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摄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528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拍摄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操作台板、第一立架、第二立架、第三立架、第一钢丝线、第二钢丝线与飞行架,所述操作台板、第一立架、第二立架与第三立架呈四角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台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线机、第一过线机与第二过线机,所述操作台板的前表面与第三立架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第一组滑轮b、第二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b,所述第一立架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b;通过第一钢丝线与第二钢丝线构成整个整个装置动力传输装置,而后通过整个装置的驱动,使得飞行架能够在空间位置上进行有的调整,整个装置的驱动避免了原有的吊装方式及通过遥控飞行器进行悬浮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拍摄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拍摄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拍摄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三维索道拍摄系统的布线方式都是采用四套驱动装置+飞行体组成。布线方法就是在场所四个角各安放一台驱动装置,通过在场馆四个角的高处固定四个滑轮来联结中间的飞行体。四套驱动装置要通过光缆进行数据同步。这样的方式安装过程简单化,但是安全性却大大的降低,飞行体的承载能力受到限制。场地光缆传输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中断。如果运行中有任何一根线断线,飞行体都将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拍摄系统,包括操作台板、第一立架、第二立架、第三立架、第一钢丝线、第二钢丝线与飞行架,所述操作台板、第一立架、第二立架与第三立架呈四角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台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线机、第一过线机与第二过线机,所述操作台板的前表面与第三立架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第一组滑轮b、第二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b,所述第一立架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b,所述第二立架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a,所述卷线机的滚轮通过第三钢丝线连接合线轮架,所述第一钢丝线依次环绕第一组滑轮a、第一组滑轮b、合线轮架与飞行架,所述第二钢丝线依次环绕第二组滑轮a、第二组滑轮b、合线轮架与飞行架,所述第一钢丝线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一卷线机的滚轮,所述第二钢丝线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卷线机的滚轮。优选的,所述合线轮架包括折角架与横梁架,所述横梁架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折角架的两端,所述折角架的折角端开设有挂线孔,所述横梁架的架体上转动安装有回线滑轮a与回线滑轮b。优选的,所述飞行架包括板架,所述板架的四角均转动安装有横移滑轮与纵移滑轮,所述横移滑轮与纵移滑轮相间排布。优选的,所述第一钢丝线环套回线滑轮a,所述第二钢丝线环套回线滑轮b。基于一种拍摄系统的控制方法,对与飞行架的空间位置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一钢丝线对第一组滑轮a与第一组滑轮b进行环套,同时环套回线滑轮a及第一过线机;步骤2、通过第二钢丝线对第二组滑轮a与第二组滑轮b进行环套,同时环套回线滑轮b及第二过线机;步骤3、将第一钢丝线环套横移滑轮,配合步骤1构成第一环绕闭环;步骤4、将第二钢丝线环套纵移滑轮,配合步骤2构成第二环绕闭环;步骤5、当飞行架需要进行横向移动时,通过第一过线机驱动,使得第一钢丝线的一端进行收卷,其另一端进行延伸;步骤6、当飞行架需要进行纵向移动时,通过第二过线机驱动,使得第二钢丝线的一端进行收卷,器另一端进行延伸;步骤7、当飞行架需要进行升降时,通过卷线机驱动,使得合线轮架下行,继而使得第一钢丝线与第二钢丝线的有效工作长度缩短,继而使得飞行架进行上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钢丝线与第二钢丝线构成整个整个装置动力传输装置,而后通过整个装置的驱动,使得飞行架能够在空间位置上进行有的调整,整个装置的驱动避免了原有的吊装方式及通过遥控飞行器进行悬浮造成的影响。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架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钢丝线架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钢丝线架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台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合线轮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飞行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板,2、卷线机,3、第一过线机,4、第二过线机,5、合线轮架,51、折角架,52、横梁架,53、挂线孔,54、回线滑轮a,55、回线滑轮b,6、第一立架,7、第一钢丝线,8、第二钢丝线,9、飞行架,91、板架,92、横移滑轮,93、纵移滑轮,10、第二立架,11、第三立架,12、第一组滑轮a,13、第一组滑轮b,14、第二组滑轮a、15、第二组滑轮b,16、第三钢丝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拍摄系统,包括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第三立架11、第一钢丝线7、第二钢丝线8与飞行架9,所述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与第三立架11呈四角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线机2、第一过线机3与第二过线机4,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与第三立架11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第二组滑轮a14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一立架6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二立架10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a14,所述卷线机2的滚轮通过第三钢丝线16连接合线轮架5,所述第一钢丝线7依次环绕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二钢丝线8依次环绕第二组滑轮a14、第二组滑轮b15、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一钢丝线7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一卷线机2的滚轮,所述第二钢丝线7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卷线机2的滚轮。