为弧形饰面板。在本技术提供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饰面板、下饰面板均为平面饰面板。本技术的作用和效果:本技术的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结构简单,简化了采用传统挂件的复杂安装流程,提高了现场安装施工的效率,同时又充分满足墙面的美观度要求,可广泛适应于采用横向龙骨作为骨架的各种大型空间墙面装饰工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连接挂件与扣接固定件及横向龙骨的安装示意图(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上饰面板挂件和下饰面板挂件尺寸关系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作具体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包括:连接挂件1、上饰面板挂件2、下饰面板挂件3、扣接固定件8。图1中示意了上饰面板4、下饰面板5,本实施例中上饰面板4、下饰面板5均为木制饰面板,该木制饰面板由木芯层和木表皮层构成,图1中标示了上饰面板4的木芯层4a和木表皮层4b。上饰面板4和下饰面板5可以为平面板,也可以为弧形饰面板。上饰面板挂件2通过螺丝7固定在上饰面板4的背面。上饰面板挂件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首端板2a、连接在第一首端板的下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中部板2b、连接在第一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第一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一末端板2c。上饰面板挂件2为金属材质,为一体结构。下饰面板挂件3通过螺丝固定在下饰面板5的背面。下饰面板挂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首端板3a、连接在第二首端板的上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二中部板3b、连接在第二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第二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二末端板2c。下饰面板挂件3为金属材质,为一体结构。上饰面板挂件2的第一中部板2b与第一末端板2c所成阴角面中第一中部板的表面宽度尺寸(如图3所示m)大于或等于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中部板3b的外表面宽度尺寸(如图3所示k)。上饰面板挂件2的第一末端板2c的内表面高度尺寸(如图3所示n)、下饰面板挂件3的第二末端板3c的外表面高度尺寸(如图3所示l)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设置为n≤l,则安装后的上饰面板与下饰面板之间没有缝隙;如设置为n>l,则安装后的上饰面板与下饰面板之间可以形成缝隙,该形式可应用于设计有特殊缝隙f的饰面墙工程中。连接挂件1采用金属材质,为一体结构。连接挂件1具有框型腔,框型腔在水平横向方向上为贯通,框型腔的内部空间尺寸与横向龙骨6的径向尺寸相配合,框型腔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内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的限位凸条1b,开口边沿外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的扣接槽1c。连接挂件1的框型腔在开口相对的侧面的外壁设置凹槽结构1a,凹槽结构1a的槽宽大于或等于第一末端板2c与第二末端板3c的厚度之和。如图2所示,扣接固定件8呈条状,扣接固定件8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扣接凸起8a。扣接固定件8采用金属材质,为一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上饰面板4位于下饰面板5的上方,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末端板3c和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末端板2c均插接在连接挂件1的凹槽结构1a内。连接挂件1扣接在横向龙骨6上,通过限位凸条1b使得横向龙骨6卡合在框型腔内。扣接固定8竖直设置且扣接固定件件8的两端部的扣接凸起8a分别与两条扣接槽1c相匹配扣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其与实施例1中铝合金钩挂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上饰面板、下饰面板均为金属饰面板,例如铝板。上饰面板、下饰面板的背面均焊接有铝制蜂窝衬板,图4中标示了设置在上饰面板背面的铝制蜂窝衬板41。上饰面板与上饰面板挂件为一体结构,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首端板(如图4所示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挂件、扣接固定件、上饰面板挂件及下饰面板挂件,/n其中,所述上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上饰面板上,所述上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首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首端板的下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中部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一末端板;/n所述下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下饰面板上,所述下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首端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首端板的上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二中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二末端板;/n所述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中部板与第一末端板所成阴角面中第一中部板的表面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中部板的外表面宽度尺寸;/n所述连接挂件具有框型腔,所述框型腔在水平横向方向上为贯通,所述框型腔的内部空间尺寸与横向龙骨的径向尺寸相配合,所述框型腔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内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开口边沿外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扣接槽;/n所述框型腔在开口相对的侧面的外壁下方设置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末端板与所述第二末端板的厚度之和;/n所述扣接固定件呈条状,所述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扣接凸起;/n所述上饰面板位于所述下饰面板的上方,所述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末端板和所述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末端板均插接在所述连接挂件的凹槽结构内,所述连接挂件扣接在横向龙骨上使得所述横向龙骨卡合在所述框型腔内,所述扣接固定件竖直安装且所述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的扣接凸起分别与两条扣接槽相匹配扣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面板挂接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挂件、扣接固定件、上饰面板挂件及下饰面板挂件,
其中,所述上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上饰面板上,所述上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首端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首端板的下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一中部板、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一末端板;
所述下饰面板挂件连接在下饰面板上,所述下饰面板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首端板、连接在所述第二首端板的上边沿且水平设置的第二中部板、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部板的边沿下方且与所述第二首端板相平行的第二末端板;
所述上饰面板挂件的第一中部板与第一末端板所成阴角面中第一中部板的表面宽度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下饰面板挂件的第二中部板的外表面宽度尺寸;
所述连接挂件具有框型腔,所述框型腔在水平横向方向上为贯通,所述框型腔的内部空间尺寸与横向龙骨的径向尺寸相配合,所述框型腔的一侧面具有开口,开口边沿内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限位凸条,开口边沿外侧设置有沿水平横向方向延伸的扣接槽;
所述框型腔在开口相对的侧面的外壁下方设置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宽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末端板与所述第二末端板的厚度之和;
所述扣接固定件呈条状,所述扣接固定件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扣接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周亮王红成刘国舟陈武胡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