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与第三立架11构成主要空间架构的基础,通过在其上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第二组滑轮a14与第三组滑轮b15,并通过第一钢丝线7与第二钢丝线8进行空间连线挂装,而后使得飞行架9在空间进行有效的悬浮。具体而言,所述合线轮架5包括折角架51与横梁架52,所述横梁架52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折角架51的两端,所述折角架51的折角端开设有挂线孔53,所述横梁架52的架体上转动安装有回线滑轮a54与回线滑轮b55。折角架51与横梁架52构成主要的框架结构,挂线孔53方便第三钢丝线16的挂装,回线滑轮a54与回线滑轮b55通过自身结构,使得在进行移动时,对不同方向的钢丝线因整体运动路径不同,使得整体调整长度,继而使得飞行架9进行评委运行。具体而言,所述飞行架9包括板架91,所述板架91的四角均转动安装有横移滑轮92与纵移滑轮93,所述横移滑轮92与纵移滑轮93相间排布。通过横移滑轮92与纵移滑轮93的,使得第一钢丝线7与第二钢丝线8通过不同绕周,同时使得第一钢丝线7与第二钢丝线8在滑动时,能够进行有效的传动。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钢丝线7环套回线滑轮a54,所述第二钢丝线8环套回线滑轮b55。进行整体第一钢丝线7与第二钢丝线8能够进行有自动循环,对不同变量进行平衡。基于一种拍摄系统的控制方法,对与飞行架9的空间位置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第一钢丝线7对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一组滑轮b13进行环套,同时环套回线滑轮a54及第一过线机3;步骤2、通过第二钢丝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拍摄系统,包括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第三立架(11)、第一钢丝线(7)、第二钢丝线(8)与飞行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与第三立架(11)呈四角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线机(2)、第一过线机(3)与第二过线机(4),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与第三立架(11)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第二组滑轮a(14)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一立架(6)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二立架(10)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a(14),所述卷线机(2)的滚轮通过第三钢丝线(16)连接合线轮架(5),所述第一钢丝线(7)依次环绕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二钢丝线(8)依次环绕第二组滑轮a(14)、第二组滑轮b(15)、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一钢丝线(7)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一卷线机(2)的滚轮,所述第二钢丝线(8)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卷线机(2)的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系统,包括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第三立架(11)、第一钢丝线(7)、第二钢丝线(8)与飞行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板(1)、第一立架(6)、第二立架(10)与第三立架(11)呈四角对称分布,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卷线机(2)、第一过线机(3)与第二过线机(4),所述操作台板(1)的前表面与第三立架(11)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第二组滑轮a(14)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一立架(6)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b(15),所述第二立架(10)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组滑轮a(12)与第二组滑轮a(14),所述卷线机(2)的滚轮通过第三钢丝线(16)连接合线轮架(5),所述第一钢丝线(7)依次环绕第一组滑轮a(12)、第一组滑轮b(13)、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二钢丝线(8)依次环绕第二组滑轮a(14)、第二组滑轮b(15)、合线轮架(5)与飞行架(9),所述第一钢丝线(7)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一卷线机(2)的滚轮,所述第二钢丝线(8)的两端固定安装第二卷线机(2)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线轮架(5)包括折角架(51)与横梁架(52),所述横梁架(52)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折角架(51)的两端,所述折角架(51)的折角端开设有挂线孔(53),所述横梁架(52)的架体上转动安装有回线滑轮a(54)与回线滑轮b(55)。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拓视联文化传媒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